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到申请材料后,一些美国大学会安排面试。尽管这是所有申请环节中对申请者能否被录取影响相对较小的,但却往往是让申请者感到相对紧张的环节。很多美国大学在招生时不要求面试,甚至不提供面试机会。但是一些著名的学校,如常春藤盟校,都可能要求申请人面试。有些特殊的专业在招生简章中就会说明申请者必须参加面试;有些大学会根据学生申请的专业来决定是否需要面试,学文科或商科的学生需要面试的几率一定比学工科的学生要大;还有一些大学是让申请者来决定是否愿意通过面试获得一次额外的机会来展示自己。
那么,这额外的一次机会究竟是否需要争取呢?
在《大学钩子》中,我读到了美国名牌大学校友面试官Dave的这段话,“如果一个学生连面试都不愿安排,我是不会在后面追赶的。六年来我面试了不少学生,只有两个学生没有联系我。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时,我还问招生官,‘我该怎么做?’‘你不用做任何事,这已经告诉我们这孩子的一些事情了。’招生官这么回答。”
不必说,当录取的决定发布时,不积极的申请者得到的将不会是什么好消息,这与申请者之前的处境无关——对于学校基本决定要录取的学生,校方希望通过面试再次确认已做出的决定,避免招收进书面材料与本人表现并不相符的学生,同时利用这个面试的机会向学生“兜售”自己的学校,增加学生的好感,以保证这些优秀的学生在收到不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还能最终选择他们的学校;对于学校想要拒绝的申请者而言,校方想利用面试再次考察,以免漏掉人才;对于尚处在有待考虑录取与否的申请者来说,面试的意义和作用可谓是决定性的,因为很有可能面试后,面试官(通常是校友)一封热情洋溢的推荐信就是把这些申请者送进理想学府大门的最后一股力量。所以,无论情况如何,申请者只有积极准备、充分发挥,才能使自己将来不后悔当时的选择。
对于国际学生,面试地点一般在你目前居住的城市或附近,接受大学校友的面试——这些校友都是自愿为母校服务,通常比较热情,有些校友会选择在自己的办公室面试申请者,有些则会安排在咖啡厅、酒店大堂等公共场所[1]。
面试是Essay之外另一个呈现自己品牌的机会。当瑞超拿到面试通知后,我建议他完成的准备工作包括:
——回顾该学校的申请材料,再次确认当时填写的个人定位与具体表述。
——再次浏览该学校的招生资料,确保十分清楚该校的信息与青睐的学生风格。
——拿出一张白纸写下:我的个人品牌是什么?我在面试中要传递的关键信息(key message)是什么?哪些例子可以支撑这些判断和结论,以凸显自己的优势与特点?需要提醒的是,关键信息千万不能多,less is more(少即是多)!
在此,我还要特别提醒以下四点:
——一致性。你的“个人品牌”必须前后一致,申请材料与面试时呈现的“面目”要统一。
——差异性。你准备的关键信息和例子一定要有鲜明的个性与差异点,尽量避免让招生官感觉似曾相识甚至“又来了”。
——一定要准备一个关于failure/lesson learned(失败/教训)的例子。这类题被问到的频率相当高。人总会遇到挫折,关键在于你如何反思,从中获得哪些成长,这是招生官十分看重的。
——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尽管一个人真正的人生轨迹可能与他十七八岁时的梦想大相径庭,但你必须有个初步规划,以显示自己是个对人生有想法的人。
“说什么”基本解决了,“怎么说”同样重要。
有些学生经常会问,精心准备的题目,面试官一道没问怎么办?其实,我多年来接受各大媒体采访,也常常遇到类似的情况。办法很简单:始终记住自己的“中心思想”,用一两句简单回复原问题,不动声色、不留痕迹地“挪移”到准备好的内容上去。比如说,面试官通常会问:“最近怎么样?”这样一个看似礼节性的打招呼问题,瑞超就会从“最近很开心,因为我们机器人团队……”承接,自然而然地把话头转到自己想传达的关键信息——机器人故事上。
下面是入学面试时很容易被问到的二十个问题,你可以和朋友、师长一起进行演练:
1. 你怎么支配你的空余时间?
2. 今年夏天你打算做什么?
3. 谁是你的偶像?
4. 你最喜欢的书是哪一本?电影呢?
5. 为什么申请这个学校?
6. 你觉得这个学校哪一点最吸引你?
7. 学校哪一方面(学校的政治、科学、志愿者服务、写作或者其他与你特质相关的方面)让你觉得很有意思?
8. 这所大学在你的申请中排位是怎样的?为什么?
9. 你是否想过学什么专业?
10.你学习的动机是什么?
11.什么样的学习经验给过你最大的满足感?
12.你大学毕业后的目标是什么?
13.你觉得这所大学哪一点有助于你以后的生活?
14.你觉得你能对学校和学生团体有什么贡献?
15.你认为你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为什么?
16.你最大的弱点是什么?为什么?
17.能告诉我你家庭的一些情况吗?
18.你最满意的一次暑假经历是什么?
19.你最大的热情是什么?
20.你有什么问题需要问吗?[2]
最后,面试结束,握手,表示感谢,道别。而这还不是结束,申请者还应该给面试官写一封邮件跟进,再次表示你对他的谢意以及多么真心希望加入他们的学校。要写这封邮件的话,申请者还必须知道面试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因此在道别前,记得向面试官索要名片,以保持联系。通常情况下,申请者会过分关注自己的信息以及面试中的表现,以至于忽略了面试官方面的信息。事实上,这些举动正是一种良好的礼节,在一个礼仪社会,感谢信是人们所期待的,有些学校甚至会对学生的联系情况予以记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