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儿上小学一年级的暑假,上海的一家亲戚来青岛避暑。这可乐坏了女儿,她没日没夜地疯玩,平时不让吃的都让她吃了,平时要遵守的规则都被打破了。
原本生活在简单父母关系中的女儿,突然换到了大家庭关系中,大家的教育观念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女儿就在这些不同中处处挑战我的底线。原本的乖乖女变得不听话,对我爱搭不理,甚至拒绝和我同睡。当着亲戚的面,我又不好训斥她。起初我完全不能接受,从排斥到观察,再到改变,后来只剩感谢。
我突然觉得临时改变的生活环境像一个放大镜,让我看到在不同关系中表现不同的女儿,让我反思自己的错误,让我看清以前错误地把控制当成爱。
我总觉得她吃什么由我安排,她几点起床由我安排,她几点看电视由我安排,她学什么由我安排……理所当然什么都得听我的。可一旦孩子处在大家庭关系之中,孩子原本的天性就释放出来,表面上她变得不听话,而实际上这才是孩子原本的样子。平时我看到的她都处在被压抑的状态,是为了取悦我,是在我的监控下不自由的孩子。
联想到平时带孩子出去玩,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乖,听话!”“别这样,危险!”“别跑快了,小心摔倒!”“别碰它,小心烫着!”我以为这是为了孩子好,其实细细一想,这是我们当家长自以为是的爱,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爱的名义对孩子的“监控”。
孩子整天听妈妈这样絮叨,早就把妈妈的话当成耳边风。况且孩子总要离开母亲单飞,母亲不可能时时刻刻跟孩子在一起。当孩子不小心被烫了一下,下一次他就知道怎样不被烫;当孩子的小脑袋被桌角磕了一个小包,下一次走到桌角,他会小心翼翼地绕开。相信人是所有物种中最聪明的,而这种自发的生存能力远超妈妈的想象。
我的一个朋友是出了名的“好妈妈”,整天一刻不停歇地围着孩子转,她几乎包办了孩子的一切事情。孩子真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她有很多苛刻的家规,她的家像部队的营房,一尘不染,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跟她相比我自惭形秽。
有一年的夏天,我们几个妈妈一起带孩子去洗海澡,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在海滩上玩水挖沙。而她不让她的孩子参加,理由是玩沙子太脏。确实,别的孩子身上、脸上抹得像个大花猫,但快乐开心的样子把家长们都感染了。这个孩子则干干净净地依偎在妈妈身边,眼中流露出羡慕的眼神。这个孩子小时候不敢自己吃冰激凌,尽管他很爱吃,想吃时必须征得妈妈同意,由妈妈喂。因为他第一次自己吃时,冰激凌化了,弄得衣服、手上都是奶油,被妈妈打了一顿,从此,孩子见了冰激凌就害怕。跟妈妈在一起时,这个孩子在大多数时候是沉默的,一幅少年老成的样子,只有他妈妈不在时,他才会显示出孩子该有的活泼。
我和我的朋友都患有“以爱的名义监控孩子”症候群,只不过我的程度稍微轻一些,幸运的是我通过学习及时发现了自己的病症,并且积极治疗。我的这位朋友的孩子在母亲的全方位监控下长大,浸润于母亲的养育理念中,久而久之也习惯了妈妈包办一切。后来他上了本地一所三本大学,毕业后他妈妈为他买了房子,张罗他的婚事。现在他当了爸爸,孩子已经四岁了,他又开始用他母亲当年的育儿观念养育他的儿子。
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母亲,表面看起来,她们比其他母亲更爱孩子,心甘情愿地给孩子当“仆人”,殚精竭虑地为孩子谋划,省吃俭用地供孩子消费。但是实际上,她剥夺了孩子探索世界的机会。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的本能之一是趋利避害,既然一切都由妈妈包办了,孩子自然不需要操心。妈妈的这般辛苦,也是要回报的,那就是我对你这样“好”,你得事事听我的,凡事不能越过我划定的框框。孩子就像是养在金丝笼里的金丝雀,虽衣食无忧,但没有自由,一旦哪天笼子没了,他怎能和那些从小就在风雨中觅食的鸟儿争食?
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放任不管孩子的家长并不多,大多数家长都很关注孩子,但过度关注就变成了“监控”,这样会压抑孩子的天性,不利于孩子快乐地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