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惩罚孩子须得当

惩罚孩子须得当

时间:2023-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惩罚孩子,对父母来说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过了一会儿,有一个阿姨领着欢欢回来,对欢欢妈妈说:“你家孩子真不懂事,你看把别人的玩具车给弄坏了,该好好管管了。”但妈妈觉得这样还不够,还狠狠地教训了欢欢一通,让欢欢今天晚饭前必须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并且向妈妈承认错误,直到妈妈满意才能够吃晚饭。

孩子做错事情或者正在做错事,如果不是很严重,父母只需要暗示、批评一下,让孩子知道这件事情是不对的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孩子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父母会担心,仅仅批评和暗示可能起不到预期的作用。这个时候,父母就要考虑如何来惩罚孩子,让孩子从惩罚中吸取教训了。可是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都怕惩罚孩子会让孩子怨恨自己或者给孩子心里留下阴影。如何惩罚孩子,对父母来说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典型案例

欢欢看见妈妈在包饺子,就过来要用手拿面皮子模仿妈妈做事,妈妈见欢欢的手脏,就告诉欢欢说:“这个小孩子不能碰呀,碰了手会痒痒呢!”欢欢怕手痒痒,就不敢去拿了,可是欢欢闲不下来,看见阳台上的绿萝,就去给绿萝浇水,妈妈又怕欢欢湿了衣服,也不让欢欢去做。欢欢没有办法,就自己一个人到楼下去玩了。过了一会儿,有一个阿姨领着欢欢回来,对欢欢妈妈说:“你家孩子真不懂事,你看把别人的玩具车给弄坏了,该好好管管了。”欢欢看着妈妈,很委屈的样子,因为那玩具车是别的孩子玩的时候乱撞,不小心撞到欢欢的脚上,翻了一个跟斗,大概是把什么地方的电路抖松了,玩具车就不动弹了,其他小朋友不给自己道歉,反而向大人告状,因为妈妈没有在身边,拧不过大人才给领上门来的。妈妈不知道实情,连忙给人赔礼道歉,并把欢欢拉到屋子里,觉得又丢脸又惊讶,欢欢从来也不曾犯过这种错误,还让人家找上门来讨道理,一时气急,就狠狠地打了欢欢的屁股,欢欢被打疼了,又受了委屈,就大哭起来。但妈妈觉得这样还不够,还狠狠地教训了欢欢一通,让欢欢今天晚饭前必须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并且向妈妈承认错误,直到妈妈满意才能够吃晚饭。

专家解读

有效施行对孩子的惩罚

孩子小的时候,还不知道哪些事情是可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可做的,因为经验和智力的限制,孩子不能很好地区分好坏、对错、当与不当,所以说,父母总是要想办法阻止孩子去做不好的事情,并且,在孩子做了错误的事情以后,要施以适当的惩罚。

父母在管教孩子方面,如果没有原则和真正的执行力,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尤其是当今社会,孩子显得更加珍贵,父母禁止孩子去做的事情,孩子还是去做了,父母如若不责罚,就会让孩子认为这些事情本来做了也没什么,父母只是吓唬他,和他闹着玩的。这种想法在孩子心理上刻下了烙印,孩子长大以后就变得任性、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从行为主义心理学角度来看,如果我们想要孩子对犯了错误就会受到惩罚形成深刻印象,进而约束他们再次犯同样的错误,父母就要在孩子的错误行为与惩罚之间、正确行为与鼓励之间建立起某种牢固的关系。

别把惩罚当成目的

既然孩子免不了会做错事情,父母就免不了要惩罚孩子,那么,惩罚孩子就变成了父母必备的一项“技能”。惩罚孩子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找到合适的方式是不容易的。父母不要为了惩罚而去惩罚孩子,父母应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成长而惩罚孩子。有的父母平时对于自己的孩子过于溺爱或者平时的行为没有在孩子心中留下什么好印象,当孩子犯了错误以后,他们指责、喝令孩子时,孩子却不当回事。这样一来,父母就会产生巨大的挫败感,他们担心这样下去孩子就会成为脱缰的野马,他们想要树立对孩子的权威,于是就惩罚孩子,并把惩罚当成了一种任务或者目的。这样做是不妥当的,父母一定要时刻记住,惩罚孩子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从负面经验中得到教训,从而让孩子把事情做得更好并逐渐形成健康人格的一种手段。

惩罚不等于打骂

在一些家长的观念中,惩罚就是把孩子训一通、打一顿,并期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对受到的惩罚记忆深刻,以后再犯这种错误的时候,一想到曾经被痛打或痛骂的经历就不敢做了。这种措施在孩子年幼并且父母在身边的时候可能会有一定效果,但是当孩子逐渐长大或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这种惩罚的效力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儿童教育学家塞尔玛·H·弗拉贝格认为:“这种控制不良行为冲动的动机来自于外界,是对外界权威和惩罚的一种恐惧,而我们会发现,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是非观非常不可靠。如果危险信号是由孩子对外部惩罚的恐惧而不是孩子自己的内疚感发出的,孩子就会找很多借口。他可能只需要确信自己的不当行为不会被发现就行了。或者,经过估计快乐痛苦的风险,他可能先做了再说,即使以后会为此付出代价。”

另一种更坏的结果是,孩子可能会建立一个以接受惩罚来抵消自己“罪过”的循环——在付出代价以后,他们就可以毫无愧疚地再犯错误。孩子被打骂以后,身体上的痛苦减轻了他们的负罪感,如果这种负罪感是约束孩子犯错误的一股力量,被打骂的孩子受到这股力量的限制就变小了。惩罚需要的是一种积极效果,而打骂能够起到的积极效果却值得怀疑。当孩子犯错误以后,父母需要考虑更有效的惩罚方式,而不是仅仅停留于给孩子施以皮肉之苦。

好父母修炼

做父母的要清楚孩子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事情,对孩子的收放明确而有度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做父母的都有基本的常识,但是,现代社会的变化实在太快,而不同孩子之间又存在个体差异,如果父母没有不断学习和认真观察自己的孩子,连这一点常识也会变得贫乏。

一旦明确了孩子不可以做的事情以后,父母就不能违背这个原则,要做到言出必行。比如,孩子不能在公共场合大小便,即使孩子憋得很难受,也不能违背这个原则,做父母的应该提前考虑到这种情况,如果孩子还小,就随身准备一些尿不湿,如果孩子大一点了,就提前找公共厕所,不能因为孩子憋得难受或者孩子苦苦央求就放弃原则。而我们也会在大街上看到,一些父母任由孩子在马路旁边、公园里或者车站旁小便,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好的,也破坏了公共环境和社会文明。又比如有的孩子由于体质的原因,不适合吃糖,那爸爸妈妈就要给孩子讲清楚为什么不能吃糖,最好爸爸妈妈以身作则也不吃糖,不能因为孩子嘴馋就放任他,即使孩子已经把糖拿到手上了也要拿回来。

对于那些孩子可以做的事情,父母就应该愉快地答应孩子的请求,而不要吞吞吐吐、模棱两可。比如,孩子要拖地,那就给他洗好的拖把,把家里锐利的东西收拾好,让他去拖地;如果孩子要洗水果,那就找来一个干净的盆子,再拿来一两个水果,父母先给孩子示范一下,再让孩子自己动手去洗。当孩子想要做某件事情(并且是孩子可以做的事情)的时候,如果不让他去做,也许以后父母再想要孩子去做他也不愿意做了,所以父母应该愉快地答应他去做,由于孩子没有经验,所以父母最好能够为孩子做一些示范,不过最后让孩子自己动手才是最重要的。

惩罚孩子之前要弄清事实、问明原因

有些父母天天打骂孩子,却不见孩子少犯错误;而有的父母很少打骂孩子,孩子的能力却能够不断提高。我们做父母的往往相信“孩子不打不成器”,但是这句话应当理解成:当孩子真的犯了错误,如果不受到惩罚就不能吸取教训,以后长大了就成不了人才。

孩子犯了错误以后,父母可以直接问孩子是怎么回事,并且要通过其他途径对事情有全面的了解,找到问题的症结。比如,鹏鹏有一天偷偷把同桌的课外书拿回家据为己有,后来被同桌发现后告诉了鹏鹏的爸爸,鹏鹏的爸爸把鹏鹏叫来问他为什么要拿别人的东西,鹏鹏告诉爸爸说因为自己很喜欢这本书而自己又没有,所以就拿来看看,本来是打算看了还回去的,但是心里舍不得,就一直拖着没有还,后来一不小心说漏嘴让同桌知道了。于是,爸爸就告诉鹏鹏说,如果要看别人的书,是要向别人借的,不能不告诉别人就拿来看,别人的任何东西,都要在征求别人的同意以后才能使用,否则就是偷窃,而偷窃是不好的行为。爸爸要鹏鹏亲自把书还回去并且向同桌道歉,而且由于鹏鹏确实犯了错误,必须受到惩罚,这一周都不能看动画片《猫和老鼠》(这是鹏鹏最喜欢看的),在此期间,要鹏鹏待在自己的房间,如果鹏鹏做到了,惩罚就结束,并且答应给他买一本他最喜欢的书。

最好的惩罚方式通常不是打骂

用打骂来惩罚孩子最简单、最省事,却往往不是最好的办法,除非万不得已,父母最好不要用打骂来惩罚孩子。

惩罚孩子有以下方法可供参考:其一,在一段时期内,禁止孩子做他最喜欢做的事情,但是要把握好时间期限,不能过度惩罚而让孩子失去了对他本来喜爱的事物的热情;其二,在一段时间内,要求孩子必须去做一件他最不喜欢做的事情;其三,父母表现出冷淡、不高兴,但不要让孩子感到父母不爱他;其四,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在故事里面有一个不好的角色做了类似孩子做的坏事,并且跟孩子说爸爸妈妈现在感觉自己的孩子就像故事里这个坏蛋一样。

成长小贴士

1.弄清孩子犯错误的原因,比简单的惩罚孩子更重要。

2.如果孩子真的犯了错误,不可姑息,一定要让孩子从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3.如果能够用别的方法让孩子改正错误,就不要采取打骂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