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今天我参观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在这里可以免费参观。当然,如果游客能捐钱就更好了,我便按博物馆给出的建议价捐了款。
在蝴蝶展览馆里,我遇见了一个很有趣的老爷爷讲解员。他主动给我讲解关于蝴蝶的知识,我们就聊起来了,又约在蜘蛛馆见,分别时他说我以后再来的话再相见。我看得出他的话并不是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他说自己20年前一退休就在博物馆当志愿者了,在各个展览厅讲解,积累了很多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蝴蝶展览开了15年,他当了13年的志愿者,临走的时候他跟我说:“I just want my life to be worthwhile.(我只想让我的一生有价值。)”
后来我在发光生物馆还碰到一位老奶奶志愿者,她说话的姿势、仪态非常像我的经济学教授,非常幽默风趣和大方。他们的精神很值得学习。
这是陈彧大一寒假的一篇游记。
女儿大学的第一个寒假没回国,而是在美国游学,尽管我很想念她,但还是忍着思念来支持她。我一直认为,出国留学不仅是为了获得好的教育,求得一张含金量高的文凭,还应该在国外到处走走,到处看看,利用一切机会深入到各个角落,用自己的视角和好奇心去感受国外的风土人情。
游学需要一定的费用支出,我与女儿达成协议,用回国的路费做游资,不足部分自己打工挣。即使这样,这些钱也不是白给的,要用认认真真写的游记来交换。我实行精神鼓励加有限的经济资助的政策,在“制度设计层面”保证游学质量。
我认同俞敏洪的观点:“年轻人要做好两个准备,一是对工作的知识准备;二是奠定自己深厚的基础。一个人底蕴的厚度决定了生命的高度。底蕴的厚度取决于两个方面:读书和游历。只游历不读书会变成社会痞子,只读书不游历会变成书呆子。”
妈妈,我今天下午到Grand Turk(大特克岛)浮潜,这是我第一次浮潜。上了小船后我一直担心、紧张,直到入水,我觉得最困难的事是要学会用嘴呼吸,这靠看书或听别人讲是学不会的,一定要自己试一试。一下水,我紧张得厉害,不断把头伸出水面,每次都觉得快要窒息了一样。后来逐渐适应了,发现海底真美!我突然觉得这是看多少书、见多少人都感受不到的,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
今夜是平安夜,游轮上的圣诞合唱令我感动,专业歌手们唱得很好,但印尼船员、菲律宾船员的合唱更让我感慨。我时常觉得自己在外面吃了不少苦,但比起他们,我的苦算什么呢?他们住得差,背井离乡,整天干活,需要养家糊口,承受生活的重担。也许就像我的好朋友说的那样,学生太幸福了。
这是女儿大二寒假的一篇游记,游历让女儿感悟到书本上感受不到的东西,正如著名学者余秋雨所说:“如果说一个人的文化知识大半来自书房,那么他的文化感悟则大半来自旅途。”
妈妈,昨天晚上在旧金山的航站楼和同学道别,突然觉得很落寞。分离的伤感突然袭来,因为之前都玩得好好的,甚至有时候在一起都会觉得发腻。但是当我们坐在安检口前面的沙发上,谈论着新的一年的规划、希冀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时,突然让我有一种苍老的感觉。未来还有好远,分别已在眼前。
我想我的落寞不是因为同学要离开我了,而是我一下子要和一群熟悉的朋友分开,独自面对一群陌生的人,一些陌生的地方,没有人再在身边关心和照顾我,一下子的惶惶然让我不知所措。是的,我以前一直觉得自己很坚强,可以坚强地独自流浪,但是一想到要去波士顿参加那个为期半天的酒店之行,和陌生的同学参观、讨论,端出那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架子,我就很抵触。
和同学在一起,我不用那么逞能,尽可以展现自己最傻、最直率的那一面,一旦一个人到了外面,社会对我、我对自己的期望就变了,我希望我可以完美无缺,事事身体力行,没有任何闪失。我这才发现自己也希望有人照顾,希望有人可以让我依赖,才发现自己在外面待久了也会厌倦和想家,顿时有种孤单的感觉。
这是女儿在结束加州旅行后写的一篇游记。
孤独,是独行在陌生地方的人最亲密的同伴,是女儿这次旅行最重要的收获。交往和独处原是人在世上生活的两种能力,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在一定意义上,独处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只有能忍受独处时的孤独,才能获得心灵的巨大自由,才能拥有健全的人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女儿向往的生活方式,她这么年轻就去了很多地方。未来的路还很长,要去的地方还很多,她的生命底蕴也将日渐丰厚,精彩纷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