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超常儿童早期干预

超常儿童早期干预

时间:2023-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关于超常儿童的定义认为只要上述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禀赋优异并有杰出表现者,都应称为天才儿童。独立、自尊和自信是超常儿童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但也有个别的儿童表现出孤僻、冷漠、急躁、自私。有些学者认为,造成“不同步”的原因是超常儿童的特殊性和没有提供适合他们身心特点的教育和环境。

一、超常儿童的定义

超常儿童与同龄人相比在某方面表现得更加出色,然而,除了这个几乎没有多大意义的表述,关于超常的定义,学术界还没有一致的观点。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国内外比较普遍的说法。

(一)美国关于超常儿童的定义

20世纪70年代,美国联邦教育部根据许多研究结果,规定天才应包括下列几方面:①一般智力;②特殊学习能力倾向;③创造性思维;④领导才能;⑤视觉和演奏艺术;⑥心理运动才能(后来删去了此点)。美国关于超常儿童的定义认为只要上述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禀赋优异并有杰出表现者,都应称为天才儿童。

美国各州对超常儿童的定义中最常见的因素有:①一般智力;②特定学业倾向;③创造性思维能力;④突出的绘画和表演艺术能力;⑤领导能力。

随着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人们认识到智力并非天才之全部,逐渐拓展了对天才的理解。人们不再满足于以往关于一般智力的说法,一般智力这个概念使得智力局限于一个不可变更的单一数值(IQ)。

考虑到天才这一概念界定中的文化因素,即天才是通过文化协商加以界定的,斯滕尔伯格(1995)提出了鉴定天才的5个标准:

1.优秀(excellent):个体必须在一个或多个特定维度上优于同龄群体。

2.罕见(rarity):同龄群体中只有极少数个体表现出这类特点。

3.可被证实(demonstrability):个体必须在某种有效评估中确实表现出那种杰出且罕见的能力。

4.有成果(productivity):个体的行为必须或可能创造出某事物。

5.有价值(value):个体的行为应该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二)我国关于超常儿童的定义

超常儿童是智力和才能高度发展,优异智力、创造力及良好的个性特征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

对该定义,中国超常儿童追踪研究协作组的专家们做出了如下说明:

1.超常儿童是相对常态而言的,超常儿童是儿童中智慧才能优异发展的一部分,他们与大多数智能中等的常态儿童之间虽有明显的差异性,但又有共性,他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2.超常智能是指:在教育和环境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聪明才智,它不是天生的。先天素质虽然为超常智能提供了某种潜在的可能性,但需要适合的教育和环境条件才能成为现实。

3.超常儿童的智能是稳定的,但也是发展的,它不是固定不变的预测终生的指标,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超常儿童的智能可能加速超常发展,也可能停滞甚至后退。

4.超常儿童心理结构不仅仅限于智力、才能方面,还包括非智力个性特征方面。

有关数据显示,超常儿童的出现率在2%~3%之间(亦有学者按人口正态分布曲线推断,超常儿童的出现率为1%~3%),我国14岁以下人口约25166万人(国家统计局, 2008),据此分析,超常儿童的人数为5000~7500万,故此上文提到的超常儿童教育机构和学校,是远远不能满足超常儿童的教育需求的。超常儿童出现的原因可概括为遗传和其他生物因素,如神经功能和营养及社会环境因素(如家庭、学校、同伴群体和社区、文化)等。

二、超常儿童的特点

(一)超常儿童的生理特点

刘玉华、朱源等人曾对小学超常实验班、中学少年预备班、少年班的学生进行多次测查,结果发现,从他们的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胸围等)和机能(肺活量、血压和脉搏等)或生长发育特点看,其中许多项目的均值超过同龄人,这与国外的同类研究基本一致。

(二)超常儿童的心理特点

1.认知特点

认知能力高是超常儿童突出的特点之一,具体表现如下。

(1)超常儿童智力上的一般特点:感知敏锐、观察力强;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强;语言发展好,表达能力强;思维敏捷,逻辑性强。

(2)超常儿童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创造性思维测验的成绩和创造性思维水平明显高于常态儿童。

2.情绪特点

独立、自尊和自信是超常儿童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但也有个别的儿童表现出孤僻、冷漠、急躁、自私。这主要是由于过高的社会期望值,来自家长、教师、同伴和社会的压力导致。

3.个性特点

认知、情感、行为独立,有较强的自尊心,非常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毅力,喜欢依靠自己的能力去独立完成任务。

我国学者研究发现,超常学前儿童既有和同龄儿童相似的一些个性特征,如活泼好动,喜欢玩耍和娱乐等,又有一些明显不同于常态幼儿的特点,如主动性、坚持性、自制力、自尊心、自信心和个性的某些情绪特征等。超常少年的个性特点与大学生和中学生相比,情绪比较成熟,能明智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好强、自信、有恒心、上进、创新、较少保守,有较高的理想和目标,适应能力强、少焦虑,性格偏于内向。

(三)超常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同步性

在超常儿童的发展中可以看到,与常态学生相比,他们表现出身体和心理之间、个性构成的某些方面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法国学者Jeam Chanles Terrassier称之为“不同步综合征”。具体表现为运动发展与智力发展的不同步、智力和情绪发展的不同步和儿童行为与社会要求的不同步。有些学者认为,造成“不同步”的原因是超常儿童的特殊性和没有提供适合他们身心特点的教育和环境。

三、超常儿童的早期干预

(一)美国关于超常儿童教育的研究

1.超常儿童特殊教育的特征

(1)设置符合学生高级认知技能的课程(Van Tassel-Baska&Stanbaugh,2006)。

(2)教学策略应与超常学生在特定课程内容领域上的学习相一致(Davis&Rimn, 2004;Dixon&Moon,2006)。

(3)行政规划促进适当的教学分组(Callahan,2000,2001;Robinson et al.,2007; Tomlinson et al.,2002,2004)。

2.超常儿童的教育计划

美国各州和地区为天才超常学生设计了多种教育计划。总体而言,可以将这些计划分为加速制和充实制。

加速制是指让学生超前于同龄伙伴学习一门或多门课程。这可能意味着要调剂或者和高年级学生一起学习一门或多门学科。对高中生而言,加速制意味着学习要超前安排。它主要用于智力极为早慧的学生(即在个别施测的智力测验得分为160或高于160的学生)。

充实制主张把学生安置在高年级里,该模式所依据的观点是儿童会在特定的任务或活动中表现出天才的行为,并且这些任务或活动需要儿童拥有高于常人的能力、创造力和责任感。该模式中,教师们的主要工作有:①帮助学生把一个人们所普遍关注的问题转变成可以解决的问题;②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所必需的工具和方法;③帮助他们与真实的听众(即信息的使用者)交流,只要学生有能力、创造力和动机去参加难度超过普通课程的创造性活动,他们就可以一直接受这种充实制教学。

(二)国内关于超常儿童教育的经验

1.超常儿童的教育原则

与普通教育相比,在超常教育中需要特别强调以下教育原则。

(1)保持超常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2)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提高超常儿童的动机水平;

(4)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

(5)加强心理辅导,克服发展中的不平衡性。

2.超常儿童的教育措施

(1)早期评估与鉴定,了解儿童的禀赋特征和发展方向;

(2)改革招生、考试制度,采取合理的教育管理,允许提前上学、升级和跳级;

(3)根据儿童的实际水平,选择最佳的教育模式;

(4)更新教育观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5)较早地将他们引进研究领域,发展创造性思维和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