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后就要会通过感官接受来自外界的刺激,因此,感觉能力的发育最早。如通过听觉听声音,通过视觉视光亮,通过嗅觉闻气味,通过味觉尝奶味,通过皮肤感受冷暖、疼痛等。这些都是各种感觉现象。感觉是新生儿的最初心理活动,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开发智力首先要重视的是感知功能的发育。
(1)听觉:新生儿出生后对突然的响声有反应,会受惊,停止手脚乱动。2周后出现明显听觉。如果用持续、温和的声音在离宝宝耳朵10~15厘米处进行刺激,宝宝会转动眼球甚至转过头来。当然,宝宝最喜欢听的还是妈妈的声音,听到母亲的声音能停止哭声,安静下来,这大概是因为在子宫里听惯了妈妈的语音。
(2)视觉:新生儿出生时,视物模糊,但有光感反应,照以强光可引起瞬目,但眼的运动尚不协调,可有一时性斜视及眼球震颤,生后3~4周即消失。由于眼肌控制能力差,虽然睁开眼,但视线不会停留在任何物体上。经过光和物体的刺激感受后,视觉开始集中注视眼前的物体。满月时,目光能注视近距离缓慢移动的物体。新生儿喜欢注视色彩鲜艳的物体,对红色和蓝色有不同的反应,喜欢注视轮廓线多和曲线物体的图像。
(3)味觉:新生儿的味觉很敏感,他能感受到什么是甜、酸和咸,并能做出不同的反应。喜欢甜味,尝后出现吸吮动作,不喜欢苦、酸、咸味,尝后会出现闭眼、皱眉、苦脸而转头避开。
(4)嗅觉:新生儿嗅觉发育较早,能区别不同的气味,他能通过嗅觉寻找母亲的乳头。喜欢妈妈身上的那种奶味。他喜欢闻果香味,不愿闻臭气。另外妈妈也能通过气味确定自己的宝宝,这样,新生儿喜欢妈妈的奶香味,于是嗅觉就成了母婴之间相互了解的一种方式。
(5)触觉:新生儿从生命一开始就已有触觉。习惯于被包裹在子宫内的新生儿,生出后自然喜欢紧贴着身体的温暖环境。当抱起新生儿时,他喜欢紧贴着你的身体,依偎着你。当宝宝哭时,父母抱起他,并且轻轻拍拍他,宝宝就不哭了。他喜欢妈妈怀里的那种温暖的接触,喜欢大人轻柔地抚摸他的身体,这种接触,使他感到安全。新生儿对不同的温度、湿度、物体的质地和疼痛都有触觉感受能力。就是说,新生儿有冷热和疼痛的感觉。嘴唇和手是新生儿触觉最灵敏的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