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拉肚子绝非“空穴来风”,尤其是病理性腹泻,一定有其原因。
首先是病毒,包括柯萨基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轮状病毒等,大约70%的腹泻患儿由此引起,统称为病毒性腹泻。其中轮状病毒肠炎在秋冬季节最为多见,俗称秋季腹泻。症结在于病毒抑制了胃肠液中酶的活性,酶不能分解淀粉里的糖,糖在肠道里形成高浓度的糜汁,产生渗透压,吸引肠壁外面的水分进入肠道内,粪便因此变稀。此种腹泻的特征是粪便性状与消化不良差不多,因为食物没有被充分分解就排出来了。
其次是细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痢疾杆菌等为其代表,常引起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等。细菌通过不洁的水源与食物入侵宝宝肠道后,分泌毒素侵害肠黏膜,导致肠黏膜分泌大量液体,形成泔水般或稀米汤般的粪便。若为痢疾杆菌引起,则肠道黏膜发炎,甚至溃疡形成,渗出血水与脓水,患儿排出典型的脓血便,医学谓之细菌性痢疾。
再次是真菌,又称霉菌,往往是滥用抗菌药,削弱了有益菌的作用,霉菌乘机而入,并引起腹泻。患儿粪便像水一样稀,水中可见豆腐渣样,并散发出发酵的霉味或酸味。
寄生虫也不甘寂寞,如梨形鞭毛虫(又称贾第虫)、圆孢子虫、阿米巴隐孢子等,主要通过饮水等途径潜入婴幼儿体内(包括冲调配方奶用水等)引起腹泻,需要特殊药物治疗,所幸的是发病率很低。
滥用抗生素,特别是滥用广谱抗生素,致使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群破坏,致病菌(如荚膜梭菌、葡萄球菌)等乘机兴风作浪,也可引起腹泻。医学上有个特殊术语“二重感染”,就是指这种腹泻而言的。
以上5种腹泻都是由致病微生物所引起,医学归类为感染性腹泻。以下几种则与致病微生物无关,属于非感染性腹泻,症状与危害都比感染性腹泻要小。
(1)消化不良。主要见于新生儿、婴儿等,如喂食的奶粉过浓、奶粉不适合、奶粉中加糖、奶液过凉,或过早添加米糊等淀粉类食物,超过了宝宝的消化能力而致腹泻。粪便特征:蛋白质消化不良的粪便呈灰白色,散发出臭鸡蛋味。脂肪消化不良的粪便多泡沫,看上去有些油,化验含有脂肪球。糖类消化不良的粪便含有泡沫,带有酸味或腐烂味,有时混有未消化的颗粒物及黏液。
(2)食物过敏。每100名婴儿中有2~7个吃了奶粉后会出现腹泻,多见于2—3个月的婴儿,有遗传性过敏体质的小宝宝更容易发生。特点是腹泻发生在食用牛奶或奶粉后,且顽固难治,病程可超过2周,粪便可混有黏液和血丝,伴随有皮肤湿疹、荨麻疹、气喘等过敏症状。换用奶粉后腹泻即可获得改善。
(3)乳糖不耐受。母乳或牛奶里都有乳糖,如果宝宝体内缺乏乳糖酶,乳糖不能被消化,就会发生腹泻,多见于1岁内的婴儿。粪便常为稀黄色或青绿色,蛋花汤样或稀糊状,夹有奶块,多有泡沫,有酸臭味。每天腹泻数次到十几次不等,粪便细菌培养及常规检查均无异常。用助消化药、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无效。
(4)其他原因。宝宝腹部受凉、接种疫苗、精神紧张等也可导致腹泻。一些宝宝睡觉时踢被子,或者白天玩闹时腹部露在外面,使腹部受凉,肠管平滑肌受刺激,收缩加强,肠道蠕动也随之加快,将尚未完全消化和吸收的肠内容物排出体外,粪便常呈稀状,次数也增多。少数宝宝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轮状病毒疫苗后可出现轻度腹泻,常为一过性。精神紧张时脑内神经递质紊乱,导致消化道中5-羟色胺受体兴奋,造成肠道功能紊乱而致腹泻。不过,这类腹泻病情较轻,持续时间短暂,消除病因后一两天就会好转,不足为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