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到那些手拿小勺、满嘴满脸都是饭粒的孩子时,是否会感到欣慰?看着他们津津有味地自己吃饭,也许满身满地都是饭菜,也可能吃得很慢,但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可贵的,因为他们正学习为自己服务。相信看到这样的情景,有教育眼光的家长们会感到一种欣慰与满足。
蒙台梭利曾说:“如果老师能够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有信心;如果老师能够把他的所学暂时放一边;如果老师能谦虚地不把他的指导当成是必要的;如果老师懂得耐心等待,他一定会看见孩子的全新转变。”
我们常常看到的事实是:许多家长为了节省时间,出门在外时总是抱着孩子,哪怕自己累得气喘吁吁,只是因为孩子走得太慢;有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弄脏衣服,硬是夺走孩子手中的碗和勺,亲自给宝宝喂饭。这些家长的错误显而易见,却常常被忽略,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动手锻炼的机会,也毁掉了孩子可能由此培养起来的能力。
生活中出现这些错误是容易纠正的,可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这些错误却不容易被发现。有时候,可能出于一片好心,得到的却是不好的结果。比如,当一位老师给孩子们许多玩具,让孩子们玩的时候,刚开始,孩子们可能兴趣很高,但是没过多久,有的孩子不想玩了,可又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他们会烦躁地走到老师身边。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一位缺乏教学经验的老师也许会这么想:孩子们已经做了一阵子日常生活练习,又花了很多时间在教具练习上,所以他们一定是累了。因此,这个老师会打断孩子的活动。为了让孩子透透气,老师一般会带孩子到操场上玩。等孩子们在操场上没命似的冲来跑去一阵子后,老师才把孩子再带回教室,此时孩子会比之前更好动,更没有办法专心。孩子会继续从一项活动转换到另一项活动,这种“假累”现象会一直持续下去。
针对上述情形,很多老师经常作出错误的结论,认为孩子会对自己选择的工作感到满意,这是不对的。因为孩子的选择很明显是随兴所至,玩了一会儿之后,孩子就会烦躁起来。老师对此往往无可奈何,他们实在用尽了办法——让孩子休息、换一个地方玩——可是没有一项管用,孩子不但无法继续做原来的事,也很难平静下来。虽然这些老师在非常用功地钻研教学方法,但是他们缺乏对孩子应有的信心,因此这些老师没有办法尊重孩子的自主权。
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错误。我们会看到,老师或者家长们当然尽了全力,他们对每一项教学建议和教学计划都非常留意。但是他们最大的错误在于总是习惯于干预和指导,结果反而干扰了孩子的自然发展,妨碍了孩子原本能从中得到的启迪。
当今社会,人人都在提倡素质教育,而且人人都赞成素质教育。但是对幼儿来说,素质教育不仅仅在课堂上,更是贯穿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简单来说,单从孩子的动手方面,我们就能看出孩子素质的高低。也许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学学乐器、练几样特长就够了,这就是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也许对有的家长来说,这个道理浅而易懂,但在生活中,他们却又容易忽略。高分低能就是不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培养的后果,糟糕的是,大人们都不知道,这种低能是由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
那么,如何让孩子为自己服务?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是一条重要的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最简单的是通过游戏来获得!要时刻记住,游戏是孩子最感兴趣、最喜爱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是孩子们重要的学习机会。因此,蒙台梭利告诉我们,在带领孩子玩游戏时,一定要重视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玩泥巴、玩沙,父母和老师不妨抽出半天时间,陪孩子去田边泥地、江边沙滩,让他们尽情地玩耍。我们可以观察到,当孩子们用双手和泥沙打交道的时候,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作品可能粗糙无比,但要记住,应该为孩子亲手创造出来的、哪怕只是一件不成熟的杰作而真心欢呼。这样,才能给予孩子充分的信心,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创造更感兴趣,说不定未来的雕塑家、建筑师会由此产生!
如果是大一些的幼儿,我们也可以和他们一起做些自然科学小实验:例如,用小镜子观察光的反射,相信当孩子们看到墙上的亮片时,会兴奋无比;或者用铁片和纸片在水中比较沉浮,孩子们一定会觉得非常奇妙;还可以用塑料袋做“捞空气”的实验,这对于孩子们来讲,一个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东西,却能够被装到塑料袋里,多么有趣啊!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注重启发孩子动脑动手,促进孩子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
蒙台梭利强调的是孩子们要有一个适当而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样,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也非常重要。在许多装修豪华的房子里,却很难发现属于孩子自己的小天地,有的父母虽然专门为孩子准备了儿童房,但对孩子而言,这华丽的房间只不过是他睡觉的地方,根本谈不上是属于他自己的空间。如果想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就应该给予孩子一个属于他的真正的小天地——我们可以为孩子做个玩具柜,由孩子自己摆设小玩具;甚至可以鼓励孩子,让他自己发明一些有趣的小玩具;根据孩子的兴趣订些儿童书报,让孩子随时翻阅,这些东西必须是他们非常心爱的,这样可以促使他们爱护并且自己收好;在孩子高兴时让他们自己通过音乐娱乐;还可以在阳台上设置一个自然角,养一些孩子喜欢的花鸟,让他们主动承担浇水、喂食的任务。总之,如果大人想让自己的孩子真正变得聪明能干,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就放心地让他们自己动手吧!
如果成人能够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有信心;如果老师能够把自己所学暂时放置一边;如果家长能谦虚一些,不把自己的指导当成是必要的;如果大人们懂得耐心等待,他们一定会看到孩子全新的改变。要记住,只有等到孩子找到自己心智深处尚未被发现的潜能时,孩子焦躁不安的心情才得以平复,孩子们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和才智为自己服务,当我们放下心中的成见时,我们会发现,原来孩子们比我们想象的有能力得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