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发明后,人们主要用它来解决一些复杂的运算问题。在那时,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不像现在这样,可以共同打开同一个网页,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工具来联系。那时候大家的资料都在自己计算机的系统里,彼此没有联系。人们要想把一个计算机里的信息输送到另一个计算机之中,只能抄下来再输入进去,有时候还要抄下全文,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于是,人们开始尝试一些措施,希望能将一台计算机上储存的信息传送到另一台上,使资源能够共享。
1950年,美国军事部门在美国北部和加拿大境内,建立了地面防空系统,简称“赛其”系统。它是通过电话线路把计算机和设备进行连接,从而把计算机的数据输送出来。严格地说,它不能称为网络,因为电话线的一端是计算机,另一端仅是一个数据输入输出设备。但这可以说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因为这是“联机系统”的第一次成功尝试。
1969年,美国国防部提出一种设想:将一台台单独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建立一个军用的网络系统,这种系统被命名为“阿帕网”,这就是互联网的雏形。它像一张隐形的蜘蛛网一样,使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既可以互相沟通,又能各自独立。即使一部分计算机遭到毁坏,其余的计算机仍然可以继续保持运行顺畅。
三年之后,研究人员首次运用阿帕网发送电子邮件,网络与通信的结合获得了成功。
为了让科学家们通过计算机交换数据,他们将各计算机与阿帕网互联,后来各所高校的局域网也纷纷与阿帕网互联,实现了多个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研究人员将其称为“Internetwork”,简称“Internet”,音译为“因特网”。
从此,科学家之间、各所高校之间可以交换科学研究信息了,可大家买的计算机不一定相同,所装的软件也不一致,文件处理也用的不同系统,所以人们的资料交流还是很不方便。
1990年,英国人伯纳斯·李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之前在欧洲的核子研究所工作,经常需要进行极其庞大和复杂的实验。这些实验常需要上百名科学家参加。这么多的科学家往往来自几十个国家,他们在准备实验时,先分配好工作,然后大家分别在自己国家的实验室研制自己负责的一部分,最后集中安装在欧洲核子中心。实验进行时,必须要把所得的实验数据尽快传送给大家,再一起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需要尽快地远距离交换大量的信息,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伯纳斯·李设计出了一个网络工作空间,只要通过计算机进入这个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向他人分享手中的资料,或者获得别人所掌握的信息。这个设计获得了成功,从此科学家们可以快速、大量地远距离交换信息了。这个网络空间就是“WorldWideWeb”,缩写为“WWW”,译为“万维网”。
万维网使网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最为难得的是,伯纳斯·李和欧洲核子中心并没有申请专利,也没有利用它来换取大笔财富,而是无私地将这一技术奉献出来,让全世界的人们都无偿地使用它。伯纳斯·李写了一本名为《编织互联网》的书。书中说:“今年(1993)罗伯特和我收到欧洲核子中心的一个声明,是由中心的一位所长签发,并盖了欧洲核子中心的印章。声明说,欧洲核子中心允许任何人可以无偿地使用互联网的协议及其代码,用以建造服务器或浏览器,提供别人使用或出售,没有任何版权或其他限制。”伯纳斯·李还在这句话后加上较大字体的“哈哈”两字,表示他非常高兴和赞同。
就这样,全世界通过互相连接的网络,可以自由地传递信息、讨论问题。现在人们还依托网络开办了网络银行、网络学习、网络电话……世界已经日渐变成了一个联系紧密的大家庭。
知识加油站
万维网是无数个网络站点和网页的集合,它们在一起构成了因特网最主要的部分[因特网也包括电子邮件、Usenet(新闻讨论组)以及新闻组]。它实际上是多媒体的集合,是由超级链接连接而成的。我们通常通过网络浏览器上网观看的,就是万维网的内容。
读故事长知识
网络改变了世界,网络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通过网络可以查阅资料、办理业务、聊天交友、共享信息……得益于伯纳斯·李的发明,我们今天才能享受到这些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善于钻研、无私奉献的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