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走出“教子成材”的误区

走出“教子成材”的误区

时间:2023-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研究表明,早期教育尤其是早期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材的基础,于是父母们,以至父母的父母们,把家庭生活的主要精力放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这与父母对“成材”的认识有关。因此,早期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们能否走出“教子成材”认识上的误区。显然,对他的成功起主导作用的并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父辈们晃一例外的愿望,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当今社会,使父母们更深地领悟到了适者生存的法则。因此,“从娃娃抓起”就成了父辈们的共识。科学研究表明,早期教育尤其是早期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材的基础,于是父母们,以至父母的父母们,把家庭生活的主要精力放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这与父母对“成材”的认识有关。因此,早期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们能否走出“教子成材”认识上的误区。

父母为孩子设计的前程就是最可靠的吗?

我有一位朋友,很有点音乐细胞,不但歌唱得好,二胡拉得也不错,读高中时他就一心想报考艺术院校,但“十年文革”打碎了他的艺术梦,后来结婚成家有了女儿,就决心在女儿身上圆他失去的梦。他给女儿定的目标是成为一名艺术家,于是全家省吃俭用,在1983年女儿三岁生日那天为她买回一架钢琴,又请了城里最好的钢琴教师为女儿辅导。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都将女儿禁锢在她的斗室和琴台上,女儿的生活成了三点式:上学、吃饭、练琴。每次在学校听别的同学津津有味地谈论起节假日在父母的陪伴下逛公园、看花展的乐趣时,她都无权参与,因为这些对她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她也曾要求过,可父亲总是那句话:“现在不是玩的时候。”在父母的高压下,女儿除了顺从之外,别无选择,惟一的反抗是无声的沉默。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高一学年考试就有三门功课不及格。老师找上门来,说这孩子在学校整天不说一句话,听课也心不在焉,是不是精神受到了什么刺激?可我这位朋友仍然不以为然。到了高三上学期,孩子的精神变得越来越恍惚,举动也越来越难以捉摸,专家诊断为精神忧郁症,不得不住精神病院治疗。

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父母作为过来人,见多识广,手中握有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这本教材,于是就以为自己成了孩子最权威的老师,常常自以为是地按照自己的心愿设计孩子将来的发展模式,再按照这个模式安排孩子的一切,以为这就是对孩子的成长负责,其实不然。海涅说过:“真正的天才不可能被安置在一条轨道上描摹,那条轨道应当在所有批判评价之外。”这就是说,孩子未来的成长轨道是不可能由旁人预置的。换句话说,孩子的志向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自主确立的,而不是由他人强加给他的。无数成功的事例说明,孩子未来的成就有赖于他成长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自主意识,一个禁忌多多的家庭,孩子很难有创造性。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剥夺孩子的兴趣爱好,扼制孩子的个性发展,其结果只能使孩子变成“停滞、被动、服从的木偶”。

19世纪俄国杰出的诗人尼古拉·阿列克塞耶维奇·涅克拉索夫从上中学时就对文学很感兴趣,而他的父亲给他定的目标是当一名军官。当涅克拉索夫在省城念到中学五年级,只差一年就要毕业时,父亲强迫他到彼得堡的军校去学习。当涅克拉索夫不得不离开省城来到彼得堡时,他却没有去军校报到,而是选择了到彼得堡大学去作旁听生,学习语言学。父亲收到他的信后不仅没有谅解他,反而断绝了对他的一切经济供应。整整三年,没有生活来源的他几乎每天都过着饥饿的生活,“甚至连床铺、褥垫和军大衣都不得不拿去卖了”。为了维持生计,他去代过课,到报社和小型杂志社做过帮工,搞过校对,帮人抄写过台词。即使在这样的环境里,涅克拉索夫也一直没有放弃写作,后来终于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歌颂劳动和反映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大诗人。我们应当记住柏拉图的话:“若把‘强制’与‘严格’训练少年的孜孜求学的方式,改为引导兴趣为主,他们势必劲力喷涌,欲罢不能。”

智力是成材的惟一要素吗?

智力是人脑功能的表现,当然是越强越好,但它是不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惟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呢?美国心理学家曾对全世界上千名被称为天才的人物作了详细的跟踪调查和分析,发现其中有150名是最成功的,另有150名是最不成功的,这说明智商高并不意味着肯定成功。将150名最成功者和150名最不成功者进行对照分析,显示他们之间差别最大的有四种品质:一是取得最后成功的坚持力;二是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的能力;三是自信和克服自卑的能力;四是多方面的情感和社会的适应能力。这说明,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功,固然有知识基础、智力技能、思维方法等智力因素的原因,但更有兴趣、情感、个性和信念等非智力因素的原因。非智力因素往往是取得成功的最稳定、最持久、最巨大和最经受得住考验的驱动力。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要取得成功,智力因素只占25%,而非智力因素则占75%。

爱因斯坦直到9岁之前说话都很困难,回答别人的简单提问要考虑很长时间,令父母大伤脑筋,担心他存在智力障碍。上中学时,除了数学,其他各门功课都很糟,以致老师要他退学,并断定他“将无所作为”,但他后来却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显然,对他的成功起主导作用的并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

就智力本身而言,我们常常把记忆力、模仿力等作为衡量孩子智力高低的标准,要求孩子将老师教的东西一字不漏地背下来,考试也对照标准答案一字不差才算正确。记得某报曾登载过这样一件事,一位老师出的题目是:“冰雪融化之后是什么?”绝大多数同学回答“冰雪融化后是水”,只有一个学生的回答是“冰雪融化后是春天”,而老师阅卷时给这个答案与众不同的学生记了“0”分,这个学生也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家长的训斥,这说明我们对智力本身的理解也存在很大偏差。其实,智力是以抽象思维为核心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先生说过:“学校应重视有创新意识的人,而不是重视死读书的人和读死书的人。”这对我们做父母的是不是也应当有所启发呢?

正是由于我们的诸多误解而导致了教子方法上的不当,我们剥夺了孩子爱玩的天性,束缚了孩子的思想自由。其实,“终日埋头学习而不去玩耍,聪明的孩子也会变傻”,“学生喜爱做的事情,甚至可能比他们喜爱读、喜爱看或喜爱听的东西更加重要”。有人对北京市37名青少年科技小发明一、二等奖获得者作过分析统计,其中多数智力水平中等,学习成绩也只是中上等。他们中60%的学生总爱在课余时间看科普读物;92%的学生喜欢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兴趣十分广泛;76%的学生是意志坚强、有独立性的青少年。

“顽皮”就是不走正道吗?

《羊城晚报》曾刊载过《一个科学顽童的故事》,它也许能帮助我们回答这个问题。

被称为“科学奇人”的理查德·费曼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他以量子电动力学上的开拓性成果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曾参与著名的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在理论物理界享有崇高威望,被誉为本世纪最聪明的科学家。可是人们对他津津乐道的却不是这些,而是他那一生中充满传奇色彩的率性而为的恶作剧和孩子气的智慧游戏。

费曼从小就表现出对物理游戏的浓厚兴趣,11岁时,父母帮他在地下室的角落里建起了属于他的小天地。对当时的费曼来说,一个装上间隔的木箱、一个电热盘、一个蓄电池、一个自制的灯座等等,简直就是一间真正的电子实验室,在那里他的思想和行为是完全自由的。父母弄不懂他在做什么,只是因为儿子喜欢,就由他去。对一个11岁的男孩来说,当他利用这些极其简单的设备,终于学会了电路的并联和串联等不同的连接方式,学会了如何让每个灯泡分到不同的电压,并且可以控制一排灯泡渐次慢慢亮起来的时候,“那情形真是美极了!”从此,费曼更加醉心于他的实验,整日乐此不疲。后来,他得到了一架显微镜并立即沉迷于镜下的世界。通过反复观察,他发现一些小爬行动物的运动规律与书上说的不一样,于是对书本的一些描述提出了质疑。费曼还常常在自己的“实验室”里为邻近的孩子们表演“魔术”,当然是利用化学原理的极其简单的“魔术”,比如把酒变成水之类。费曼还发明了一套戏法,他先在桌上放一个本生灯,先偷偷地把手放在水里,再在苯里浸一下,然后手“不小心”地扫过本生灯,一只手便着了火,他假装惊慌,赶忙用另一只手去拍打已着火的手,结果两只手都烧了起来。他挥舞双手,装作被吓坏了,边跑边叫:“起火啦!起火啦!”结果所有的孩子都被吓得跑了出去。

费曼的爱好远不止这些。他的桑巴鼓技艺不凡,水平甚至使巴西本地的“职业鼓手”汗颜;他50多岁开始学画,却可以像真正的画家那样卖掉自己的作品;他是开锁专家,没有一个保险柜能让他束手无策,在研制原子弹时,他以破解保险柜的安全锁当作娱乐,他取出柜中的保密资料后,还会留下字条提醒当局小心安全;他喜欢坐在无上装酒吧内做科学研究,当那酒吧被控妨碍风化而遭取缔时,他毫不犹豫地上法庭为其辩护……也许正是这些在我们看来近乎疯狂的恶作剧练就了费曼一副科学的头脑,使他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如鱼得水。

当然,并不是说孩子只有像费曼这样才能成材,但我们必须承认,儿时的顽皮几乎是孩子的共性,也是孩予认识与探索世界的开始,是他们在以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求知欲望。杜威曾经说过:“儿童教育的特殊问题,是把握住儿童自然的冲动及本能引导之,使之进入更高的知觉及判断,并养成他们更有效的思维习惯。”如果费曼的父母当初对他的好奇与“顽皮”不能理解、不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引导,可能他就不会有非凡的成就。我们舍得为孩子花钱购买成打成箱的玩具,却不允许孩子自由地创造自己的乐园;我们宁可花大量的时间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却不允许他们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事情……或许正是由于我们对孩子过于“负责”的种种限制,堵死了孩子摄取知识的种种渠道,制约了孩子的聪明才智。正如邓肯所说:“真不知道有多少父母能够认识到他们给予孩子的所谓‘教育’,只是迫使子女陷入平庸,剥夺他们创造美好事物的任何机会。”

编后话:周江海同志的《走出“教子成材”的误区》一文,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尤其是早期家庭教育提出了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他所倡导的方法既是对传统的教育模式的批判和反思,同时也提出了富有实际意义的方法和思想。

我们希望广大从事儿童早期教育的同志和家长都来谈谈早期家庭教育问题。同时,我们也希望那些在早期家庭教育方面取得成功经验的同志,把做法写出来,还希望那些在早期家庭教育上感到困惑的同志以及关注早期家庭教育的其他同志,把自己的苦恼和看法写出来,围绕着“我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畅所欲言,言无不尽,为探索早期家庭教育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尽一份力。

(周江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