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23岁,大学三年级学生,福建平潭人。
来访者从高中一年级开始,见到人就害怕,心慌、出汗、脸红,无所适从。到大学后情况更加严重,尤其是碰见异性同龄人更加害羞,头不敢抬,话不敢说,久而久之变成了口吃,经医院医生诊断为焦虑症。但服药多时未见成效,心境不佳,非常苦恼。
来访者来询共七次。我判断他的问题是:
(1)患者性格内向、自卑,不愿表现自己,在公众场合怕难为情。
(2)患者从小由祖母养育,整天被关在室内,不准与外界小朋友来往,接触,所以缺少社交能力。
(3)青春期性成熟,心理上对异性感兴趣,希望得到异性的好感,但又自卑,怕被看不起,内心矛盾冲突,所以见到同龄异性者特别紧张害羞。
我通过与他多次的咨询,给他提出心理辅导建议:
1.认知疗法。
(1)帮助认识社交恐怖症及口吃是后天环境和教育形成的,不是先天性,不可塑的毛病,以提高治愈的信心。
(2)帮助认识个性内向、自卑,以及过分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和过分注意别人评价而造成心理障碍的危害性。
(3)帮助患者全面评价自我,发现自己的长处,提高自尊、自信、自强心理。
2.行为疗法。
(1)要求患者把自己关在房里,对着镜子装成害羞的样子,自己看看是否可怜、可笑,以加强改变现状的决心。然后再装做不害羞的样子,使手臂、腿、躯干、脸部都放松、装着落落大方、英俊洒脱的样子,照照镜子,说明良好的形象自己是可以塑造出来的。
(2)要求患者进行“行为预演”。即把要讲的话写下来,背熟,特别注意练习开头几句话的内容、风度和声调,在房间里或无人的场所预习、预演。然后到自己认为最害怕见到的人面前交往。只要害羞程度有所减弱,就给自己鼓励、打气,并反复练习,反复实践。
(3)要求患者逐步扩大社交圈,应从少到多,从小到大,先与周围一、二人打交道,然后扩大到小组,再扩大到全班,先与同性同学打交道,然后与女同学打交道。
认知疗法与行为疗法,虽然不能克服所有的社交恐怖症,但如果这种方法针对患者的特点,反复实践,是能收到效果的。
来访者经过一个多月练习后,认为信心提高了,交往时心理的紧张度减弱了,说话的连贯性提高了,与同学关系密切了,已有勇气去接触个别女同学了,他表示再继续努力练习,相信一定会向更好的方向转化。
(作者 张淑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