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父当马,父望子成龙,可怜中国父母心!舐犊之情令人感动,然而舐犊的方式尚待改进!
一、模具制造型
此类家长,属于自以为是之人,总以为自己的想法不会错误,总以为自己是为孩子好。对孩子的要求极严,从生活习惯、读书的范围方法、兴趣爱好,甚至到高考专业的选择、毕业工作的种类,都要进行强制性指导。
殊不知,人是万物之灵,人最大的长处,是善于思想,善于学习,善于在学习中创造,而这种教育模式,无形之中,就抹杀了孩子的自主学习与创造能力。
二、温室培养型
如今家长对孩子,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给予孩子最好的学习与成长条件,弥补自己少时的缺憾,这是生在艰苦年代的家长的普遍做法。
孩子的吃,要操心;孩子的穿要操心,无一不体现了家长细腻的爱心。却没有料到,人的思虑有限,自然的造化无穷!这样的做法,制造了免疫力极差的孩子,制造了离开父母就一无所能的孩子。最后父母只好哀叹自己无法与天地同寿了!
三、极力压榨型
这种模式多出现在教育的社会性与个体的特殊性之间的矛盾,在目前形势下,高等教育没有普及,大学生的就业率很低,迫使家长对孩子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以使孩子能够上一所名校,有个较好的前程。其结果是孩子被压榨得灯枯油尽!
四、经济刺激型
物质的社会,造就物质的方式,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是“向钱看”!考第一,奖多少,考前十名,奖多少,在不少家庭,都成为制度!孩子小小的脑袋,最终只容纳了一个庞大的“钱”字。
五、原始放牧型
这类模式多出现在打工家庭或者问题家庭。这种模式的后果,就是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推给教师,现在虽然有“教育万能”的理论,这世界上却没有万能的教师!
六、自家萝卜型
俗话说,自家萝卜天大个,是啊,情人眼里出西施,家长眼里出天才,自家的孩子什么都好,即使有不好,那也是别家的孩子不好,是老师或学校的不好,是社会的不好,自家的孩子绝对不会不好!
七、崇尚暴力型
“棍棒下出孝子”,仍然有部分家长崇尚的教育方法。暴力调教的孩子,要么逆反心理特别强,要么特别懦弱,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很少不崇尚用武力解决问题的!
八、玄奘唐僧型
这部分家长相对比较温和,但又失之偏颇,当语言说服不能解决问题时,就难免絮絮叨叨了,好比是《大话西游》的唐僧念经。
九、百依百顺型
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期望所在,这样,造就了一大批“小皇帝”,自私自利,没有爱心,唯我独尊,最后不融于社会也就顺理成章了。
十、十分理想型
爱孩子,重视孩子,但不溺爱,满足合理的要求,但要让孩子明白,哪些是不受鼓励的;严格要求孩子,但给孩子适度的活动空间;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一个良好的个性,这些将会影响孩子的终生、决定孩子的成就、实现孩子的理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