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其特殊性在于:他们未曾犯罪,却要承受父辈犯罪所带来的压力和痛苦;他们无法选择家庭,但家庭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轨迹。父母服刑后,多数孩子由祖父母抚养或寄养在亲戚家中,缘于多种因素,孩子形成了简单粗暴、 自暴自弃、蛮横等心态,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残缺的家庭结构,缺失的亲子情感,极易让孩子产生心理障碍。因此,经常和父母通信,向父母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可以缓解孩子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中心积极倡导服刑人员与其子女的通信活动,每月要组织服刑人员子女与其家长通信一次。通过父母和子女的通信,互相了解对方的生活情况,互相鼓励、支持过好自己的生活,互相倾诉思念亲人的情感,弥补不能经常见面的感情缺陷。中心学生小波在给妈妈的信中说道:“妈妈,等你收到这封信时,我的生日就快到了,每逢生日我加倍思念你,我想你此时也会和儿子是同样的心情,这就是母子间心连心。新的学年开始了,我已经读六年级了,我给自己制订了学习计划和目标,学习就像盖楼,如果不打好基础,楼盖得再高也会倒下,而我没有更好的选择,只有好好学习,虽然命运不济,但生活是美好的,谁的命运都不是被事先注定了的,能否变‘优’全在自己,就让我们加油去超越自我,一起加油。儿子相信,以咱们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这个服刑的妈妈给孩子的信中这样写道:“亲爱的儿子,收到你的来信我好高兴,儿子,你知道吗,你给了我好大的力量和信心……妈妈相信你已经是个男子汉了,所有困难都压不倒你,只要放下思想包袱用心学习你一定是最棒的,妈妈在这儿也上学呢,等我学好了缝纫技术以后出来了就会自己亲手给你做衣服了。你放心吧,妈妈肯定会争取早日和你团聚的,我们一起加油!”
正是有了孩子不间断的家信支持,服刑在教人员放下包袱,积极努力,改造效率提高,改造效果明显。
中心学生小雨给爸爸写信说:“亲爱的爸爸:您好吗?我们分别了4年,你什么时候才能出来,我很想你。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到少保中心了,这里是政府开办的,从吃到穿,什么都管,我在这里上四年级,这里的小伙伴对我很好,这里的老师对我很关心,我在这里过得很好,请您放心吧!中心举办了《我爱少保中心》演讲比赛,我得了第三名。其实我想得第一名来的,不过,没关系,我会继续努力的。爸爸,你要加油,争取也得奖,我们比赛看谁得奖多吧。女儿希望你早点出来和我团聚,希望爸爸陪着我。”另一名中心学生小静的母亲在读了孩子的信后,激动地给中心回信:“看见孩子稚嫩的字体,心里真的是莫大的安慰,我内心也无比的愧疚……孩子在长大,孩子会给我写信了,我感谢政府,感谢老师!感谢政府没有抛弃我,给我重新认识自我的机会,感谢政府对我孩子的恩惠,同时也去掉了自己对女儿揪心的惦念,我会塌心改造,用自己最好的改造成绩和最佳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明天的第一缕阳光,我会和女儿共同进步,共同争创美好的明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