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联想是指在有对立关系的事物之间形成的联想。
在联想思维的范畴中,还有一种类型——对比联想,它是由某一类事物想象与之相反相对的另一类事物,并且形成鲜明对比,形成深刻印象。例如,由生想到死,从严寒想到酷暑,从播种想到收获,从闭关锁国想到门户开放等。再如,写作中,人物、环境、故事的对比描写,反衬手法描写等,都是对比想象思维。例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用充满无限乐趣、令人无限向往的百草园,来反衬对比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就是对比想象在写作中的具体运用。因此,教学中要多设计此类训练,培养学生的对比想象思维能力。
在学习和记忆中运用对比联想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加强记忆,促进回忆。如语文教学中将一对反义词同时进行学习;算术教学中加和减,乘与除的对比;化学元素性质的对比,都是对比联想的运用。通过对比联想可加深对事物性质和特点的认识。
对比联想的特性有:逆向性、挑战性和反常性。另外,对比联想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从性质属性对立角度进行对比联想
例如,日本的中田藤三郎关于圆珠笔的改进就是从属性对立的角度进行思考才获得成功的。1945年圆珠笔问世,写20万字后漏油,后来制成的笔,书写20万字后,恰好油被用完,就把圆珠笔扔掉。这里就运用了对比联想法。
2.从优缺点角度进行对比联想
发明者在从事发明设计时,既看到优点,看到长处,又想到缺点,想到短处,反之亦然。例如,铜的氢脆现象使铜器件产生缝隙,令人讨厌。铜发生氢脆的机理是:铜在500℃左右处于还原性气氛中时,铜中的氧化物被氢脆无疑是一个缺点,人们想方设法去克服它。可是有人却偏偏把它看成是优点加以利用,这就是制造铜粉技术的发明。用机械粉碎法制铜粉相当困难,在粉碎铜屑时,铜屑总是变成箔状。把铜置于氢气流中,加热到500℃~600℃,时间为1~2小时,使铜屑充分氢脆,再经球磨机粉碎,合格铜粉就制成了。这里就运用了对比联想。
1861年,法国的莫谢教授运用对比联想法,发明设计了太阳能发动机,并取得了太阳能发动机法国专利权。
3.从结构颠倒角度进行对比联想
从空间考虑,前后、左右、上下、大小的结构,颠倒着进行联想。例如,中国的史丰收就是运用此种对比联想。一般人都是从右至左、从小到大进行数学运算,史丰收运用对比联想,反其道而行之,从左至右、从大到小来进行数学运算,运算速度大大加快。
再者,日本索尼公司的工程师运用对比联想,由大彩电开始进行对比联想,制成薄型袖珍电视机,显像管只有16.5毫米。
4.从物态变化角度进行对比联想
即看到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时,联想与之相反的变化。
例如,18世纪,拉瓦把金刚石锻烧成CO2的实验,证明了金刚石的成分是碳。1799年,摩尔沃成功地把金刚石转化为石墨。金刚石既然能够转变为石墨,用对比联想来考虑,那么石墨能不能转变成金刚石呢?结果用石墨制成了金刚石。
对比联想在文艺创作和哲学研究以及发明创造等思维活动中都有比较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朋友若能把对比联想运用到学习活动中,你的学习效率一定会有所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