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重视情感教育

幼儿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重视情感教育

时间:2023-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视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心理机制,以及与其它心理机制一道协调地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功能状态。因此,为了使孩子健康成长应重视幼儿的早期品德和良好情感的培养。中国传统的“以老者为本位”的社会观念意味着对孩子的重视不是建立在对儿童独立精神的理解和尊重上的。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最终能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人、有成就的人、幸福的人,关键在于培养教育,而传统的培养模式往往侧重于对孩子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孩子的情感培养。实践证明,高智商者不一定就能获得成功的人生。既有高智商又有高情商的孩子才能茁壮成长,成才成功。

那么,什么是情感呢?情感是人对于客观现实的体验。是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情感教育,是一个与认知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指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与教育的力量。重视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心理机制,以及与其它心理机制一道协调地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功能状态。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的儿童教育专家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提出了培养儿童情绪情感,增强儿童社会生活技能的新建议,其具体内涵是培养儿童的决断能力,人际交往技能、角色互换以及处理情感、压力等,从而培养孩子的乐观合群、充满爱心、积极向上、远离忧思、远离恐惧与孤独的健康心理品质,这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提高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而且将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知道,3—6周岁幼儿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其身心发育的迅速时期,家庭作为培养幼儿情感的最佳场所,当肩负起培养幼儿情感之重任。因为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态度直接或间接对幼儿的情感发展会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它对幼儿良好品德行为及习惯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力是重要而持久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性的、审美的高尚的情感。”在我国,自孔子以来,历代学者也都非常强调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如明代学者王守仁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幼儿期是一个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形成的一切品德、习惯是非常牢固的,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而成为个人行为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使孩子健康成长应重视幼儿的早期品德和良好情感的培养。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感呢?请看下面分析与建议

一、幼儿情感教育的不良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情感教育认识模糊,故对孩子在爱心、同情心、责任感、及集体意识、分享方面的教育意识比较薄弱。

现象一:溺爱孩子,包办代替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太小,要求孩子去体谅、理解、关心他人有点苛刻,等他长大后自然会懂得的;有的家长会给孩子灌输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比如,别人打你,你就要还手等。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父母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他们对孩子投入了全部的爱。但是,家长只重视了爱的投入,而忽视了爱的反馈。他们生怕孩子受委屈,吃苦受累,凡事都替孩子考虑,凡事都替孩子料理,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他们在爱的氛围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家长的这种教养方式,导致了孩子依赖性增强,责任感降低,进而形成孤僻冷漠、缺乏爱心,不会关心他人的情感品质。

现象二:纵容孩子,听之任之

现有家庭中,大多都是一至两个孩子,所以有些父母对孩子娇纵过分,不严格要求孩子,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使孩子逐渐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待人接物的态度和习惯。形成了一些消极的情绪、情感,如:自私自利等情感倾向。

现象三:没有伙伴,缺乏交往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无法建立兄弟姐妹间的伙伴关系。孩子大部分时间和大人一起生活,很难与父母一起进行平行性的游戏活动。有的父母成天忙于家务和工作,很少有时间与孩子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加上现今大多是单元住宅,孩子活动的空间有限。孩子生活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失去了与同龄人互助互爱、互相关怀、和睦相处、相互礼让的机会,容易养成不合群、缺乏集体意识、不能感受伙伴之间一起分享的快乐。

二、幼儿不良情感形成的客观原因

幼儿在家庭生活中与父母、亲人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中国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也有舐犊情深的渊源。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竞争的不断增强,人们的传统思想受到冲击。近年来由于家庭结构的日益“核心”化,大多数家庭只有父母和一个孩子,使得家长教育方式与幼儿情感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是父母、祖辈、亲友等照顾、抚爱、赠物和智力刺激的集中对象。他们受到的关心和爱实在太多,而引导他们去付出关心和爱的机会、措施太少。因此孩子习惯于为所欲为,有求必应的生活,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享受,很少想到别人的需要,以致使相当数量的独生子女染上了自私、懒惰、任性和不会关心他人的习惯,也就是缺乏爱心,而爱心是幼儿良好情感的具体体现。在家长无微不至的“保护”下,绝大部分幼儿,存在着自私、唯我独尊、不容他人等不良情感倾向。加之爷爷奶奶和父母亲教育思想不一致等,都成为制约儿童情感健康发展的瓶颈。而形成这些不良情感倾向的原因除社会的、家庭的、经济的、观念的、习俗的外,还有幼儿自身的一些因素,如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有限、情感体验片面等有关。当然目前家长只注重幼儿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略其情感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三、幼儿不良情感形成的主观因素

家庭教养方式及幼儿情感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受到父母经历、文化素质、道德水平、教育观等方面的制约。在家庭中,全体成员朝夕相处,甘苦与共,祸福相依。他们的关系最亲密,感情最强烈,相互影响最深刻。马克思说:“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家庭成员包括经常来往的亲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繁杂的、微观的网状系统,它以一种全方位、多侧面综合交叉的方式,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展,影响着亲子之间双向关系的质量和子女个性发展的特点。在不同的家庭中,由于父母的性格与素质有差异,所受民族文化熏陶、教育年限、早期生活经历、从事职业和兴趣、特长等的差异,加上子女在相貌、健康、智力、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千差万别,往往会产生出多种不同的教育方式,而且不同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的情感发展也是不同的。

(一)教育观的制约

一切有关儿童教育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联系的。中国传统的“以老者为本位”的社会观念意味着对孩子的重视不是建立在对儿童独立精神的理解和尊重上的。“爱幼”并没有真正体现在对孩子独立人格的承认。“孩子是自己的”,把孩子作为私有财产的旧观念根深蒂固。既然孩子是自己的,而且现在只有这么一个,那么对这根独苗当然应倍加珍惜,特殊爱护便成了广大家长的普遍心态。在这种心态的指引下,家长一方面表现为对孩子过度宠爱、迁就,无原则的疼爱,孩子在这种特殊的照顾中往往会自我中心意识膨胀,形成骄横、自私,抗挫折能力弱,缺乏爱心的毛病。另一方面,现在的家长在思想上普遍存在着重智力轻德育的教育观念。认为高智力就是高成就的前提,至于关心他人、献爱心活动这些都不是正事,把孩子的智力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严重影响着幼儿情感的发展。

(二)文化素质的制约

丰富的教育知识是教育孩子的前提,也是满足孩子对父母不断增长的文化素质要求的需要。具备了丰富的育儿知识,家长才能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遇到的问题,才能具有良好的教育方式,从而引导幼儿爱的情感的发展。然而,孩子家长的文化层次不同,有些家长文化素质不高,日常言行随意,对孩子的教育不当。当然也有部分家长学历高,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具备丰富的教育知识能够对孩子进行正确合理的情感教育。因此家长只有在一定的文化水平上,学习和积累一定的教育知识才能为孩子提供科学的教养方式。

(三)道德水平的制约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且是长期的全方位的教师。孩子在社会化进程中,最初的,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就是父母,因此,家长的崇高品德是一种教育力量,不仅能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而且能影响孩子良好的情感、品德的形成,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如果家长的自私、狭隘、贪图小利、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虐待老人、缺乏爱心,甚至引导孩子也仿效自己的不良行为,试想一下,孩子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能有爱心可言?所以,幼儿爱的情感的发展,也受到了家长道德水平的制约。

(四)父母经历的制约

每个父母都有各自的经历,有些家长认为过去自己条件不好,现在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可不能再亏待孩子,所以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以弥补过去的不足;有的父母心甘情愿节衣缩食,省下钱来用昂贵的代价买“名牌”一味地满足孩子的高消费:有的父母下岗以后怕孩子难过、委屈,瞒着家人去干累活、脏活却让孩子过养尊处优的生活。这种溺爱型的教养方式最后导致孩子的是冷淡和自私。他们只知道向别人索取爱而不知道去付出爱。而有些父母自己没读多少书,却把希望全部倾注在孩子身上,他们一味地给孩子“加餐”希望孩子今后能出人头地,使孩子丧失了玩的时间,减少了童年的欢乐,在这种苛求型的教养方式下,孩子对父母充满了恐惧。以上种种因素都是制约幼儿情感教育的瓶颈。

四、幼儿情感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一)让孩子学会承受挫折

今天的孩子是“泡着蜜糖”长大的一代,生活上可谓丰衣足食,应有尽有。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在家中被众星捧月般的呵护着,家人总是想方设法来满足他们的需要,生怕他们吃一点苦或受一点委屈。家长的包办代替,使孩子丧失了自我,家长做得越多,孩子做的越少,直到无事可做,最后就什么也不会做了。父母剥夺了孩子的自我锻炼、自我能力释放的机会。有专家曾对500名学生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小学生中,27%的低年级学生不会洗脸,37%的学生不会穿衣服,30%的学生不会扫地,97%的学生不会自己整理书包……!这些被家长们“抱大的一代”,应该由孩子做的事,家长做了;应该孩子自己走的路,家长走了,其实质只会导致孩子的能力彻底弱化,甚至丧失独立意识。

1、专家教育观点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郑日昌认为:挫折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不幸和挫折可能使人沉沦,也可能铸就一种坚强的意志品质,成就一个充实的人生。挫折是人生的一位良师,他能教给孩子学会用感激的心情、积极的态度对待一切问题,养成坚强的意志,勇敢地参与社会竞争。一个人如果具备了坚强的意志,那么他就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直至成功。

2、如何让幼儿经受挫折教育的磨练,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一味地纵容、溺爱孩子。不管孩子怎么样,不管他提出多么无理的要求,家长也要理性的看待。孩子犯了错误,该批评的就要批评,不能纵容他的坏习惯。要让他明白,做事要有一定的规矩,不能无法无天。

(2)如果孩子侵犯了父母,父母应当适当地加以反击。这不是说父母跟孩子一般见识,而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了解社会规则,你倾犯别人,别人就会反击你。

(3)当孩子确实需要帮助的时候,才给予帮助,孩子能做的事应尽量让他自己做。同时,家庭里不要总是把孩子的一切放在首位,以免他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必要时也可忽略一下孩子的需要。

(二)勇于承担责任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所谓责任,是一种道德认识,也是一种行为实践。具体说,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所属的群体、所生活的社会应当承担的任务、应尽义务的自觉态度。那么对幼儿而言,责任是指孩子在对待自己应该做的事,在幼儿园、社会、家庭中应该遵守的规则,应该完成的任务时的自觉态度和行为。孩子在幼儿阶段表现出各种主动尝试的愿望,这正是一种责任心的萌芽。如幼儿自己要求独立吃饭、试穿衣服、手脏了自己洗……家长的责任是密切地关注他、鼓励他,在尝试过程中培养其意识,增强其自信,逐步成为独立自主,对个人、社会负责的迈向自我事项的个体。

让幼儿学会负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树立责任意识,即“那些事情是我应该做的”。如:玩完玩具后应该主动收拾好;应该自己吃饭、穿脱衣服;游戏中懂得遵守游戏规则(等待、轮流等);遇到困难时,首先应该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而不是直接求助于成人等。二是培养责任感,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自己应该做的事时,总是积极主动地去做,而不是依赖成人的帮助和代替等;同时,孩子会因为自己能主动完成任务而感到自豪和喜悦。能控制自己倾听别人的谈话,不随意打断,做到有礼貌;能逐渐学会面对失败或挫折,调整好情绪,不大哭大闹;能承担因失误或错误带来的行为后果,主动道歉;能独自玩耍而不时时刻刻要父母陪着玩。

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应遵循这样一个规律:从自己到他人,从家庭到学校;从小事到大事,从具体到抽象。不难想象,对自己不能负责的人,何谈对他人负责?对家庭不能承担责任,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因此,家长对孩子责任性的培养应从家庭起步,从日常生活小事抓起,循序渐进,从具体到抽象。

1、做一个负责人的父母。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没有责任感的父母无法培养出勇于负责的孩子。父母的言行及处事方式影响着孩子,让他们在观察中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责任意识,负责人的父母应做到:

第一、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和孩子建立亲密、合作式的伙伴关系。尊重孩子、接纳孩子、提醒孩子,而不是动怒、指责、限制,强调家长的绝对权威。家长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

第二,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富有亲情的家庭氛围。

第三,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父母不但要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也要尊重理解他们。

2、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如,有意识地分派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体谅父母的艰辛,为父母分担忧愁;自觉遵守家庭的基本规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到自身的价值和作用,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感。随着孩子日渐成年,生活内容的扩大,这种从小在家庭中培养出的责任感将是孩子对社会、对人类负责的基础。

3、掌握科学的指导方法。家长一定要针对孩子年龄特点和家庭教育的优势,通过科学方法来指导,教育他们学会负责:

第一、以赞美、鼓励为主,不要一味挑剔孩子的缺点,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进步并加以肯定、赞美。如:“玩具整理的很好”、“鞋子摆放得很整齐”、“没抢玩具,没打小朋友,是个好孩子”,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第二、通过讲故事,帮助孩子树立责任意识。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可以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帮助他们理解一些基本的社会及生活规范,如礼貌、守时、合作、轮流、倾听等。

第三、实际锻炼,让孩子在不断尽责任的行为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负责。

(三)爱及给予密不可分

首先,家长在爱幼儿的同时要教育幼儿懂得爱,能感受到爱。爱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精神乳汁”。有研究表明,早期的情感剥夺会使幼儿心智发展迟滞。因而,家长要毫不吝啬地表达爱,如睡觉时给孩子一个亲吻、一个抚摸,使孩子能够时刻感受到父母的爱。但是,爱也不是无原则的,不能因为爱孩子就对他(她)一味迁就,那样做只会害孩子而不是爱孩子。

例如,小伙伴有了伤病,要教育孩子在情感上、行动上表示关心与同情。又如,假日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家长要引导孩子感受和欣赏大自然的美,并告诉孩子这美丽的大自然是属于我们的,草坪不能践踏、花木不能攀摘、果皮杂物必须扔进垃圾箱,教育孩子热爱大自然,用行动来保护大自然。平时,当孩子对人对物表现出爱心和行动时,家长应及时予以肯定表扬,以强化孩子良好的情感和行为。

此外,家长在给予爱的同时,还要教育孩子懂得并体验到爱的美好,即能够去关心他人,去爱一切美好的事物,让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知道父母在给予爱时所付出的辛劳,从而使孩子产生感激之情,从中体验并懂得爱。这一点在当今尤为重要。

(四)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情感氛围,让孩子感受快乐

父母是家庭情感氛围的重要主体和创造者,应创造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交往氛围。首先必须要处理好父母之间的关系。如果父母能和睦相处,善于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尽可能表现地愉快、喜悦、乐观向上,这不仅能使孩子生活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得到关心爱护,获得爱和尊重的体验,从而心情愉快,产生主动向上的积极情感,而且也为孩子处理消极情绪提供榜样,对孩子学习情绪、理解情绪和处理情绪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之间经常争吵,家庭关系紧张,孩子极易产生焦虑不安、自卑、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不仅不利于孩子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久而久之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夫妻之间应该互敬互爱,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情,增强孩子安全感,为其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父母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让孩子敢说、爱说、有机会说、喜欢说,家庭中的大小事,孩子能理解的,应该让他知道。适当地让孩子参与成人的某些议论,有利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敢于和成人交往,从而敢于和他人交往。

(五)积极引导,帮助幼儿形成初步情绪调控能力

每个人的情绪都会时好时坏。学会控制情绪是孩子成功和快乐的要诀。实际上没有任何东西比孩子的情绪,也就是他们心里的感觉更能影响他们的成长和生活了。我们深知,情绪影响一个人的意志力和竞争力。有的人动不动就生气,这些都是不能自我控制情绪的人。这类人的通常表现是让情绪随意发泄,不加节制,最终导致自己被情绪牵着鼻子走。生活中人可能产生很多的不良情绪,如伤心、愤怒、恐惧、抑郁、紧张、焦虑等。这些不良情绪对每个人的危害都是巨大的,如若不能很好的控制不良情绪,将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在竞争中能否胜出,从而影响到事业的发展与成功。所以说从小就应该培养孩子控制不良情绪的能力,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好处。

首先,家长应帮助孩子学习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父母要教育孩子认识各种情绪及其产生的后果,特别是要帮助孩子克服一些过激情绪。在认识情绪的基础上再教给孩子一些情绪表达的方式方法,如言语表达方式,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特定的言语将情绪表达出来。在这方面,父母可以做出示范,应向孩子主动谈论自己的情绪情感,并经常与孩子一道讨论彼此的情绪感受,这既能给孩子提供与同伴交流的范例,又能为孩子提供学习情感语言的机会,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压制情绪。在家庭生活中,孩子不如意时要鼓励其宣泄不满情绪,但是必须注意场合与方式方法。其次,家长要为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在自我实践体验中培养情绪调控能力。虽然从孩子的情绪健康角度来讲,我们应使幼儿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但为了促进孩子的情绪发展,培养孩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我们又应该让孩子全面体验各种情绪,以丰富孩子的情感世界,既要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又要有消极的情绪体验,只有当孩子面对一些负面的消极情绪时,才有可能实践情绪调控。面对孩子的各种需要,家长要客观分析,满足其合理要求,拒绝不合理要求。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幼儿获得消极的情绪体验,可能表现出某种过激情绪反应。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对其不理不睬,待孩子平静后再和他讲明理由,与孩子一起学会价值判断。在生活中教育孩子适度节制各种欲望,抵制各种诱惑,让孩子时常既有需要得到满足的体验,又有需要得不到满足的体验,这样慢慢就能正确对待需要和满足的关系,慢慢就能学会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加以适当的调节。

(六)孩子任性怎么办?

“不吃,就是不吃!”无论妈妈怎么劝说5岁的琪琪去吃饭,他始终这么执拗地坚持着。今天本来是个开心的日子,表姐潇潇要过生日了,而且她在学校获了奖,又逢她过生日,爸爸妈妈准备带奇奇去祝贺,还要送给表姐芭比娃娃呢。这使得奇奇十分嫉妒,执意让妈妈立即为他买一辆遥控车,否则就不吃饭。奇奇此举让妈妈颇感为难。由于当时没有满足奇奇的要求,晚上回到家里,他依然坚持以“绝食”进行抗争。奇奇常常以“绝食”为武器,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奇奇的另一个拿手“武器”就是“罢睡”。在幼儿园里因不听话受到老师的批评,他就耿耿于怀,拒绝午睡;在家里遇到不合他心意的事情或受到爸爸妈妈的责备,他就气呼呼的不肯去睡觉,有时闹腾到大半夜。

就像奇奇一样,3—6周岁的孩子特别容易出现任性和无理取闹的现象。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缺乏理智和自我控制能力,同时又不懂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是非和利害观念还不清晰。故比较任性,因此缺乏自我约束力,无论什么事都要随着自己的心愿,如不能如愿就抵制或反抗家长的要求,由着性子来,有的以各种破坏性的行为方式进行反抗。

从表面上看,任性就是孩子以兴奋的激动状态无缘无故地变换着自己的愿望表象。其实任性是有其内在的规律的。较小的孩子和稍大一些的孩子的任性各不相同。两三岁的孩子在生活上的任性,常常与自然需求的不满有关。有时患病的孩子康复后,不愿意放弃“特殊照顾”,也会任性。孩子还可能由于过度紧张而任性,夜间休息不好,白天也会撒娇任性。如何改掉幼儿的脾气呢?下面介绍的方法不妨试试:

1、转移注意法: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父母可以利用这一点设法转移他的注意力,改变他的任性行为。切莫在孩子任性时,跟他对着干,否则只会让他越来越犟。比如在商店,当孩子哭闹着硬要买一样玩具不肯走时,家长可以说:“你听,那边是什么声音,快出去看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以摆脱当前的困境。

2、暂时回避法:有的孩子任性发作时很激动,一些不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纠缠不休。此时,家长一定要横下心来,对他的大哭大闹不予理睬,孩子自觉没趣便会停止哭闹,并知道哭闹是无效的。家长待孩子冷静下来后,可以与他坦诚交流,给他讲为什么不能满足他的道理。即使孩子的一些要求是合理的,也要在给孩子讲清道理后,再予以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家长坚决不能迁就,否则孩子就会更加任性。

3、以身作则法:孩子任性,家长首先要做自我检查,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是不是也有任性的表现。因为家长任性往往会影响孩子,使孩子潜移默化地学会了任性,“你越不听,我就越叫你非听不可”。这样做,孩子的任性非但不会减轻,反而会加重。因为家长实际上起着“坏榜样”的作用。必须指出打骂、吓唬是对孩子人身与心灵的摧残,绝不是纠正孩子任性的好方法。此外,家长平时还应该注意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任性,事先采取措施,比如在逛商场前,事先约法三章,以预防任性的发生。有的孩子争强好胜,当他任性时,家长可将他与影视中的人物或其他小伙伴比较,让孩子在“我一定比他强”,“我也能做得很好”的心理中克制任性。家长则趁机表扬、鼓励、强化好的行为。通过培养孩子认识判断事物的能力,任性的不良习惯会逐渐改掉的。

总之,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是孩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感悟世界的领路人。因此,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应当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