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腮腺肿大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腮腺肿大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时间:2023-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病毒侵入上呼吸道黏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通过血液传播至腮腺及其他的器官,引起该器官的炎症或损害。l~2日后腮腺肿大,有的患儿体温上升可达40℃。如果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措施不得当,可能导致化脓性腮腺炎的发生或转化为复发性腮腺炎,严重者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膜脑炎、儿童后天性获得性耳聋。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流腮”,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好发于春季,在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易暴发流行。

【传播途径】

以直接接触唾液或唾液污染的食具、玩具等以及空气飞沫传播。病毒侵入上呼吸道黏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通过血液传播至腮腺及其他的器官,引起该器官的炎症或损害。

【临床表现】

部分患儿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l~2日后腮腺肿大,有的患儿体温上升可达40℃。通常为双侧腮腺同时或先后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局部皮肤张紧发亮、灼热和触痛。腮腺管早期常有红肿。腮腺肿大2~3日达高峰,说话或咀嚼食物时加重,有时还会出现张口困难、流口水等症状。有时下颌下腺、舌下腺、颈淋巴结可同时受累。

【后遗症或并发症】

如果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措施不得当,可能导致化脓性腮腺炎的发生或转化为复发性腮腺炎,严重者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膜脑炎、儿童后天性获得性耳聋。

【治疗与护理】

1.流腮的治疗一定要及时、规范。对腮腺肿大、疼痛较明显、全身症状(如高热)明显者,建议通过静脉给予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和维生素C,连续3~5天,症状明显好转后改为口服抗病毒药物3~5天。通过10天左右系统治疗,绝大多数患儿都可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可再次上学。对于腮腺肿大非常严重的,另外可考虑用一些中药外敷,以促进消肿。

2.在流腮发病期间,患儿需要多饮水、适度户外晒晒太阳、病情轻者或退热后可适当活动;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其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采取煮沸或曝晒等方式进行消毒。不可让患儿带病上课,以免耽误病情和传染他人。

3.合理安排患儿的饮食,多吃些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食或软食,在急性期不要吃酸、辣、甜味及干硬食品,以免刺激唾液腺使之分泌增多,加重肿痛。症状明显好转后可以吃一些促进唾液分泌的食物,以促进腮腺功能的恢复。

4.每天用温盐水漱口,认真刷牙,保持口腔卫生,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预防】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2.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时,应戴口罩,尤其在公交车上。

3.一旦发现孩子患了疑似流腮,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

4.接种预防疫苗。预防腮腺炎的最佳方法是接种疫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