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抹去孩子心头的阴影

抹去孩子心头的阴影

时间:2023-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来到少保中心后,老师们采取了许多方法,帮助她减轻心理负担,让笑容重新回到孩子的脸上。另外一个女孩刚到少保中心时,每次有异性靠近,她就会大喊大叫。少保中心副主任杨程介绍,未成年时期是心理干预的最佳时期,童年时的印象会影响成年后的行为。

刘子新刚到少保中心时,特别不爱说话——直到一次六一联欢会需要一个男生担任小主持人,老师找到“读课文声音很洪亮”的刘子新,让他试试。后来,刘子新告诉老师,这是他第一次觉得“受重视”。

因为父母是“罪犯”,作为“特殊留守儿童”的服刑人员子女常常受到同乡的排挤、歧视,连亲戚也不愿意收留他们,导致孩子成为“落单的孤雁”。

和流浪儿童不同的是,许多服刑人员子女起初在健康的环境中长大,对于他们来说,生活是骤然发生变化的。因此,流浪儿童多存在不良行为习惯,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以行为矫治为主。而对于服刑人员子女来说,突发的变故导致他们心理出现严重波动,每个孩子几乎都有心理创伤。在他们身上,“爱”和“责任感”的缺失十分严重。因此,少保中心聘请中小学教师、社会著名心理机构导师等,定期为孩子们进行心理问题会诊和心理辅导。

一个女孩5岁时,亲眼看见母亲因反抗父亲的家庭暴力,把父亲杀死。这件事给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很深的阴影。来到少保中心后,老师们采取了许多方法,帮助她减轻心理负担,让笑容重新回到孩子的脸上。

另外一个女孩刚到少保中心时,每次有异性靠近,她就会大喊大叫。后来老师们得知,因为父母双双入狱,孩子由姑姑看管,家里三代男人曾对她施暴。经过心理干预,她对异性的恐惧也慢慢开始减少。

“孩子是什么,取决于在你心里他是什么。这是一种投射性认同。”少保中心副主任杨程介绍,未成年时期是心理干预的最佳时期,童年时的印象会影响成年后的行为。因此,及时调整服刑人员子女的心理问题,是让他们健康成长的根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