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静脉曲张,是指盆腔内长期淤血、血管壁弹性消失、血流不畅、静脉怒张弯曲的一种病变。此病好发于产妇和体质较差的妇女。
造成盆腔淤血的原因很多,最主要是由于妊娠期子宫胀大,压迫盆腔血管,血液回流受阻,引起淤血;或产后将养失宜,盆腔血管复旧不良;产后久蹲、久站、久坐、长期便秘等,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盆腔淤血,可引起下腹疼痛、恶露多、白带增多,并出现尿频、尿急等现象。
防治方法如下。
(1)产后要注意卧床休息,随时变换体位,避免长时间的下蹲、站立、坐的姿势。
(2)保持排便通畅,若有便秘发生,应早、晚服蜂蜜1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3)经医院确诊为盆腔淤血后,可按摩下腹部,用手掌在下腹部做正反方向圆形按摩,并同时在尾骶部进行上下来回按摩,1日2次,每次10~15遍。
(4)用活血化瘀、芳香理气药热熨,可选川芎、乳香、广香、小茴香、路路通、红花等各15克,炒热盛布袋中,熨下腹部、腰脊和尾骶周围。
(5)缩肛运动:将肛门向上收缩,如大便完了时收缩肛门一样,每天做5~6次,每次收缩10~20次。
(6)平卧床上,两足踏床,紧靠臀部,两手臂平放在身体的两侧,然后腰部用力,将臀部抬高、放下,每天做2次,每次20遍左右,以后可逐渐增加。
(7)手扶桌边或床边,两足并拢做下蹲、起立,每天2次,每次做5~10遍。
(8)如果症状较严重者,除做以上锻炼外,还可采用膝胸卧位,即胸部紧贴床,臀部抬高,大腿必须与小腿成直角,每天2次,每次15分钟左右,这种位置可使症状很快缓解。
(9)卧床休息时,最好采取侧卧位。
(10)在可能的情况下,卧床可采取头低足高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