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傍晚,正在二中读书的女儿打来电话,兴奋地大声说:“妈妈,我太高兴了,我终于竞选上联合国模联大会代表了,明年我要去纽约联合国总部了!”我连忙说:“祝贺!祝贺!真不容易呀!”
小小年纪的她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信
女儿从小就有联合国情结,上小学一年级时曾给联合国秘书长写过信。事情是这样的,一天我在家看书,女儿凑上来瞟了一眼,恰巧看到的是那张著名的普利策新闻奖获奖照片:埃塞俄比亚大饥荒,照片上是一个濒死的非洲儿童和一只虎视眈眈盯着她的秃鹫。女儿说:“这个小姑娘真可怜,我怎么能帮助到她?”我说:“只有联合国才能帮助他们,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信,把你的想法告诉联合国秘书长。”我当时只是逗她玩,没想到女儿当了真。她用学到的为数不多的汉字加上拼音,给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写了人生的第一封信。信中她建议联合国号召全世界的小朋友每人捐出1元压岁钱(她以为小朋友都有压岁钱),给非洲小朋友买东西吃。信写好后我带着她到邮局,由她亲自寄出,她用自己的压岁钱支付了67元的邮资。我把这件事当成一个有意思的游戏,女儿也是一时兴起,不久便把这事忘了。当然,这封信如我预料的那样石沉大海了。
第二年我到纽约出差,顺便参观了联合国总部,在那里的邮局给女儿寄了一张明信片,这是她人生中收到的第一张明信片。回国后我送她一个印有联合国徽章的马克杯。女儿十分珍惜这两样礼品,杯子用了十几年,至今还是好好的。联合国在她心中是神圣的、令人向往的地方。
第一次报名竞选模联代表落选
十年后,当在二中听说有机会去联合国开会,还能见到联合国秘书长时,她立马报了名。那时她正春风得意,沉浸在接二连三的成功喜悦中,一是作为准高一新生,竞选上学校代表队,暑假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蔚蓝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觉得有了参加国际模联比赛的经验;二是开学后不久的期中考试,成绩名列全级部第二名,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三是竞选学校学生会,如愿进入了喜欢的秘书处。那时的她觉得自己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走起路来都飘飘然。对于竞选“全美模联代表”,她觉得问题不大。
带着这样的心态,她走进了考场,结果一公布,名单里竟没有她。瞬间,她从云端跌到谷底,觉得不公平,认为自己的水平一点也不比那些入选的同学差,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落选。周五回到家,女儿向我哭诉。
女儿所在的青岛二中是全国素质教育的先进典型,学校提倡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激发学生的潜能,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学校并不把升学率当作办学成功的唯一标准。学校有很多社团、很多机会,任何一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公开竞选。有些竞选失利者往往不从自身找失败的原因,而是找各种客观理由。
作为母亲,我看着落选的女儿伤心难过,心中自然不好受,本能的反应是帮助女儿,但冷静下来觉得不妥,如果她连这么点挫折都经不起,将来遇到大的挫折怎么办。
高中阶段是孩子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任何一件事情处理不当都可能对孩子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如果家长给予正向的价值观,孩子将来就会多一点正能量。我对女儿说:“你参加的蔚蓝国际模联竞选和学生会竞选有没有不公平?”女儿说没有。我又说:“你说这次联合国模联竞选不公平有什么证据吗?”女儿说没有,只是同学们一起议论时随便一说。
我说:“当你成功的时候,你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当你失败了,就认为不公平,这样看来,公不公平全凭你的感觉。一个眼睛斜视的人看到的世界永远是不正的。你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公平与否,首先立场就不公平,只有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看问题才是客观公正的。你落选了,我不认为不公平,胜败乃兵家常事,凭什么你总是胜的一方,失败就与你无缘?凡事不要钻牛角尖,跳出问题本身,用同理心去想,就能够想通了。没被选上,还是因为你的能力不够,下次再努力吧,还有机会。”听了我的话,女儿虽然心里不服气,嘴上却无话可说了,心情也就慢慢平复了。
卧薪尝胆,如愿以偿
第二年,学校又开始选拔参加联合国模联的代表队。女儿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不该报名,我问她是否真的想去,她说想去,但怕再选不上丢人。我说:“既然那么想去,不如拼一下,拼不上也就死心了,免得以后想起来后悔。去年不行不代表今年不行,我觉得这一年你进步很大。寒假到卡内基训练营当学长,练习演讲和与人沟通的技巧,在学生会做了那么多工作,暑假到北京新东方学校学英语,各方面都比高一时长进了许多。妈妈觉得你能行。再说了,你不是段奕宏(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袁朗的扮演者)的粉丝吗?据说他考了三次才考上中央戏剧学院。如果你第二次就考上了,比你的偶像还厉害。”这句话把女儿说得笑起来,笑声中她坚定了信心。果然,这次她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模拟联合国大会比赛的入场券。
模拟联合国 (Model United Nations),简称模联(MUN),是对联合国大会和其他多边机构的仿真学术模拟,是为青年人组织的公民教育活动。在活动中,青年学生们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代表,参与讨论国际上的热点问题。
模拟联合国活动源自美国,是一项历史悠久、开展广泛的学生活动,每年参与活动的学生超过400万人。模联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这是一项极富教育意义的活动,它能开阔视野,激发学习潜能,锻炼领袖才能,培养优秀学生。模拟联合国的活动长期受到联合国总部的支持与帮助。女儿将要参加的是全美模拟联合国大会(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NMUN),这是美国本土最为国际化的模拟联合国大会。该大会由全美大学生联合会( NCCA)主办,从1946年发展至今。会议规模达3500人,其中有一半参会人员来自美国以外的地区。大会的地点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这使得代表们能够身临其境,更加真实地感受各国外交官的工作环境。
代表选拔工作尘埃落定后,学校开始组织队员进行赛前训练。按照比赛规定,每个代表队由10名队员组成,他们将被分成5个小组,每组2个人,与其他国家的选手辩论。青岛二中代表中国参赛,他们这次辩论抽到的签是代表格鲁吉亚。格鲁吉亚森林覆盖率很高,如果辩题的内容与森林有关,将很容易出彩,而辩题中恰恰有这样一题,女儿很想选择这一题目。老师分配选题时采用抽签的方式,女儿抽到的题目是“母亲与格鲁吉亚”。她很郁闷,在她看来,因为每个国家都有母亲,这样的题目要出彩是比较难的。
艾森豪威尔打牌故事——不管牌好坏,都要打好自己的牌
周末女儿回到家,晚饭后全家照例喝茶聊天,女儿向我吐槽,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我给她讲了艾森豪威尔打牌的故事。艾森豪威尔是美国第34任总统,年轻时经常和家人一起玩纸牌游戏。有一次,他的运气特别不好,每次抓到的都是很差的牌,他便发起了脾气。一旁的母亲看不下去了,正色道:“既然要打牌,你就必须用手中的牌打下去,不管牌是好是坏。好运气是不可能都让你碰上的!”
艾森豪威尔听不进去,依然愤愤不平。母亲又说:“人生就和打牌一样,不管你手里的牌是好是坏,你都必须拿着,你都必须面对。你能做的就是让浮躁的心情平静下来,然后认真对待,把自己的牌打好,力争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样打牌,这样对待人生才有意义!”
艾森豪威尔此后一直牢记母亲的话,并激励自己积极进取。就这样,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成为中校、盟军统帅,最后登上了美国总统之位。
接受不能改变的现实,改变能够改变的现状
艾森豪威尔的故事似乎打动了女儿,她告诉我:“既然选题已定,成为既定事实,不接受也没办法,不如我认真做好抽到的选题。我现在能够做到的是好好准备,争取在会议上的发言内容充实,有突出表现。”她在自己的写字台前贴上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接受不能改变的现实,改变能够改变的现状。”
尽管辩题不易出彩,但真到了联合国,在女儿和同学的努力下,他们在现场发挥出色,最终获得了最佳代表奖,为中国、为二中赢得了荣誉。回来后,学校召开会议表扬他们,还有当地的媒体专门采访他们,女儿收获了鲜花和荣誉,更收获了难得的经历。两年的模联活动,女儿的视野开阔了,能力提高了,对自己的期许更高了。通过接触优秀的国外学生,她看到了自己与他们的差距。如果说此前她对是否留学还在犹豫,那么从联合国回来后她便决心读常春藤大学,这是她人生的一个重要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