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富营养化的评价
在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由于各种因子如温度、光照、营养物质浓度等的综合作用,将产生一系列生态连锁反应。由于藻类大量繁殖,使水体摄食初级生产者的生物增多,水中总氮、总磷和叶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进而引起水体透明度降低,下层水中的氧消耗过程加剧。故人们在评价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时,常选择那些与富营养化过程最为密切的项目作为评价参数,如透明度、水色、溶解氧、耗氧量、总氮、总磷以及浮游植物的现存量和生产量等。
从贫营养状态到富营养状态过程中,N、P是藻类繁殖的限制因子。一般认为,水体中的总磷(TP)浓度为0.02 mg/L,TN浓度为0.2 mg/L是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浓度。
自然水体根据其所含营养物浓度(主要是氮、磷)的不同分为贫营养型、中营养型和富营养型。常用的是总磷和无机氮(表12-3),也有人用藻类的光合能力即水体的生产力等为标准,如30~100 mg/(cm2·d)为贫营养型,300~1000 mg/(cm2·d)为中营养型,1500~3000 mg/(cm2·d)为富营养型等。
表12-3 水体营养状态的分类
实践中也常用原初生产力评价水体富营养化,最常用的是测定AGP。AGP即藻类生产的潜在能力。将特定的藻类接种在天然水体或废水中,在一定的光照度和温度条件下培养,使藻类增长到稳定期,通过测干重或细胞数来测其增长量,此即藻类生产的潜在能力(AGP)。将培养液用滤膜(1.2μm)或高压蒸汽灭菌器(121℃,15min)除去悬浮物和杂菌。取500ml置于L型培养管(1000ml)中,接入藻种(如羊角月牙藻),将培养管放在往复振荡器上(30~40r/min),在20℃,光照度为4000~6000lx条件下振荡培养7~20d(每天明培养14h,暗培养10h)后,取适量培养液用滤膜过滤,置105℃烘至恒重,称干重,计算1L培养液中藻类的干重即为该水样的AGP。常用的藻种有羊角月牙藻、小毛枝藻、小球藻、衣藻、谷皮菱形藻、裸藻、栅列藻、纤维藻、实球藻、微囊藻及鱼腥藻等。欧、美已制定出藻类培养试验标准法,日本也在使用。日本天然水体贫营养湖的AGP为1mg/L,中营养湖为1~10mg/L,富营养湖为5~50mg/L。
比值P/R也常用于评价水体富营养化。P是指光合作用,即藻类原生质的合成作用。R指呼吸作用,即异养微生物对藻类原生质的分解作用:
106CO2+16NO3-+HPO42-+122H2O+18H+微量元素+能量
R↑↓P
[C106H263O110N16P]+138O2
藻类原生质
在贫营养的水体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保持平衡,P/R=1,水体健康,无污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P/R的变化比较大,会在大于1或小于1之间波动。当水体中的N、P等营养物质、日光充足时,藻类会大量繁殖,导致水中的有机物大量增加,P/R会大于1。当营养物质减少,光照不足时,光合作用变弱,藻类死亡,为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有机物,水中的分解作用很旺盛,会使P/R小于1。当有外加的营养物输入时,P/R就会出现大于或小于1的情况交替变化,以至不断加剧富营养化过程,最终导致湖泊的沼泽化。在垂直方向也会出现类似情况。藻类在水表生长,死亡后沉淀到下层。表面发生光合作用,P/R会大于1,底层就会出现平行的P/R小于1的情况。
由于富营养化成因复杂,是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会引起一系列的生态连锁反应,因而,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客观评价应考虑多方面的信息。只有将蓝藻、藻类等指示生物、生物的现存量、原初生产力、水体透明度以及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等几方面信息综合起来,方可对水体的富营养化作出较为全面的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