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病毒性发热之川崎病

病毒性发热之川崎病

时间:2023-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受害者为8个月至4岁的宝宝,春季发病较其他季节为多。疹子持续10天左右消退。主要危险在于引起冠状动脉或心脏损害,这也是导致个别患儿死亡的原因,病死率为0.5%~2%。如发病后9天内能及时使用阿司匹林,孩子很快会退热,约1周痊愈,而且患上冠状动脉扩张的概率不到5%。②配合使用丙种球蛋白也可预防冠状动脉病变,但有些患儿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心搏加速、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发热、出红疹等。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20世纪60年代一位名叫川崎的日本医生首先报道的一种疾病,并以其名字命名为川崎病。主要受害者为8个月至4岁的宝宝,春季发病较其他季节为多。

(1)致病凶犯:尚不太清楚,推测可能是对某种病毒的反应。

(2)主要症状

①宝宝突发高热,体温为38~39℃,可持续5天。但精神较好,食欲也只是略微下降。

②发热2天左右,全身体表冒出疹子,分布于躯干、会阴部及手掌及脚底。常为多形性红色斑疹,亦可呈荨麻疹样皮疹,瘙痒,但无水疱或结痂;出现于手掌及脚底的则为红斑。疹子持续10天左右消退。

③嘴唇发红发干且有裂纹,口中黏膜发红,舌头上生出红色的小疙瘩。

④手脚掌红肿,油光晶亮,少数整个膝部与手脚发红,一两周后体温下降,脚尖开始脱皮。

⑤两眼充血、发红,没有眼屎。

⑥脖颈部可摸到多个肿大的淋巴结。

⑦多发性动脉炎,关节肿痛,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病程短则2周,长者可达3个月。

(3)最大危害:此病预后良好,绝大多数经治疗可获痊愈。主要危险在于引起冠状动脉或心脏损害,这也是导致个别患儿死亡的原因,病死率为0.5%~2%。

(4)处理要点: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主要采用综合措施,如使用阿司匹林、γ-球蛋白、激素等药物。

①抗凝血、抗炎。如发病后9天内能及时使用阿司匹林,孩子很快会退热,约1周痊愈,而且患上冠状动脉扩张的概率不到5%。如果治疗太迟,冠状动脉扩张的概率为25%。

②配合使用丙种球蛋白也可预防冠状动脉病变,但有些患儿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心搏加速、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发热、出红疹等。为了安全,必须在医生的监护下使用。

(5)预防策略

①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具体方法见“32.宝宝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之道”)。

②孩子出汗后要及时擦干,并换内衣。

③不要偏食。

④避免穿得过多。

⑤多到室外活动。

⑥避免因贪看电视或玩游戏而熬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