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窑洞的特点。
2.让幼儿热爱自己的家乡。
●活动准备:
窑洞的图片、文字介绍资料(课件)。
●活动建议:
1.谈话引入。
我们美丽的家乡现在有漂亮的楼房,还有一种建筑,小朋友知道是什么吗?2.介绍窑洞,课件出示画面。
窑洞式民居是一种很古老的居住场所,即在黄土断崖地区挖掘横向洞穴作为居室。它有施工简便、造价低廉、冬暖夏凉、储粮不腐的优点,它比较坚固、耐用。民间流传着:“有百年不漏的窑洞,没有百年不漏的房厦。”
窑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阳,背靠山,面朝开阔地带,有树木遮挡,十分适宜居住。一院窑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一进三开,从外面看4孔要各开门户,走到里面可以发现它们有隧道式小门互通,顶部呈半圆形,这样窑洞就会空间增大。窑壁一般用石灰涂抹,显得白白的,干爽亮堂。窑洞内一侧有锅和灶台,在炕的一头连着灶台,由于灶火的烟道通过炕底,冬天炕上很暖和。窑洞的窗户比较讲究,窗户分天窗、斜窗、炕窗、门窗四大部分,窗格疏朗,阳光可以自由地透进来。
3.窑洞的修建。
(1)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窑洞是怎样挖出来的。
(2)教师小结。
首先是挖地基。窑洞的方位确定之后,就开始挖地基,地基的大致形状挖成之后,就要把表面修理平整,当地人叫“刮涯面子”。
其次是打窑洞。地基挖成,涯面子刮好后,就开始打窑。打窑就是把窑洞的形状挖出,把土运走。接着就是镞窑,或叫“剔窑”“铣窑”。从窑顶开始剔出拱形,把窑帮刮光,刮平整,这样打窑就算完成了。等窑洞晾干之后,接着用黄土和铡碎的麦草和泥,用来泥窑。泥窑的泥用干土和,泥成的平面光滑平顺,湿土和的泥性粘不好用。泥窑至少泥两层,粗泥一层,细泥一层,也有泥三层的。日后住久了。窑壁熏黑,可以再泥。
第三步是扎山墙、安门窗。窑泥完之后,再用土坠子扎山墙、安门窗,一般是门上高处安高窗,和门并列安底窗,一门二窗。门内靠窗盘炕,门外靠墙立烟囱,炕靠窗是为了出烟快,对身体好。
经过这几步的挖掘修整,窑洞基本挖成。4.联系实际谈感想。
(1)小朋友住过窑洞吗?是什么感觉?让幼儿自由交谈。
(2)小朋友喜欢窑洞吗?为什么?
●活动延伸:
在美术活动中,请小朋友把自己见过的窑洞画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