——阿尔弗雷德·丁尼生
丁尼生根据1854年10月25日发生在克里米亚半岛战争中的巴拉克拉瓦战役写成了这首著名的诗。在那次战斗中,英国骑兵中的一小股力量对俄军炮火防线进行了勇敢的进攻,但却招来毁灭性的后果。战斗结束后,673名轻骑兵中只有195人回来集合点名。有人用眼下时髦的观点来看待这首诗,认为这首诗美化战争、歌颂这些盲目愚蠢地服从命令的士兵,因而是荒谬的。但事实是,有时候,自我牺牲和勇敢无畏的服从行为是值得我们敬佩和深深感激的。
半里格,半里格,
再向前前进半里格!
六百名轻骑兵
奔向死亡的幽谷。
“前进,轻骑兵,
向敌人的炮火冲锋!”是命令!
立即,六百名轻骑兵
奔向死亡的幽谷。
“前进,轻骑兵!”
是否有人胆战心惊?
没有,虽然他们知道
某人已经酿成大错,
他们的天职不是答复命令,
也不是查清真相,
他们只能服从和牺牲。
六百名轻骑兵
向死亡的幽谷前进。
炮弹在他们的右方爆炸,
炮弹在他们的左方爆炸,
炮弹在他们的后方爆炸,
万炮齐发,声音震耳欲聋。
炮弹似雨点飞迸,
骁悍的轻骑兵
向鬼门关冲锋,
六百名轻骑兵
向死亡的幽谷前进。
他们亮出马刀,
刀光夺人眼目,
砍杀那里的炮兵,
袭击敌人的军营,
使举世感到震惊;
冒着炮火冲锋,
穿过防线进攻,
使哥萨克和俄国兵
在马刀前摇晃不定,
断手残足,伤亡惨重。
他们骑马归来时,
人数却不到六百名。
炮弹在他们的右方爆炸,
炮弹在他们的左方爆炸,
炮弹在他们的后方爆炸,
万炮齐发,声音震耳欲聋,
炮弹似雨点飞迸,
击倒了一批战马和英雄;
其余的轻骑兵
在虎口余生,
从死里逃生,
这些幸存的英雄,
时间岂能磨灭他们的英名?
啊,他们冲锋陷阵,无比英勇,
使举世感到吃惊!
光荣属于他们的冲锋!
光荣属于这支轻骑兵,
属于这高尚的六百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