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何必尽善尽美,学会宽容自己

何必尽善尽美,学会宽容自己

时间:2023-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何必尽善尽美,学会宽容自己。”小天之所以不愿意参加文艺演出,首先是因为性格中有尽善尽美情结,对自己要求过高,不愿宽容对待自己。孩子不必要求自己尽善尽美,父母也不必要求孩子尽善尽美,因为每一个人都做不到最好,尤其是别人眼中的最好,我们也不能保证自己做事情时永不出错,出错并不丢脸,包容自己的错,这是爱自己的能力。

“何必尽善尽美,学会宽容自己。”这不仅仅是成人才需要的心灵鸡汤,也是小孩子从小就需要懂得的道理,它说的是参与的重要性和乐趣。一个班级新年联欢会的表演,其实就是一个盛大的聚会,它需要的是每个同学的参与,而不是谁要表演得足够好。它是一场聚会,而不是一场考试。大家都参与进来,一起表演,共同开心,这是这场表演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比较谁表演得更好,谁出的错更少。人的一生会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表演,这种表演是一种相聚,是为了热闹和开心,和比赛无关,完全没有你想象得那么严重,为什么要那么紧张呢?

小天之所以不愿意参加文艺演出,首先是因为性格中有尽善尽美情结,对自己要求过高,不愿宽容对待自己。其次是因为过于在乎他人的看法,怕自己表演得不好遭到同学们的嘲笑,但其实大家可能根本就不在意这些,大家关注的是他的表情,在乎的是他是不是和其他同学一样开心,不会把他的一点点错误放在心上。就算表演得不好遭到了大家的嘲笑也无所谓,自己开心就好,开心就是最大的收获,何必在乎别人的看法呢?

这么一想,小天怎么会为要不要参加文艺演出而纠结呢?

生活中像小天一样有尽善尽美情结的孩子,你们若碰到类似的问题又该如何梳理自己的心情呢?

宽容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与自己相处

孩子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当然是没错的,但如果同时能够宽容自己的不好则更值得鼓励,因为人能够接受自己的好与坏,才能够和谐地和自己相处,而这样的人往往对别人也会多一些宽容。

不要放大自己的缺点

在生活中,孩子们总觉得自己某方面的表现不够好,并为自己的不够好沮丧和伤心,但实际上,别人可能不是这么看的,比如,邻居家的儿子,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觉得他在很多方面都很好,邻居们都夸奖他舞跳得很棒,又懂礼貌。为什么别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眼里的自己有这么大差别呢?这是因为孩子放大了自己的缺点,把一点不足当成一个很大的缺点,反而忽视了自己的很多优点。但实际上,别人可能根本就没注意到你的缺点,只有你自己知道并介意。

这样的孩子其实是有一些自恋的,但同时又不够自信,过于在乎自己,但又担心自己在别人眼中不够好。其实,你的缺点没有那么重要,对别人来说就更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要善待自己,宽容自己,让自己过得快乐。

要学会享受做一件事情的乐趣

如果我们过于在乎自己做某件事情时的表现够不够好,特别是在别人眼中够不够好,就会失去做这件事情的乐趣。但实际上,人的一生过得是否快乐和幸福,不在于自己是否优秀,而在于自己的感觉是否快乐。如果我们懂得享受做每一件事情时的乐趣,并且投入这个过程,而对其他的一切忽视,那么不但过程会很快乐,结果也有可能会比有所期望时好很多。懂得享受人生乐趣的人情商更高,而总是关心自己表现得够不够好的人容易对自己失望。抓住自己的快乐更重要,如果孩子从小就具备快乐的能力,那么他的一生更容易幸福。

孩子不必要求自己尽善尽美,父母也不必要求孩子尽善尽美,因为每一个人都做不到最好,尤其是别人眼中的最好,我们也不能保证自己做事情时永不出错,出错并不丢脸,包容自己的错,这是爱自己的能力。孩子一生需要学会很多种能力,但是最不能缺失的是爱自己的能力,懂得包容自己的人往往也懂得包容他人,这也是爱他人的能力。

有时候,孩子得有这样一种观念:自己对别人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自己表现得好不好别人其实并不在意,因为他们在意的是自己啊,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而活呀!所以,你也要为自己而活,你快乐了就行,管别人怎么看自己呢!这份潇洒可以帮你过得更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