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见非传染性疾病及处理

常见非传染性疾病及处理

时间:2023-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判断贫血的标准是检查血常规。因红细胞破坏增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创伤大出血所致的失血性贫血和慢性失血等,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佝偻病是3岁及3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及疾病防治工作大见成效,其发病率已明显降低。此外,早产儿原本体内钙、磷储备不足,加上出生后生长发育较快,极易发生佝偻病。因而,牛奶喂养的小儿中佝偻病的发病率较高。

一、呼吸道疾病

3~6岁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两种。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病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病原微生物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诊断名词,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鼻咽感染常可出现并发症,涉及邻近器官,如喉、气管、肺、口腔、鼻窦、中耳、眼以及颈淋巴结等。有时鼻咽部原发病的症状已好转或消失,而其并发症可迁延或加重,故必须对上呼吸道感染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做全面的观察和分析,以便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疗效。家长切不可认为是日常小病而轻率对待。

大部分上感由病毒引起,少部分由细菌和支原体(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引起。上感全年都可发生,经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2.症状

多数症状较轻,可有低烧、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症状。

小儿轻度上感,家长、老师可加强护理,服一些治感冒的中成药。当有发热、头疼、咽部剧痛、频繁咳嗽或颈部能摸到小疙瘩时,应带孩子去医院诊治,因为有些传染病,如流脑的初期症状和上感很相似,家长无法区分,并且家长也无法确定是否患儿有咽炎或扁桃体炎,是否合并支气管炎或肺炎等。

医生通过查体和必要的血化验、胸部X片等检查确诊并给予正确的治疗。

3.治疗

(1)服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2)体温在38.5℃以上时服退热药。

(3)一般情况下不需使用抗生素。有细菌感染,如化脓性扁桃体炎可用抗生素治疗。

(4)适当给予对症治疗,如鼻塞用滴鼻药,咳嗽用止咳药,咽痛用含片等。

4.预防

(1)平时积极锻炼,增强体质。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避免受凉。幼儿在幼儿园午休时,保育员要注意给幼儿盖被子,注意纠正幼儿的睡姿。

(2)少到公共场所及人多的地方,注意与上感患儿隔离。

(3)如已患上感,则应充分休息,多饮水,食物要有营养,好消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4)室内空气清新、湿润,室温适中。

(二)肺炎

1.病因

(1)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是3岁以下幼儿冬春季常见病。

(2)体弱儿、患佝偻病或感染麻疹、百日咳后容易发生。

2.症状

肺炎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烧、咳嗽、气喘和呼吸困难。

(1)发烧:早期体温多在38℃~39℃,亦可高达40℃,大多为弛张型或不规则发热。

(2)咳嗽:咳嗽及咽部痰声,一般在早期就很明显。早期为干咳,严重时咳嗽反而减少,恢复期咳嗽增多、有痰。

(3)气喘:多发生于发热、咳嗽之后,呼吸浅表,3~4岁儿童呼吸频率每分钟大于40次,重症者呼吸时呻吟,可出现发绀。呼吸和脉搏的比例自1∶4上升为1∶2左右。

(4)呼吸困难:口周围或指甲青紫,鼻翼扇动,重者呈点头状呼吸,出现三凹征,呼气时间延长等。有些病儿头向后仰,以便较顺利地呼吸。若使患儿被动地向前屈颈时,抵抗很明显。

3.治疗

发现儿童肺炎或重症感冒,及时送医院治疗。

4.预防

(1)居室、活动室环境要保持空气新鲜,温度、湿度要适宜,避免对流风。

(2)平时注意儿童膳食营养,加强锻炼,提高儿童抗病能力。

(3)规范消毒儿童的生活学习用具,避免交叉感染。

(4)发现儿童有阵阵憋气等异常现象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腹泻

腹泻多见于夏秋季,可分为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

1.病因

(1)喂养不当、腹部受凉、吃冷食过多、牛奶过敏。

(2)食物或食具被细菌污染或感染病毒、真菌等病原体而引起胃肠道发炎。

(3)消化道以外的全身疾病,如感冒、中耳炎、肺炎等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2.症状

(1)病情轻者,一天腹泻几次,大便呈蛋花汤样,体温、食欲尚正常。

(2)病情重者:一天腹泻十几次或几十次,大便里水分多,尿量减少,眼窝凹陷,口唇发干,皮肤弹性差,甚至会发生昏迷而危及生命。

3.治疗

(1)病情轻不必禁食,要吃些易消化、有营养的食品。

(2)调节好患儿的饮食,还要注意患儿腹部保暖。秋季气候渐渐转凉,患儿由于受病毒侵犯,其肠蠕动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凉则肠蠕动更快,将加重腹泻。父母可适当地用热水袋对宝宝腹部进行热敷,也可帮宝宝揉肚子,以缓解其疼痛。

(3)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屁股。

(4)严重脱水者要及时服用口服补盐液,并送医院就诊。

4.预防

(1)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引导宝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喝生水,不乱吃不洁净的食物。

(2)不给小孩吃隔夜或不新鲜的食物。

(3)小孩的饮食用具,如水杯、碗筷、汤勺等,在每次使用前和使用完后都应该严格清洗消毒,每餐消毒一次。

(4)小孩的玩具也应该经常消毒。

(5)保持居家环境的清洁,不留卫生死角。

(6)加强小孩的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

(7)让小孩远离急性腹泻的患者。

(8)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被,避免中暑或着凉。

(9)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防止菌群失调而导致的肠炎。

三、常见营养性疾病

3~6岁儿童常见营养性疾病有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肥胖症。

(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贫血。

1.病因

(1)先天储铁不足。

(2)饮食中铁的摄入量不足。

(3)生长发育过快。

(4)疾病的影响,如长期腹泻、寄生虫病等。

2.症状

轻度的营养性贫血一般不容易被发现,因为贫血起病较慢,轻度的贫血在孩子身上不会出现明显症状,而许多孩子查出患有贫血,也只是因为在其他疾病验血时才发现血红蛋白低。

轻度贫血症状虽然不容易被父母们发现,但通过仔细观察还是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年龄较小的孩子表现为脸色苍白、食欲不佳,稍大些的孩子表现为无精打采或烦躁不安。如果在贫血较轻的时候没有及时治疗,等病情进一步加重了,孩子会出现呼吸道和消化道反复感染,经常生病。

判断贫血的标准是检查血常规。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标准:①新生儿,如果血红蛋白低于14.5克,就属于贫血。②6个月至6岁的孩子,如果血红蛋白低于11克,就属于贫血。③6~14岁的孩子,血红蛋白如果低于12克,就属于贫血。

3.治疗

(1)查明病因并祛除病因。造血不良型因缺乏造血物质的,可以通过食补、增加孩子的运动量和保持膳食平衡治疗。动物肝脏、猪血、瘦肉、黑鲤鱼、虾、海带、紫菜、黑木耳、南瓜子、芝麻、黄豆、绿叶蔬菜等含有丰富的铁,应给孩子合理搭配着吃。动植物食品混合吃,会增加铁的吸收率。中度贫血者也可以药补:常用的铁剂为硫酸亚铁、富血铁、10%枸椽酸铁铵合剂、贝贝血宝、绿索补铁口服液等。同时还应服用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

(2)积极治疗原发病。因红细胞破坏增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创伤大出血所致的失血性贫血和慢性失血等,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3)重度贫血者需要去医院输血治疗。

4.预防

(1)注意孕妇的营养,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2)合理喂养乳儿,出生第3个月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注意纠正幼儿偏食习惯,提倡用铁锅做饭。

(3)及时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4)有钩虫病的,要进行驱虫治疗。

(5)早产儿、双胎儿可补充铁剂。

(6)经常带幼儿体检,特别是体弱儿,应早体检早发现贫血,及早治疗,以免影响小孩的生长发育。

(7)预防外伤,积极治疗慢性失血性疾病(如鼻衄、寄生虫病)。

(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佝偻病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简称,而老百姓又常称之为“软骨病”。佝偻病是3岁及3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及疾病防治工作大见成效,其发病率已明显降低。因小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造成全身钙、磷代谢失调,钙质不能沉积在骨骼上,致使出现骨骼畸形。

1.病因

(1)维生素D摄入量不足。所谓摄入(吃入)的维生素D指外源性维生素D,均含于食物之中,如每升牛奶中含3~40国际单位,一个蛋黄含25国际单位,每公斤肝类含15~50国际单位。实际上这些食物中的维生素D含量往往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果再加上喂养不当的因素,就很容易造成维生素D的缺乏。

(2)接触日光不足。内源性维生素D由紫外线照射而来。皮肤的基底层储存有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化为胆骨化醇,也就是维生素D3。因此,孩子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就可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3。一般日照时间的长短与佝偻病的发病率有密切关系,南方日照时间长,佝偻病的发病率低;北方日照时间短,佝偻病的发病率就高。此外,如果存在吸收或阻挡阳光中紫外线的因素,也可造成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良,如现代高层建筑的遮挡、空气污染以及整日闭门不出等。

(3)生长过快。小儿生长发育过快时,维生素D的需要量大,如供给不足就易发生佝偻病。此外,早产儿原本体内钙、磷储备不足,加上出生后生长发育较快,极易发生佝偻病。

(4)喂养不当。食物中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如人乳中钙、磷的比例为2∶1,容易吸收;而牛奶中的钙、磷含量虽然较高,但因磷含量过高,反而不易吸收。因而,牛奶喂养的小儿中佝偻病的发病率较高。

(5)疾病的影响。慢性疾病如慢性呼吸道感染、慢性腹泻及肝、肾疾病,往往影响钙、磷吸收,易导致佝偻病。

2.症状

(1)一般症状:神经精神症状、运动功能发育迟缓、出牙迟、易激惹、爱哭闹、烦躁不安、夜惊、多汗、枕秃。

(2)骨骼改变:头部(颅骨软化、方颅、前囟晚闭);四肢(佝偻病手镯或脚镯、下肢弯曲);脊柱后凸或侧弯。

(3)胸部畸形,出现肋骨串珠、肋膈沟、鸡胸或漏斗胸。

(4)下肢畸形,出现“O”形或“X”形腿。

(5)动作发育迟缓。

(6)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条件反射形成迟缓,语言发展较晚。

3.治疗

活动期佝偻病应依据临床表现给予积极治疗,以控制病情活动,防止畸形。

活动期轻度:维生素D20万~30万国际单位,口服或肌注1次,间隔1个月,可再给1~2次,同时给钙剂,每次0.5~1克,每天2~3次,连服1~2个月。

活动期中、重度:维生素D20万~30万国际单位,口服或肌注1次,间隔1个月,可再给2~3次,同时给予钙剂,每次0.5~1克,每日2~3次,连续2~3个月。

恢复期:一般可不用维生素D,多晒太阳,改善营养即可。但在冬春季节为防止复发,可投给维生素D20万~30万国际单位,口服或肌注1次。

服用维生素D治疗,可维持作用2~3个月,因此不必再维持剂量口服,以防止维生素D中毒,多晒太阳即可。

许多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偏食、厌食的现象,从而导致机体缺乏一些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锌元素、钙元素),抑制了生长素的分泌,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锌元素是促进生长素生成的重要元素之一,因此对缺锌者补充适量的锌元素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具体的药物主要有维生素D类的片剂、胶丸、针剂、乳剂,另外维生素D3要比维生素D2吸收快、效果好。

4.预防

(1)注意母亲的孕期保健。母亲在怀孕期间应加强营养,多吃些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D的食物,如鸡蛋、瘦肉及动物肝脏等。还要多晒太阳,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制剂。

(2)尽量采用母奶喂养。由于母奶中所含的钙、磷比例适当,使奶中的维生素D及钙均易于吸收,因此,有条件时应尽量让孩子吃母乳。

(3)多晒太阳。由于晒太阳既经济、方便,又安全,被认为是防治佝偻病的良好措施。一般每天坚持晒太阳2小时左右,就能满足小儿对维生素D的需要。因此孩子满月后就可以开始晒太阳,并且每天逐渐增加晒太阳的时间。但要注意,晒太阳的正确方式是让太阳照在裸露的皮肤上。夏天晒太阳时最好在树荫下,避免日光直晒;冬天不可隔着玻璃晒太阳,以防紫外线被吸收。

(4)必要时及时添加维生素D。小儿每天的维生素D的生理需要量为400~600国际单位,每天如能保证供给这一剂量,可预防佝偻病的发生。混合喂养的孩子宜在出生后第2周开始添加维生素D,家长应在仔细计算每天配方奶或强化奶粉摄入维生素D的剂量后再予以补充;或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需补充的剂量。此外,对营养不良、体质较弱及生长发育过快的孩子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以防发生佝偻病。

(三)肥胖症

因过量的脂肪储存使体重超过按身高计算的标准体重的20%以上的营养过剩性疾病称为肥胖症。

轻度肥胖症:体重超过按身高计算的标准体重20%~30%。

中度肥胖症:体重超过按身高计算的标准体重30%~50%。

重度肥胖症:体重超过按身高计算的标准体重50%以上。

1.病因

(1)多食、少动。(2)遗传因素。(3)内分泌失调。(4)心理因素。

2.危害

(1)使人行动笨拙。(2)体型不美观。(3)影响健康。(4)易致扁平足,即使走路不多也会感到腰疼、腿疼。(5)由于腹部脂肪堆积,横隔上升,使呼吸不畅,易感疲乏。(6)会造成高血脂,成为动脉硬化的发病基础。(7)延续到成人,易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患。(8)会带来种种心理问题,如孤独感、自卑感等。

3.治疗

(1)调整饮食。(2)解除精神负担。(3)适当地增加运动量。(4)不可用减肥药。(5)因内分泌疾病等所致的肥胖症,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4.预防

(1)在宝宝早期要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避免过度喂养和过度保护。

(2)3~6岁儿童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完善,加强营养教育和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宣传营养知识,引导正确的食物选择,鼓励儿童多吃水果和蔬菜,少吃或不吃多脂、含糖的食物。

(3)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或体力活动。

(4)控制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带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

(5)对已经肥胖和潜在肥胖的儿童要进行综合性干预措施,包括饮食调整、运动处方、行为改善、追踪监测和临床治疗。但不主张采取饥饿、手术、物理疗法及短期快速减重等方法。

四、常见五官疾病

3~6岁儿童常见五官疾病有龋齿、斜视、弱视、中耳炎。

(一)龋齿——儿童最常见的牙病

龋齿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脱矿和有机质分解,随病程发展而从色泽改变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龋齿是细菌性疾病,因此它可以继发牙髓炎、牙根尖炎和牙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龋齿的继发感染可以形成病灶,致关节炎、心骨膜炎、慢性肾炎和多种眼病等全身其他疾病。所以,龋齿应以保健预防为主。

1.病因

(1)口腔中细菌的破坏作用。(2)牙面、牙缝中的食物残渣。(3)牙齿结构上的缺陷:牙釉质发育不良和牙齿排列不齐。

2.症状

(1)龋齿好发部位:龋齿的好发部位与食物是否容易滞留有密切关系。龋齿好发部位包括:窝沟、邻接面和牙颈部。

(2)龋齿的好发牙齿:龋齿的牙位分布特点是左右侧基本对称,下颌多于上颌,后牙多于前牙,下颌前牙患龋率最低。

(3)龋坏程度:临床上可见龋齿有色、形、质的变化,以质变为主,色、形变化是质变的结果。临床上常根据龋坏程度分为浅龋、中龋、深龋三个阶段。

浅龋,亦称釉质龋,龋坏局限于釉质。初期平滑面表现为脱矿所致的白垩色斑块,以后因着色而呈黄褐色,窝沟处则呈浸墨状弥散,一般无明显龋洞,仅探诊时有粗糙感。后期可出现局限于釉质的浅洞,无自觉症状,探诊也无反应。

中龋,此时龋坏已达牙本质浅层,临床检查有明显龋洞,可有探痛,对外界刺激(如冷、热、甜、酸和食物嵌入等)出现疼痛反应,当刺激源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无自发性痛。

深龋,此时龋坏已达牙本质深层,一般表现为大而深的龋洞,或入口小而深层有较为广泛的破坏,对外界刺激反应较中龋重,但刺激源去除后,仍可立即止痛,无自发性痛。

3.治疗

龋齿治疗的目的是终止病变过程,恢复牙齿的固有形态和功能。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在磨除龋坏的基础上,应用药物抑制龋病发展的方法,适用于恒牙尚未成洞的浅龋,乳前牙的浅、中龋洞。常用药物包括氨硝酸银和氟化钠等。

(2)窝沟封闭术:用窝沟封闭剂来填充封闭牙齿的窝沟,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衣”,能阻止食物残渣和细菌进入窝沟内,从而保护牙齿不被侵蚀,能有效预防窝沟龋。为有效预防龋齿,要做好家园联系工作,建议家长及早带孩子去医院治疗。

4.预防

龋齿预防工作应从牙齿一萌出就开始,包括:①早晚刷牙,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②少吃酸性刺激食物,临睡前不吃零食;③少吃糖分高的食物,如糖、巧克力、饼干等;④不可吃太多的过于坚硬的食物,以免牙齿磨损;⑤常参加体育锻炼,定期检查口腔;⑥平时饮食多摄入富含钙、无机盐等营养食物,尽可能食用高纤维粗糙食物;⑦多晒太阳,注意营养。

(二)斜视

眼睛在注视某一方向时,两眼的动作应该是协调一致的。若两眼视轴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仅一眼视轴指向目标,而另一眼视轴偏向目标的内、外、上、下的疾病称为斜视。也就是当两眼向前平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对称,即称为斜视,俗称“斜眼”“斗鸡眼”“对眼”等。

1.病因

屈光不正、眼肌麻痹、先天性斜视。

2.症状

(1)视力下降,眼容易疲劳。发生在儿童期的斜视大多没有明显的症状,少数学龄儿童会有视疲劳的现象,家长会误认为孩子厌学。

(2)大多数外斜视最初是间歇性的,经常在疲劳、愣神或发烧等身体不适时出现,细心地家长能发现,有的是邻居或学校老师发现的。家人因为天天和孩子在一起,反而见“怪”不“怪”了。

(3)内斜视大部分出现后很快就会变为恒定性,或者说斜视的状态是经常存在的,因此相比外斜视而言,更容易被早期发现和就诊。但是因为很多小孩子都有内眦赘皮和鼻梁宽的特点,有时看起来像“对眼”(内斜视),经过专业医生检查发现其实是“假性内斜”。

(4)出现代偿头位。歪头视物有时是眼睛的问题而不是脖子的问题,这一点经常不为人们所理解。为什么歪头要看眼科医生呢?这是因为当孩子患有上斜视(垂直斜视)时,机体为了代偿而采取的一种特殊体位,医学上简称为代偿头位。

(5)户外或阳光下闭上一只眼睛,是某些间歇性斜视常见的表现之一,这类患者只是在户外或阳光下才会表现出闭上一只眼睛的异常情况,而其他情况下是看不出任何异常的。

3.治疗

斜视的治疗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家长和老师只要细心一些,根据上面的症状,早发现斜视患儿,去医院大夫会治疗好的。

4.预防

(1)预防斜视要从婴幼儿时期抓起,家长要注意仔细观察孩子的眼睛发育和变化。

(2)婴幼儿在发热、出疹、断奶时,家长应加强护理,并经常注意双眼的协调功能,观察眼位有无异常情况。

(3)要经常注意孩子的眼部卫生或用眼卫生情况。如灯光照明要适当,不能太强或太弱,图书字迹要清晰,不要躺着看书,不可长时间看电视、电脑或打游戏机,不看三维图等。

(4)对有斜视家族史的孩子,尽管外观上没有斜视,也要在两周岁时请眼科医生检查一下,看看有无远视或散光。

(5)孩子看电视时,除注意保持一定距离外,不能让小孩每次都坐在同一位置上,尤其是斜对电视的位置。应时常左中右交换座位,否则孩子为了看电视,眼球老往一个方向看,头也会习惯性地向一侧歪,时间久了,6条眼肌的发育和张力就不一样,失去了原来调节平衡的作用,一侧肌肉老是处于紧张状态,另一侧则松弛,就会造成斜视。

(三)弱视

弱视是眼科临床常见的儿童眼病。眼部内外没有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达不到正常(低于0.9)者称为弱视。弱视与斜视有密切关系,单眼偏斜可致该眼弱视,而弱视又可形成斜视。

1.病因

①斜视性弱视(占30%)。②屈光参差性弱视(占30%)。③屈光不正性弱视(占15%)。④废用性弱视(占15%)。⑤先天性弱视或器质性弱视(占10%)。

2.矫正

(1)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大于7岁的治愈率明显下降。

(2)常规遮盖法,被公认为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

(四)中耳炎

1.化脓性中耳炎

(1)病因:化脓性细菌侵入中耳所致的炎症。

(2)症状:有耳痛和耳道流脓的症状,而且可有发烧。

(3)治疗: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要及时送医院,早治疗和彻底治疗。

(4)预防:①压住一侧擤鼻涕;②给婴儿喂奶取坐位,防止呛奶,大孩子吃饭不说话,防止呛咳;③不要给幼儿挖耳屎;④积极预防传染病。

2.非化脓性中耳炎

(1)病因:由于鼓室内外气压不平衡所引起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

(2)症状:没有耳痛和耳道流脓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听力障碍。

(3)治疗:要早发现,早去医院治疗。

(4)预防:①积极治疗鼻咽部炎症;②若因腺样体肥大长期鼻塞,应予以根治。

五、常见皮肤病

3~6岁儿童常见的皮肤病有湿疹和痱子。

(一)湿疹

1.病因

湿疹是比较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有的是因食物如牛奶、羊奶、鱼、虾、蛋等引起的过敏,有的是因灰尘、羊毛、化纤等引起的过敏,但往往很难找出准确的原因。

2.症状

多在面部,最初为细小的疹子,以后又有液体渗出,干燥后形成黄色痂皮。

3.治疗

(1)尽量寻找过敏原(但往往有困难),不要再接触过敏原。

(2)避免有刺激性的物质接触皮肤,不要用碱性肥皂洗患处,也不要用过烫的水洗患处,不要涂化妆品及任何油脂。

(3)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衣服要穿得宽松些,以全棉织品为好。

(4)面积不大的湿疹可涂氟轻松软膏,不宜涂得太厚;有较多处湿疹的患儿,需去皮肤科诊治。

4.预防

(1)乳母尽量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2)不要用碱性肥皂给幼儿洗脸,可用中性硼酸软皂。

(3)衣服、尿布要漂洗干净,以免刺激皮肤。

(4)不用化纤、羊毛织品做贴身的衣服、帽子等。

(5)打扫房间要先洒水,避免尘土飞扬。

(二)痱子

1.病因

痱子是指汗腺开口部位的轻度炎症。夏天天气炎热(或其他季节穿得太多),出汗多,不勤洗澡,使汗腺口堵塞,引起炎症。

2.症状

(1)痱子:红斑至针尖大小的疹子或水疱,刺痒。

(2)痱毒:小米粒大小至玉米粒或杏核大小的脓疱。

3.治疗

外用痱子粉或炉甘石洗剂,有继发感染者应酌加抗生素药膏,外用或口服抗生素。

4.预防

(1)注意室内通风、降温;着宽松、柔软、吸水性强的贴身衣物。

(2)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此外应避免搔抓,以防继发感染。

(3)发生痱毒的可服清热解毒的中药。

六、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一)小儿高热惊厥

小儿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男孩比女孩多发。小儿高热惊厥是指排除颅内感染及其他原有的神经系统疾病外,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体温超过38℃时突然发作的惊厥。

1.病因

(1)发烧。大多由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肿大最为多见。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高热使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导致丘脑强烈放电并波及边缘系统和大脑半球,是产生高热惊厥的内在原因。

(2)缺钙是小儿高热惊厥的诱因。

(3)有遗传史和家族史。

2.症状

小儿高热惊厥发作突然、症状剧烈,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群抽搐,孩子意识丧失,头向后仰或歪向一侧,双眼上吊或不自主地眨动,脸色、口唇苍白或青紫,牙关紧咬,口吐白沫(如果咬伤舌头时会吐血沫),四肢僵硬并有节律地抽动,还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的父母和老师常常被吓得不知所措。

3.急救处理

孩子出现高热惊厥后,应该立刻让孩子仰卧平躺,松开衣领,轻轻扶住孩子的身体,以免造成关节损伤或摔伤。让孩子的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掉嘴和鼻子里的分泌物,防止孩子吸入而引起窒息。毛巾折叠后垫在孩子的上下牙齿之间,防止舌咬伤。如果惊厥在短时间内(通常1~3分钟)仍没有缓解,要及早、就近转送医院。

常见的错误做法:用力摇晃孩子、强行控制肢体抽动、捂汗退热等。

4.预防

(1)孩子发高烧时及时、有效地降温,可以防止高热惊厥出现或反复发作。先用物理方法降温,可以用20℃左右的水湿敷宝宝的颈部、腋下和大腿根处,或者用冷、热水交替湿敷。如果宝宝神志清醒,可以反复用温水(水温比体温低3℃~4℃)给宝宝洗澡。

(2)对6个月至6岁年龄组的小儿平时应特别加强护理,注意营养平衡,增强体质,尽量减少发热生病。

(3)对有过高热惊厥病史的小儿,家里应常备退热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混悬液等,还应常备镇静剂,如鲁米那、非那根等。

(4)在患感冒或其他热性疾病初期,家长应给孩子反复多次测量体温,一旦发热至38℃,就应立即口服退烧药物,以防体温突然升高,引起抽搐。在幼儿园的孩子,老师更应该细心观察,若体温超过38℃,立即联系家长并送医院治疗。

七、常见循环系统疾病

3~6岁儿童常见循环系统疾病有先天性心脏病和病毒性心肌炎等。

(一)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出生后就具有的心血管疾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氏四联症等。

1.病因

(1)环境因素。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可能与缺氧有关,高原地区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发病率较高。有些先天性心脏病还有性别倾向。

(2)胎儿周围环境因素。妊娠早期子宫内病毒感染,以风疹病毒感染为多见,常引起动脉导管未闭及肺动脉口狭窄。其次为柯萨奇病毒感染,可引起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此外羊膜病变,胎儿周围机械压迫,母体营养障碍,维生素缺乏及代谢病,母体用细胞毒类药物或较长时间照射放射线,均可能与本病发生有关。

(3)遗传因素。5%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发生于同一家族,其病种相同或近似,可能由于基因异常或染色体畸变所致。

2.症状

(1)轻者无症状,查体时才能发现;重者可有活动后呼吸困难、发绀、晕厥等。年长儿生长发育迟缓,此类患儿入园体检时一定要注意筛查,若筛查不详细,入园后有可能因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猝死,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2)心衰:3~6岁儿童心衰被视为一种急症,通常大多数是由于患儿有较严重的心脏缺损。其临床表现是由于肺循环、体循环充血,心输出量减少所致。患儿面色苍白,气憋,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心率每分钟可达120次,血压常偏低,可听到奔马律。肝大,但外周水肿较少见。

(3)发绀:其产生是由于右向左分流而使动静脉血混合,在鼻尖、口唇、指(趾)甲床最明显。

(4)蹲踞:患有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特别是法洛氏四联症的患儿,常在活动后出现蹲踞体征,这样可增加体循环血管阻力,从而减少心隔缺损产生的右向左分流,同时也增加静脉血回流到右心,从而改善肺血流。

(5)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几乎都伴有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杵状指(趾)的机理尚不清楚,但红细胞增多症是机体对动脉低血氧的一种生理反应。

(6)肺动脉高压: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的病人出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和紫绀等综合征,被称为艾森曼格氏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发绀,红细胞增多症,杵状指(趾),右心衰竭征象,如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周围组织水肿,这时病人已丧失了手术的机会,唯一等待的是心肺移植。此类患者大多数在40岁以前死亡。

(7)发育障碍: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往往发育不正常,表现为瘦弱、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

(8)其他:胸痛、晕厥、猝死。

3.治疗

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要做到早发现,早住院治疗。

4.预防

(1)对于幼儿园来说,严格做好入园特异体质幼儿筛查工作,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一般不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入园,若要入园必须与家长签订责任书。

(2)在怀孕早期(3个月之前)尽量别在电脑前、微波炉等磁场强的地方坐太长时间,因这时的胎儿还不稳定,各个器官正在成形阶段,很可能造成孩子先天性心脏病。

(3)孕母不要接触宠物,因为宠物身上的细菌及微生物也可能造成孩子先天性心脏病。

(4)应注意母亲妊娠期,特别是在妊娠早期的保健,如积极预防风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避免接触放射线及一些有害物质;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注意膳食合理,避免营养缺乏;防止胎儿周围局部的机械性压迫。

(二)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后天性心脏病,其中部分患儿起病隐匿,长年不愈,可形成扩张型心肌病。近年来,全国各地报道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例有所上升,但重症病例较少,大多数为轻型病例。因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情轻重悬殊,轻者症状不明显,重者如治疗不及时甚至会发生死亡,家长非常担心感冒后引发病毒性心肌炎,长期迁延不愈而转为慢性心肌炎,甚至其他更严重的心脏疾病。

1.病因

很多病毒都可以引起心肌炎,其中肠道病毒是最常见的病毒,尤其是柯萨奇病毒B组。最近研究资料表明,腺病毒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因之一。

2.症状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症状常取决于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症状轻重相差悬殊。

(1)轻型可无自觉症状,或表现为乏力、多汗、心悸、气短、胸闷、头晕、面色苍白;重型病毒性心肌炎起病较急,可表现为心力衰竭和(或)心源性休克,严重时可出现心律失常,也可发生猝死。

(2)急性泵衰竭引起的心力衰竭型。此型多突然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或)心源性休克,继而可发展为肝、胰腺、肾和脑等多脏器功能衰竭。

(3)阿-斯综合征发作型。此型突然起病,极为迅速,临床表现为突然晕厥,重者意识完全丧失,面色苍白,常伴有抽搐及大小便失禁。多有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等前驱症状,至出现心脏症状的时间较短(平均1.5天)。急性期(经临时起搏或终止室速发作)后,多可恢复正常。如治疗正确及时,预后较好。

(4)心动过速型。此型可表现房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前驱症状至心脏症状出现的时间稍长(平均10天,即心房心肌炎型),多为一过性,预后一般良好。

八、急症救助

急症救助是指在医护人员到达之前,家长或其他在场的成人对发生意外伤害或突然患病的人实施的紧急救助。最常见的需要争分夺秒救助的急诊病有心跳骤停和气管异物阻塞。

(一)心跳骤停

心跳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有效循环排血停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称为猝死。抢救心跳骤停必须争分夺秒,千万不要坐等救护车到来再送医院救治,要当机立断采取以下急救措施进行心肺复苏。

1.简捷急救方法

(1)叩击心前区。用拳头底部多肉部分,在胸骨中段上方,离胸壁20~30厘米处,突然、迅速地捶击一次。若无反应,当即做胸外心脏按压。让病人背垫一块硬板,同时做口对口人工呼吸。观察病人的瞳孔,若瞳孔缩小(是最灵敏、最有意义的生命征象),颜面、口唇转红润,说明抢救有效。

(2)针刺人中穴或手心的劳宫穴和足心涌泉穴,起到抢救作用。

(3)迅速清理口腔呕吐物,以免堵塞呼吸道或倒流入肺,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4)头敷冰袋(或湿毛巾)降温。

2.心肺复苏术五步操作程序

(1)首先判断昏倒的病人有无意识。

(2)求救。高声呼救:“快来人啊,有人晕倒了。”接着打120求救,然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3)检查及清空呼吸道。迅速取出口腔异物,清除分泌物。用一手推前额使头部尽量后仰,同时另一手将下颏向上方抬起。

(4)人工呼吸。判断是否有呼吸的方法是一看二听三感觉(维持呼吸道打开的姿势,将耳部放在病人口鼻处):一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二听患者有无呼吸声音;三感觉是用脸颊接近患者口鼻,感觉有无呼出气流。如果无呼吸,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两次(口对口吹两口气)。保持压额抬颏手法,用压住额头的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鼻孔,张口罩紧患者口唇吹气,同时用余光注视患者的胸廓,胸廓膨起为有效。待胸廓下降,吹第二口气。

(5)胸外心脏按压。心脏按压部位是胸骨下半部,胸部正中央和两乳头连线中点。双肩前倾在患者胸部正上方,腰挺直,以臀部为轴,用整个上半身的重量垂直下压,双手掌根重叠,手指互扣翘起,以掌根按压,手臂要挺直,胳膊肘不能打弯。一般来说,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遇到心脏骤停要保持冷静,打120急救电话时待120调度人员询问清楚再挂电话;胸外心脏按压时不要压到喉部及颌下软组织。心脏骤停4分钟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要及时抢救,一旦超过4分钟,大脑皮层细胞就会因缺氧发生不可逆转的损伤和死亡。

(二)气管异物阻塞

气管异物阻塞是指气管或支气管内进入外来异物,堵塞了呼气和吸气。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假如异物较大堵住气管,患者可在几分钟内因窒息而死亡。

1.气管异物阻塞的原因

(1)饮食不慎。在进餐时尤其在吃大块的、咀嚼不完全的食物时,若同时又大笑或说话,使一些肉块、饭团、菜梗等滑入气道。

(2)婴幼儿,特别是儿童常有嬉弄和口含糖果、话梅、花生米、药片、纽扣等异物的习惯,一旦嬉笑或啼哭时容易误吸,且因咳嗽反射机能迟钝,一旦异物进入气道,很难咳出。

2.呼吸道梗阻的表现

(1)不完全阻塞:病人可以咳嗽或咳嗽无力,喘息,呼吸困难,吸气时可以听到高调音,皮肤、甲床、口唇、面色紫绀。

(2)完全阻塞:较大的异物完全堵住喉部或气管,病人面色青紫,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病人很快发生窒息,失去知觉,呼吸和心跳停止。

(3)特殊表现:当发生梗阻时,病人常常不由自主地表现为手呈“V”字状紧贴于颈前喉部,表情痛苦。

3.呼吸道梗阻急救方法

(1)呼吸道不完全梗阻急救法

①如果病人呼吸尚好,救助者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尽量鼓励病人咳嗽,将异物自行排出。

②要守护在病人身边,注意观察病情。

③儿童气道梗阻急救用背部叩击法。

④如果梗阻持续存在,要快速送往医院。

(2)呼吸道完全梗阻急救法

通过询问“你被噎住了?能说话吗?”来了解病人能否咳嗽和说话,如果不能,则为呼吸道完全梗阻,应立即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

4.呼吸道异物堵塞的预防

避免吞咽过量或体积过大的食物,进食时避免大笑,避免体内酒精浓度过高,应将果冻、豆类、糖果、药丸、药片放在安全地方,避免婴儿、儿童误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