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宝宝出生半个月后,大人发现其头总是偏向一侧,是个“歪脖子”,于是父母很发愁。其实有的婴儿歪脖子是可以预防的,即便出现了歪脖子,也是可以治疗的。
先天性的斜颈(歪脖子)主要分三种。第一种叫肌性斜颈,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变硬(纤维化)和痉挛性收缩而使原来的功能丧失,使头向该侧偏斜,是临床常见的类型;第二种是骨性斜颈,是由于颈椎骨骺畸形所致,如颈椎发育不全、椎体融合等;第三种是代偿性斜颈,是在斜视、听力下降等基础上发生的。
一般常见的主要是肌性斜颈,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失去弹性,不能维持正常姿势。引起先天性斜颈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
(1)胎位不正或子宫壁受到不正常压力,使胎儿头颈部姿势异常,阻碍了一侧胸锁乳突肌的血液供应,使肌肉缺血、萎缩、营养不良。
(2)难产:分娩时胎儿胸锁乳突肌受产道或产钳挤压或牵引受伤出血。如能及时处理难产,就可防止斜颈。
(3)遗传因素:约有17%的患儿有家族遗传史。
小儿斜颈一般在出生后2~3周就会被发现。头向患侧倾斜,下颏转向对侧,或发现胸锁乳头肌上有成人拇指大的疙瘩,坚硬如骨,硬结逐渐增大,出现斜颈。
婴幼儿的斜颈是可以治疗的,但治疗要早。在1周岁内主要是靠家长推拿,进行手法矫治。让孩子平躺,头转向健侧,使鼻与身体的正中线一致,一人按住双肩,另一人抱住孩子的头向健侧转动。每天10次左右,每次转20下,动作要充分(但要考虑孩子的承受力)。然后用手按摩胸锁乳突肌。按摩后进行热敷,或用绷带将头及健侧肩关节作“八”字形固定。只要坚持不懈,多能矫正过来。如果矫正无效,可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方法是切断胸锁乳突肌,畸形就可以矫正。手术比较简单,效果令人满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