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千万不要明明心里赞许宝宝,嘴上却“批评”宝宝,这么大的宝宝还不知道什么是骄傲、自满,父母的鼓励是宝宝前进的动力。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好”,爸爸妈妈在心里肯定是认为自己的孩子好,而且是越看越好,可说出来的时候却全然是别人家的孩子好,这或许是中国人传统的“谦虚”心理在作怪吧。
“看你们家的孩子多好,到点就睡,不用大人哄,我们这个睡觉难着呢!”
“看你们孩子吃饭多省心,我们这个,给他变着花样做饭吃一口就跑了!”
“佳佳真爱学习!这么大就会数数了,我们家的才不呢,怎么教都不听!”
……
等到孩子上了学,某次考试得了高分,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回来兴高采烈地和妈妈讲。妈妈明明心里非常高兴,嘴上却说:“怎么还差一点满分啊?你如果再仔细一点就满分了!”孩子往往大失所望、满心气恼。
妈妈们常常喜欢在朋友面前否定自己的孩子,或者不想让孩子太“骄傲”,殊不知这会极大地打击孩子。如果孩子从小听到的就是妈妈的抱怨,对自己的“贬低”,他就会在心里形成一个暗示:“我很差”“我不行”“我做不到那么好”等等,这可不是妈妈们的初衷吧?
换位思考一下:
如果您费尽心机做了一桌子饭菜,爱人却无动于衷,或者尽挑毛病,这个菜咸了、那个汤淡了;
如果您熬夜写了一份自认为很精彩的报告,第二天交给领导,满以为能得到肯定和表扬,领导却皱眉、摇头;
这时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是不是觉得很扫兴?或者认为,原来我的手艺这么差,原来我写的东西不是那么好……即使您的爱人心里是高兴的,即使领导心里是赞许的,但他们的态度能让您高兴吗?
但是起码,对爱人,您可以诉说自己的委屈和不满,即使不想说,也可以自我调节,可是宝宝会吗?其实您的心里是赞许的,因为当着别人的面夸赞宝宝不好意思,因为“谦虚”而说出相反的话来,可是,宝宝会揣摩大人的心思吗?他会诉说自己的委屈吗?所以,爱孩子的妈妈,不要吝啬您的赞扬!不娇惯、不溺爱孩子,并不等于连赞许也一并去掉了。
※贴心提醒※ 大人最常见而且不自觉的错误就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