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教育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家庭教育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时间:2023-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前所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主要是环境的耳濡目染。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宽容有助于孩子心智的全面健康发展。②达成孩子教育的共识。夫妻之间、家庭成员间要就孩子教育经常性地交换意见,达成孩子教育的共识。这实质上也就是对家庭教育的目标达成共识,为孩子确立规矩、明确原则。不能出现家中某个成员正在教育孩子,另外的成员则唱反调,袒护孩子的情况。

①营造和谐平等的家庭氛围。如前所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主要是环境的耳濡目染。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宽容有助于孩子心智的全面健康发展。

②达成孩子教育的共识。沟通交流是达成共识的主要手段。夫妻之间、家庭成员间要就孩子教育经常性地交换意见,达成孩子教育的共识。这实质上也就是对家庭教育的目标达成共识,为孩子确立规矩、明确原则。比如不能让孩子挑食,与人接触要礼貌待人,做事要细心不半途而废,等等。一定要意识到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特别要关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③协同教育。家庭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个人的事,也不可能由哪一个人就能够完成,需要家庭成员间的协同配合。鉴于当前社会年轻父母面临着诸多压力,孩子主要由老人或保姆陪伴的事实,不妨对家庭教育考虑分工。老人、保姆重点关注孩子的生活安排及饮食起居,年轻父母重点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学习状况。年轻父母不能推卸责任,应该要主导整个家庭教育的方向和进程,再忙也要抽空和老人、保姆交流孩子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要主动关注孩子心理状况的变化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孩子心理状况的变化,这是其他人不能替代的。要特别留心的是孩子不仅仅需要物质生活的满足,其他方面一样也不可少。家庭成员分工协作,加强交流,才可共同实现家庭教育的目标。

协同还体现在配合其他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特别是不能拆台。不能出现家中某个成员正在教育孩子,另外的成员则唱反调,袒护孩子的情况。家庭成员之间即使有再大矛盾也不宜当着孩子的面相互指责,特别是父母,让孩子莫衷一是。协同还包括孩子在外面闯了祸,家长不护短,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当孩子在外招惹是非闯祸时,家长可能认为很没面子。当外人指责或教育孩子时,本能地维护自己的孩子。类似的事情家长应区分情况,抓好机会,不护短,共同实施对孩子的教育,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否则可能带给孩子很不好的暗示:没事的,做错了事,惹了祸,反正有人给我撑腰!“我爸是李刚”也许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吧。

④选择对孩子教育的有利时机和方法。通常我们只能观察到孩子的行为,只能针对孩子的行为展开教育,进行纠正,从而最终达到影响孩子心理和养成习惯的目的。所以,对孩子的教育要体现及时性,及时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提出纠正,让孩子形成深刻的印象,加强教育效果。当然,及时性并不排斥注意点策略,如避开客人或他人再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也有自尊,当孩子犯了错误,恰好有外人在场时,特别是孩子当着外人的面犯了错误时,应适当拖延一下时间,换个地方,避开外人进行教育,这样不容易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效果可能会更好。如果是当着自家老人的面指责孩子,也可能不利于处理同老人间的关系。

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上,最好注意就事论事,原则就是不宜太简单粗暴,要注意平等的交流。当自己非常激动或者心绪不好时,不宜开口教育孩子。什么时候采取说教方式,什么时候实施一些体罚措施要适当权衡,建议以说教为主,宽严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