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温≤38.5℃
①第1步:营造清凉、透气的房间,必要时用风扇通风,但不能太冷,以宝宝感觉舒适为度。
②第2步:换穿轻薄、透气的衣裤;睡觉盖上薄软的毯子或被单就可以了。
③第3步:补水。督促宝宝多喝凉爽的白开水或饮料,也可饮用营养鸡汤、骨头汤、水果汁等。
④第4步:海绵擦身浴,每次10~15分钟。将宝宝放入盛有温水的浴盆里,用海绵吸水擦拭手臂、大腿和身体。
⑤第5步:盒装酒精棉球(药店有售)擦拭宝宝的颈侧、腋窝及腹股沟处。
⑥第6步:额头退热贴。
⑦第7步:针灸或推拿。
⑧第8步:中药(如柴胡注射液)滴鼻。
(2)体温38.5~39℃:在采用前述降温方法基础上,增添以下措施。
①第1步:温水浴。
②第2步:冰敷或用冰枕。用冰袋放在额头、两侧颈部,也可放在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部位,自制冰袋可把碎冰块装入塑料袋,可加上适量冷水,压出空气,把袋口扎好。或者让宝宝睡冰枕,都有助于宝宝的局部散热退热。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冻伤宝宝的皮肤。
③第3步:中药灌肠。
④第4步:酌用退热药,如百服宁、泰诺林、布洛芬等。用口服液、咀嚼片等剂型,服用一类退热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热超过2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服用泰诺林和百服宁,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拒绝口服药物,退热栓就是最好的选择。
(3)体温39~40℃
①第1步:泡温水澡(水温为36~37℃)与温水擦浴是最合适的降温方法。泡浴时让宝宝身体全部(头部除外)浸泡在略低于体温2℃的水里,同时用温湿毛巾(37℃)在四肢和前胸后背上下均匀地搓揉,使皮肤表面的血管扩张以促进热的散发。四肢及背部各擦浴3~5分钟,擦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些。每次泡澡10~15分钟,4~6小时1次。
②第2步:酒精擦浴。用纱布蘸取30%~50%温水酒精(75%的酒精加一半温水),反复擦洗腋窝、腹股沟区、肘窝、颈胸、后背及手心等血管丰富的区域,达到蒸发降温的目的。擦浴时要避开幼儿心前区,观察面色变化,30分钟测体温一次,以防着凉和降温过度。有出血倾向的患儿,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禁用擦浴;降温要适度,一般体温降至38℃左右即可,并要注意密切观察病情,以防降温过快过低引起虚脱,降温时要注意多饮水。
③第3步:枕冰袋。头枕冰袋可降低颅脑温度,有减少代谢及耗氧、保护大脑的作用,但新生儿禁用。
④第4步:冷盐水灌肠。
⑤第5步:酌用退热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