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哪个孩子缺乏好奇心和求知欲,通常都不是因为家长的要求不够严格,而是过分严格,甚至死板,结果阻塞了孩子的探索兴趣。面对未知的世界,孩子天生就有着求知的欲望,即对知识的饥饿感,渴望将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弄明白,渴望将自己不会的事情做得更好,渴望能通过游戏和学习解决和处理问题。这是一种极为宝贵的精神,如果你现在看到这里,意识到自己有这方面的问题,就要马上捡起自己已经失去的这种精神,和孩子一起去玩耍、学习,激发孩子的探索精神。
通常来说,爸爸更容易激发起孩子的探索兴趣和探索精神,因为男性往往更爱活动,对新生事物也容易感兴趣,喜欢自己动手尝试某些事物,这在无形中就锻炼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从而也激发了孩子对外界一些新事物的兴趣,培养了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
但也有些爸爸在培养孩子时过于束手束脚,总是以自己的经验来要求孩子如何去做,总是对孩子说:“你怎么能这样做呢?”或“这太危险了,不能这样玩!”结果,这样的做法很容易束缚孩子的探索精神,孩子慢慢也会失去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这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显然是不利的。
姗姗的爸爸很喜欢养花,每次爸爸侍弄花时,姗姗都在一旁饶有兴趣地看着。
有一天,姗姗突发奇想地剪下了几枝家里的月季花和太阳花,悄悄地埋到泥土中,还煞有介事地为它们浇水。过了两天,她看到月季花蔫了,可太阳花却开花了,还冒出了几个新芽。姗姗感到又惊喜又纳闷儿,因为两种花她都是按照同样的方法种的,可却是不同的结果。
晚上爸爸下班后,姗姗就带着自己的疑问去找爸爸。爸爸看见自己的花被孩子破坏了,心里很生气,但转念一想,这正是孩子有好奇心的表现啊!于是,爸爸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给姗姗讲了为什么会出现那样不同的情况。他相信,鼓励孩子的每一点新想法,对孩子将有莫大的帮助。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头上,儿童的双手掌握的技巧越高超,这个孩子就越聪明。”我们也很容易地发现,孩子经常喜欢摆弄各种物品和工具,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正是在这样的动手探索过程中,智慧得以发展。如果你不去分析孩子的动机和心理特点,认为孩子的这些行为都是破坏性行为,对此采取断然阻止或粗暴批评的方式,就会挫伤孩子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浇灭孩子智慧的火花。
探索精神既表现在行动上,也表现在思维、想法上,比如一些孩子总有问不完的问题,面对书本上固有的答案,总是说出各种质疑,甚至可能会说出一些令人感到荒谬的言论。虽然孩子的这些行为看似幼稚、异想天开,但这确实是孩子的一种积极的探索行为。或许,从我们成人的角度来看,孩子的思维是混乱的、可笑的,但正因为这些可笑的思维,一些孩子最终成了一代伟人:小瓦特有了“为什么蒸汽能把壶盖顶起来”的思考,才开启了蒸汽时代的大门;爱迪生脑子里全是各种另类思维,才让他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你能说,这些人不够聪明吗?所以,面对有探索欲望的孩子,爸爸们必须多鼓励、多引导,在陪伴孩子游戏、玩乐的过程中充分激发起孩子的探索精神。
●对孩子的各种无厘头的问题,不要表现得不耐烦,说些诸如“一边去,没看我正忙吗?别捣乱!”的话。你应该做的,就是听完孩子的诉说,然后鼓励他或者陪他一起去探索他不懂而又很感兴趣的问题。
●不仅不要阻止孩子提问题,还要引导孩子学会提问。比如在与孩子做游戏时,为孩子安排一些情景,然后引导孩子注意哪些“怪现象”,以引导他们思考,进而提出一些诸如“它是用什么做的?”“如果不这样会怎样?”“它应该属于哪一类?”等问题。
●当感觉孩子有发散思维时,爸爸一定要意识到,这是孩子探索世界的第一步。所以,你一定要把这当成是孩子的一个优点来看待,并积极鼓励孩子,对孩子说:“你的问题真好!爸爸都没想到这一点!”
●如果孩子提出的问题你不能马上回答出来,不要随便找个借口敷衍孩子,而应直接告诉孩子:“你问的问题爸爸也不知道答案,但爸爸可以跟你一起努力找到答案。”这样不但不会打击孩子的好奇心,还会极大地激发孩子继续探索的欲望。
●为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你可以在与孩子做游戏时,尝试与孩子讨论一些问题。但当孩子发表意见后,你不要随便应付一句“说得好”或“很好”,因为这意味着讨论就要结束了,孩子会得不到启发,不能继续联想和思考。你应该对孩子说“你说得真有趣”“爸爸从没这样想过”等,以促使孩子更加积极地思考、探索。
●生活中很多在我们成人看来正常的现象都会引起孩子的好奇,如果你在陪伴孩子玩耍过程中经常向孩子展示这些现象,将会让孩子受到深刻的教育。比如,让孩子在放大镜下看他的手指,告诉孩子什么是指纹;如果你与孩子一起参观博物馆或科技馆,不要规定孩子的路线,让孩子带着你走,这样就知道孩子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