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幽默的谈吐从哪里来

幽默的谈吐从哪里来

时间:2023-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不否认有些人确有天生的幽默感,但在那些幽默十足的人中却有绝大部分是通过刻苦的训练才取得今天的上佳表现的。孙绍振在《幽默谈吐五十法》一书中曾提出幽默构成的规律:“理儿不歪,笑话不来。”可以算作幽默的一个公认的基本要诀。无数事实证明,能造成幽默的那些话语无不是打破了常理、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它体现了幽默语言与现实生活的强烈反差,使人忍俊不禁,笑口常开。

我们都很敬佩那些谈吐幽默、出口成章的人,他们在生活的舞台上总是挥洒自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我们呢,往往被人遗忘,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默默无闻。

于是就有人认为幽默感是天生的,自己不具备这方面的天赋,笨嘴拙舌,不会说出令人捧腹的幽默语言,只有当听众的份。

真是这样吗?不是的!我们不否认有些人确有天生的幽默感,但在那些幽默十足的人中却有绝大部分是通过刻苦的训练才取得今天的上佳表现的。

常在各种晚会上亮相的笑星们,又有几个是完全靠天赋成功的。在他们成功的背后,哪一个都是付出了艰辛的汗水的。这就提示我们,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练习,我们也会具有较强的幽默感,那些幽默的话语也会从我们的嘴巴里自然地流淌出来。

最具权威性的工具书《辞海》是这样定义幽默的:“美学名词。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方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通情理之处。”

孙绍振在《幽默谈吐五十法》一书中曾提出幽默构成的规律:“理儿不歪,笑话不来。”可以算作幽默的一个公认的基本要诀。无数事实证明,能造成幽默的那些话语无不是打破了常理、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它体现了幽默语言与现实生活的强烈反差,使人忍俊不禁,笑口常开。

一个人文化素质的高低、道德品质的高下、心态的乐观与否,都在幽默感的形成中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因此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使自己的人格高大起来,就显得特别重要。

在此基础上,再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思维,使自己具备反应敏捷、善于联想、勇于打破常规的错位式思维,那么生活中的万事万物在我们眼里就将不再是原来的模样,幽默的谈吐就孕育在其中了。

语言的表达是十分丰富的,在特定情景下,一定的语言只表达一定的意思,但是幽默感很强的人往往会根据对方所讲的人名、地名和事情生发开去,故意进行曲解,加以巧妙的解释,造成引人发笑的效果。

有意曲解,就是故意对对方的话作歪曲、荒诞的解释,以造成不合情理、出人意料的效果,令人忍俊不禁,不由得笑出声来。

本来应该正面说的话却故意反过来说,本来应该反面说的话却故意采用正说的方式,声东击西,转弯抹角,使对方的期待在一方面落空,却出人意料地在另一方面得到落实,幽默效果就会自然产生。

在幽默的时候,你还应该全面地考虑,力争做到胸有成竹,不说则已,一说惊人。你要想一想,你要说的话是不是能逗人,能不能让人听了之后就大笑起来;还要想一想你的听众愿不愿意听这样的幽默,能不能听懂你的幽默,能不能领会你幽默中的深义;还有,你的幽默是不是高品位的,是不是展现了你的个人魅力,等等。所有这些,都应在你的心里想一遍,当然不是长时间地盘算,只是要你做到心中有数,使你的幽默能够语出惊人,收到更佳的效果。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肆意地嘲笑别人都是最危险的幽默方式。用嘲笑别人换来的笑声是轻薄的、肤浅的、易让人反感的,我们要坚决避免。可能有时我们是无意的,但只要犯下了这样的过错,就往往是难以饶恕的,比如嘲笑对方的身体缺陷,嘲笑对方的相貌、人种、出生地、语言习惯、宗教信仰、政治信念等,所造成的恶果都是十分严重的。

由于幽默使用不当而激化了双方的矛盾的事例是很多的,因此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坚决不说那些不合时宜的幽默,以免聪明反被聪明误,给自己的人际交往埋下隐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