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观修家庭
惊喜与困惑
当刚听说一年八班要开展家庭读书会活动的时候,说实话真的想点100个“赞”。一是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孩子始终没有养成读书习惯,而这也直接导致孩子的识字量不足、知识面狭窄,进而体现在语文学习吃力和考试成绩不理想等方面。二是从情感的角度来讲,都说“给孩子最好的爱是陪伴”,而读书也是我的一大爱好,能陪最爱的人一起做最喜欢的事真是梦寐以求。怀着无比的期望,修修家的家庭读书会终于起航了!
可是当我刚翻开第一本共读书《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时,我的担心就来了,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给家庭读书会蒙上了层层阴影。首先是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孩子几乎是在一个字一个字地拼读,一天下来只读了四页,不但速度慢而且影响阅读连贯性,按照这个进度,等到班级召开分享会时孩子连一半书都读不完。其次是理解力不足、读不懂,由于孩子平时接触事物较少、知识面狭窄,所以在读书过程中十分吃力,明显感觉孩子只是在念书而根本没有读懂书里在说些什么。之后发现孩子对读书逐渐失去兴趣,而且不会也不愿对故事进行交流和分享。随着家庭读书会陷入重重危机中,我的内心也开始焦躁起来。
摸索与收获
正当迷茫之际,班级组织召开了共读交流会,会上代老师也对我提出的困惑给出解答,并鼓励我们不要着急、继续坚持下去,按照孩子兴趣积极引导。随后对读书会进行大胆调整,并不断进行新尝试,摸索适合修修的读书方式:一是每读完一个小故事我都会按照故事情节设计很多提问环节,引导孩子在书里寻找答案,促进孩子理解故事内容;二是在网上去找一些童话故事的小视频或电影让孩子观看,通过生动的多媒体方式加深孩子的理解;三是求精不求多,有些故事书是由很多个小故事组成,为保障质量每个小故事都读两遍,读不完的就放弃;四是坚持兴趣优先、能力适配,选类上侧重孩子喜欢感兴趣的书,分层上挑选简单些、适合孩子阅读水平的书。
虽然碰到了棘手的问题,但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一学期的坚持也换来了应有的收获。首先是收获了读书的信心和乐趣,选读感兴趣的书时,明显感觉孩子读懂了而且很开心,时不时地还发出咯咯的笑声。其次是养成了主动读书和乐于分享的好习惯,以前叫他读书很是不情愿,现在却自己主动要求读书;有时会主动拉着我的手讲书里面一些好笑的情节,在家庭读书会上也愿意大声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最主要的是培养了面对困难时一种勇敢自信、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回想学期初阅读时面对的种种问题,孩子和家人都没有轻易放弃,而是一直在积极尝试、不断调整,努力摸索并选择一条适合孩子的阅读之路,按照孩子自己适合的节奏独自前行,这样的经历也将成为孩子宝贵的人生财富。
期望与行动
俗话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暑假期间将安排孩子把本学期的共读书重读一遍,加深理解、提高认知能力;同时将书中常用字词进行系统学习,提高识字量。下学期将把孩子读书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保障规律、充足的阅读时间,提高阅读量,拓展阅读广度;并积极学习别的家庭,丰富家庭读书会的交流形式和内容,提升阅读趣味。
虽然孩子目前在阅读方面输在了起跑线上,但只要不放弃,只要不断摸索、改进,早晚有一天会迎头赶上。
读书会寄语:
李阿男(爸爸):读书是最好的修行,读书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家庭读书会是最好的读书形式,它让阅读不再孤独、乏味,它拉近了家人心灵的距离,它让家人都体会到亲情与幸福!
孔祥瑞(妈妈):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而言,多读书、读好书显得尤为重要,希望借着家庭读书会这一平台能让孩子从此爱上阅读、收获成长。
李观修(孩子):我读的书越来越多了,我也越来越爱读书了!我会继续努力的!加油!
代老师点评:
修是个学前阅读基础薄弱,又晚来班级半年的小孩儿,一上来就被卷入了班级阅读的洪流之中,这让修与爸爸妈妈都感受到了异常的艰辛与无助。但修是幸运的,幸运之一是因为他及时赶来与我们相会,才猛然惊醒原来同龄的伙伴阅读之力已如此非凡;幸运之二是爸爸妈妈非常爱他,给予了他耐心的、智慧的、毫不放弃的阅读陪伴!起步晚是最无关紧要的事情,只要起步了,就永远不晚!有团队的协助,有爸爸妈妈的支持,再加上代老师全程的关注,相信聪明的修会在未来的日子里,越读越欢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