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也需要自我定位与认同感,虽然他们的自我意识可能还不够完美。我们并不提倡过度规划孩子的未来,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可以通过对孩子的言行的影响,帮助孩子自我定位,让他们认识到自己。
1.经常对孩子说“你很聪明!”
研究儿童社会化的学者,强调幼年时期婴儿与抚养人之间建立一种强而安全的联系关系的重要性。这样一种萌芽的信任感——或者(较不愉快的)不信任感——影响个人对权威反应的方式。某一杂志曾经连载过各界名流幼年时期的回忆,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他们小的时候,经常被大人称赞说:“你很聪明!”“你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譬如,旅日围棋名手林海峰,幼年时期,他的母亲相信看相人的话,所以经常对他说:“你将来一定是一个大人物。”因此,他在不知不觉中便以“大人物”为他的目标,从而取得了今天的成就。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暗示的效果”。这种暗示对幼儿尤其能发挥奇效,这种暗示可以帮助幼儿在很早的时候就能自我定位,让他们以较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从而受到积极的影响。反之,如果大人在平日的生活中,“你怎么那么笨!”总是脱口而出,那孩子接受了这种暗示,就真的以为自己很笨,智能发展也会受到阻碍,真的变成笨孩子。
2.让孩子经常说“我自己来!”
人都有一种“以自己说出的话来要求自己”的心理倾向,这句话其实是进一步帮助孩子主动地给自己定位,认为自己能够做好。成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说“我必须这么做”“我必须那么做”。例如,一个运动员,如果在开赛前对自己说“我必须获胜”,他往往会取得成功。这种对自我的定位方式也能应用在孩子们的思考方法上,如果孩子自动开口说“我要自己做”,那么这种无意识中的力量会促使他们主动去思考,不依赖任何人,而成为一个能独立思考、个性坚强的人。
3.在孩子面前少用谦词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当大人听到别人称赞自己的孩子时,你该怎么回答?“哪里,我那孩子不行!”“这孩子哪里漂亮,像个丑小鸭!”这些话可能并不是父母心中所想,只不过是谦词而已。但是,这样说的后果却是,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他们会经常将一些大人无意中说出的话挂在嘴边。因此,无论是当着外人的面,还是在家人面前,都不要过分谦虚,大人可以这样中肯地回答:“是的,托你的福……”“噢!你太夸奖啦!不过我那孩子的确蛮乖的……”不要认为这是自夸,要知道父母的每一句话,都会被孩子当作真正的评价。这种正面的评价对孩子的自我定位是非常有好处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