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清晰地记得童年时我的一次心理体验。
那一次我考了全班第三名,但是我开心不起来,因为这不是全班第一名,还有两个同学比我考得好,我一想到这里就高兴不起来。
我的心情很沉重,走在回家的路上,步子也沉重得迈不动,一路上我都在想,回去以后怎么跟父母交代,怎么面对父母期望的眼神,亲戚朋友询问时我该如何回答。短短十分钟的路程我走了好久,只为延迟面对父母的时间。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虽然现在我不记得父母是如何对待我那次那么“差”的学习成绩的,但那次事件的心理路程至今都没有忘记。
我的父母并不是非常严苛的父母,但是他们也和其他的中国父母一样对我的学习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们对于我学习的关注就是认真学习了没有,考试考得怎么样,而我在父母关注点的“引导下”也非常在乎自己的考试成绩,成绩好,则快乐,成绩不好,则不快乐。每当考不好的时候,父母还没批评我,我就开始批评自己了。
我非常在乎父母对我的评价,老师对我的评价,同学对我的评价,亲戚朋友对我的评价。
而几十年以后,我成长了,不再那么在乎别人对我的评价了,却无意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
一个小男孩兴奋地告诉妈妈,他今天考了 90 分,妈妈问全班有几个90 分以上的,小男孩说二十几个,他妈妈说“那你高兴个屁啊”!小男孩顿时由兴奋变为诧异,再由诧异变为失落。沉默了一阵儿,小男孩说那谁谁谁没得 90 分,谁谁谁也没得 90 分。
后面的评价是:从此,小男孩将失去用理念构建生活的能力,他的快乐将被“比较”裹挟,比别人好,他才会喜悦;比别人差,就只能愁苦;而别人比他更差,他的愁苦才能得到缓解。
看完这个小故事,我在心里惊叹:历史真的是惊人地相似,几十年以后,我们孩子的快乐仍然要被分数绑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