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感恩文化

西方感恩文化

时间:2023-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到西方的感恩文化,相信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感恩节”了,它其实和英国基督教的宗教纷争有关。后来,这块礁石就被称为“普利茅斯石”,成为美洲新英格兰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的历史见证。接踵而来的传染病,夺去许多人的生命。这是移民们来到美洲后接待的第一个客人。印第安人欣然接受了邀请,提前送来了五只鹿作为礼物。庆祝活动一共进行了三天,白天,宾主共同欢宴,畅叙友情。

说到西方的感恩文化,相信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感恩节”了,它其实和英国基督教的宗教纷争有关。大约在公元16世纪末到17世纪,英国清教徒发起了一场来势凶猛的宗教改革运动,宣布脱离国教,另立教会,主张清除基督教圣公会内部的残余影响。但是,在17世纪中叶时,保皇议会通过了《信奉国教法》,清教徒开始遭到政府和教会势力的残酷迫害,逮捕、酷刑、宗教审判,每时每刻都在威胁着清教徒。被逼无奈,他们只得迁往荷兰避难,但是,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好过。在荷兰,清教徒不仅没能逃脱宗教迫害,而且饱受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折磨。更令他们难以忍受的是,远在异国他乡,孩子们受不到英国式的教育,对故土的感情一天一天地淡薄下去。为了彻底逃脱宗教迫害的魔爪,为下一代保留住祖国的语言和传统,他们再一次想到大迁徙。

天下虽大,何处是这群天涯沦落人的归宿呢?想来想去,他们把目光投向了美洲。哥伦布在100多年前发现的这块“新大陆”,地域辽阔,物产富饶,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在这样的地方,他们才能轻轻松松地生活。

于是,清教徒的著名领袖布雷德福召集了102名同伴,在1620年9月,登上了一艘重180吨,长90米的木制帆船——“五月花”号,开始了哥伦布远征式的冒险航行。对于航海来说,这艘有着浪漫名称的船只未免太小了。由于形势所迫,他们“选择”的,又是一年中最糟的渡洋季节。不过,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为了找回失去的权利和自由,这群饱经忧患的人已经不顾一切了。

海上风急浪高,“五月花”号就像狂风暴雨中的一片树叶,艰难地向前漂泊着,几乎随时都有船毁人亡的危险。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船只没有遭到任何损害,并在航行了66天后,于1620年11月21日安全抵达北美大陆的科德角,即今天美国马萨诸塞州普罗文斯敦港。稍事休整后,“五月花”号继续沿海岸线前进。由于逆风和时差,它没有能到达预定的目的地——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反而在圣诞节后的第一天,把他们送上了新英格兰的土地。

有意思的是,在这次充满危险的航行中,所有探险者只有一人死亡,但由于旅途中诞生了一名婴儿,使到达美洲的人不多不少,仍然是102名。移民都是虔诚的教徒,无不手画十字,衷心感谢上帝的眷顾。

现在,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完全是一块陌生的土地,蜿蜒曲折的海岸线,显得沉寂、荒凉。因此,大约在一个月内,移民们不敢贸然靠岸,仍然以船为家。在此期间,他们派出了侦察队,乘坐小船在科德角湾沿线寻找定居地。一天,正在大家焦急等待的时候,侦察队返回来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个适合移民们居住的、真正的“天堂”。“天堂”就是今天的普利茅斯港,这是一个天然的良港,非常适合“五月花”号停泊。港口附近有一个优良的渔场,可以提供大量的海产品。不远处一片连绵起伏的小山,就像一道天然屏障,把这块土地环绕起来。在明亮的阳光下,结了冰的小溪反射着晶莹的光泽,可以为移民们提供充足的淡水。开垦过的肥沃农田,一块一块整整齐齐地排列着。除此之外,他们还看到了一片虽然残破,却足以遮风避雨,帮助他们度过严冬的房屋……看起来,一切都不错,而且不能再好了。唯一令他们感到迷惘的是,这片到处都有人类生活痕迹的土地,竟然看不到一个人影,一缕炊烟,显得那样荒凉,倒好似事先为他们准备的一样。后来才知道,这里原来是一个相当繁荣的印第安村落。几年前天花流行,全村人无一幸免,这才使它成了这群异国漂泊者的最佳避难所。

几天后,“五月花”号渡过了科德角湾,在普利茅斯港抛下了锚链。移民们划着小艇登陆时,按照古老的航海传统,首先登上了一块高耸于海面上的大礁石。“五月花”号上礼炮轰鸣,人声鼎沸,共同庆祝新生活的开始。后来,这块礁石就被称为“普利茅斯石”,成为美洲新英格兰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的历史见证。

不过,对这些渴望幸福的移民来说,第一个冬天并不美好。从大西洋上吹来的凛冽寒风,像魔鬼一样在空中嘶鸣,漫天的冰雪,无情地拍打着简陋的住房。在这一片冰天雪地里,移民们缺少必要的装备,也缺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经验。在繁忙劳动的重压下,不少人累倒了,累病了,恶劣的饮食,难以忍受的严寒,使更多的人倒地不起。接踵而来的传染病,夺去许多人的生命。一个冬天过去,历尽千难万险来到美洲的102名移民,只剩下了50名。几乎每天都有人死去,几乎天天都有一家或几家在做丧事。刚刚踏上这片土地时的欢乐没有了。每个人的心头,都被一种空前绝望的气氛所笼罩。一个梦,一个刚刚开始的美梦,难道就这样被破灭了吗?每个人都在思索着。

就在移民们束手无策,坐以待毙时,第二年春天的一个早晨,一名印第安人走进了普利茅斯村。他自我介绍说,他是临近村落的印第安酋长派来察看情况的。这是移民们来到美洲后接待的第一个客人。他们向客人倾诉了自己的来历以及所经受的种种无以复加的苦难。印第安人默默地听着,脸上流露出无限的怜悯。事情就此有了转机,几天后,这名印度安人把他的酋长马萨索德带进了移民们的房屋。酋长是个慷慨热情的人,他向移民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给他们送来了许多生活必需品作礼物。派来了最有经验、最能干的印第安人,教给移民们怎样在这块土地上生活,教他们捕鱼、狩猎、耕作以及饲养火鸡等技能。

这一年,天公作美,风调雨顺,再加上印第安人的指导和帮助,移民们获得了大丰收,终于闯过了生活的难关,过上了安定、富裕的日子,就在这一年秋天,已成为普利茅斯总督的布雷德福颁布了举行盛典,感谢上帝眷顾的决定,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个感恩节。当然,他没有忘记为移民们排忧解难的真正“上帝”——热情、好客、智慧的印第安人,特地邀请马萨索德和部落里的人前来参加节日庆典。

印第安人欣然接受了邀请,提前送来了五只鹿作为礼物。当年11月底的一天,移民们大摆筵席,桌子上摆满了自山林中打来的野味和用自产的玉米、甫瓜、笋瓜、火鸡等制作的佳肴。庆祝活动一共进行了三天,白天,宾主共同欢宴,畅叙友情。晚上,草地上燃起了熊熊篝火,在凉爽的秋风中,印第安小伙子同普利茅斯殖民地的年轻人一起跳舞、唱歌、摔跤、射箭,气氛非常热烈。

今天,在美国人心目中,感恩节是比圣诞节还要重要的节日。首先,它是一个长达四天的假日,足以使人们尽情狂欢、庆祝。其次,它也是传统的家庭团聚的日子。感恩节期间,散居在他乡的家人,都要赶回家过节,这已经成了全国性的习俗。此外,美国人一年中最重视的一餐,就是感恩节的晚宴。在美国这个生活节奏很快,竞争激烈的国度里,平日的饮食极为简单,美国的快餐流行世界,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但在感恩节的夜晚,家家户户都大办筵席,物品之丰盛,令人咋舌。在节日的餐桌上,上至总统,下至庶民,火鸡和南瓜饼都是必备的,因此,感恩节也被称为“火鸡节”。这两味“珍品”体现了美国人民忆及先民开拓艰难、追思第一个感恩节的怀旧情绪。

尽管感恩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每年节日期间,仍然有成千上万人抽出余暇,前往普利茅斯港参观、游览,重温美国的历史。今天,不仅美国人过感恩节,加拿大人也把它视为例行节日。这或许因为,在加拿大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也生活着许多英国移民的后裔吧。

实际上,除了美国和加拿大,其他的西方国家都是没有感恩节的。但是,他们的感恩文化在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也是根深蒂固。

在西方关于“感恩”一词用“gratitude”来表示,由单词的构成不难看出它来源于拉丁字根“gratia”,其中的意思是:恩惠、令人愉快。与它一样源自于这个拉丁词语的单词还有“grateful/giatifica/gratify/gratitude”,他们都与“仁慈、慷慨、礼物、给予和接受”有关,单词的构成也非常相似。目前《牛津字典》对感恩的解释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在外国道德思想领域中的“感恩”一词早在大约公元5世纪哲学家塞尼卡(Seneca)的《论利益》一书中就第一个对它加以了论述,在书中他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施惠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无论是施恩还是报恩都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自愿的。如果施恩者是另有所图或者受恩者只是出于义务并非是发自内心的感激,这样的感恩都不是真正的感恩。西方的感恩,最初源自基督教教义,本意是要信徒们感谢耶稣为拯救世人而牺牲自己,从而感谢上帝的慈爱与宽容。《圣经》里说道:“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也就是说,要以微笑面对生活中的喜乐和困苦。到17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宗教教义也都将感恩思想贯穿其中。宗教是人们的信仰和情感体验的来源,特别是犹太教、基督教把感恩、感激上帝的恩赐作为日常信奉的准则。例如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人所得到的一切都是上帝赐予的,人们应该对上帝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上帝所赐予的一切,人们要博爱。上帝是虚无缥缈的,如果把其物化就是感谢大自然的造物之恩。犹太教认为,人们应该感谢上帝赐予的生命、健康和物质生活,对于那些感谢上帝的人们,上帝会给予他们更大的回报。西方的感恩文化相当盛行,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新教伦理中的克俭、诚信以及对创造财富的信仰是资本主义精神的源头活水。正是在此精神的指引下,新教徒在自己的伦理观念与日常生活中对上帝心存感激,愿以地上的劳绩回报天上的恩宠。

在西方,感恩也有着其哲学解释。在德国哲学家康德看来,感恩就是“称赞一个人,因为他已经给了我们仁慈”,“给某人以荣誉因为他曾经为我们提供过恩惠”。在社会学和哲学领域,感恩是一种正性的情绪,存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之间,能够激发个体产生利他动作。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得到他人的恩惠后,感恩情绪可以激发出他做善举作为回报的心理。而在感恩形成的过程中,社会交互作用和人际关系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感激的能力需要在社会关系的大背景下才能得以发展。反过来,感恩在建立和维持社会联系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感恩作为一种心理情绪,在心理学领域也有着自己的理论。感恩在心理学领域被称为“感戴”,认知情绪理论、情感体验理论、拓宽构建理论和道德情感理论都是感戴理论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认知情绪理论是由奥拓尼、科洛尔和科林斯一起提出的,他们认为人的一系列标准和态度组成了人的认知系统,他能影响人们对周遭事物的理解,而情绪就是这样的认知系统的一种产物。感戴作为情绪的一种,被看作是敬慕和喜悦的产物。当受恩者赞赏施恩者的行为时就会产生敬慕之情,当受惠者认识到施惠者的行为对他个人有好处的时候,就会产生喜悦的心情。于是他们假设感戴情绪由三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当施恩者的行为被看作是值得欣赏的时候;当施恩者的行为不是出于他和受恩者的关系的时候;当施恩者的行为的结果被受恩者个人看作是美好的时候。

情感体验理论是由罗伯森伯格提出的,他认为感戴是一种情感性质、情绪和心境。当感戴作为一种情感性质存在的时候,就可以称为感戴倾向。在她看来,感戴倾向可以影响人感激体验的阈限值,感戴倾向强烈的人会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和更多的积极情绪,会经常感觉到幸福,并且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对未来也会有很高的期待。而在另一位心理学家麦卡洛看来,感戴倾向是个体能够识别他人在积极体验的时候提供帮助以及自己得到恩惠,并且能够怀着感激之情对其做出反应的一种普遍化的倾向。同时他提出感戴倾向层面理论,将感恩分为了强度、频率、范围和密度四个层面加以分析和研究。

此外,弗雷德里克森和麦卡洛等提出的拓宽构建理论和道德情感理论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感戴即感恩进行了心理学分析。不难看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感恩是人的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对于人内在心理和对外态度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西方感恩文化根植于宗教,在整个社会文化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从国外许多关于感恩的故事和寓言中,我们就能看到感恩带给人的美好和满足。比如下面这个《乞丐和富翁》的故事。

很多年以前,有一个大富翁。他非常有钱,他的钱多得可以买很多辆汽车,但他始终开着一辆福特;他的钱也可以供他买很多很多台电脑,但是他却一直用着一台苹果电脑;他的钱还可以买很多房子,甚至可以搬到富人聚居的比弗利山庄,但是他却选择住在了洛杉矶东区的劳工阶层生活区里。

因为他的富有,附近的很多人都认识他。当然,也正是因为他的富有,其他地方的许多人也都知道他。通常,只要他的门铃一响,就总会有人站在门外向他寻求资助。

有时,站在门外的是他的某个陷入困境的邻居,他会冲他们微微一笑,并热情地拥抱他们,并拿出不小的一笔钱塞在他们的手上。有时,是某个慈善机构在为饱受饥寒折磨的儿童向他募捐,他也会向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微笑一下,并热情地拥抱他们,然后开出一张大额的支票。有时,按门铃的是“耶和华见证人”教派的人。如果此时开门的换作是其他美国人,第一个念头恐怕就是狠狠地向他们的屁股上踹上一脚,并把他们赶回大街上去。可他却和对待他门外的其他客人一样,会微笑着拥抱他们。

一天晚上,当他的门铃不再有人按响的时候,他决定出去散散步。他漫无目的地穿行在大街小巷里:穿过破败的街道,经过邻居们的小房子,穿过公园成排凋零的树木,经过满是涂鸦的墙壁。

一辆车经过,传出了嘈杂的流行打击乐,他很快发现自己也吹起了时髦的小调。

突然,陶醉在小调中的他看见一个无家可归的乞丐正躺在人行道的中间,穿着一件褴褛的毛衣和一条破烂不堪的裤子,还好,脚上还有鞋子穿,只是一只一个样,各不相同。最糟糕的是他身上的气味,一定会让你的感恩节晚餐大倒胃口。

幸运的是,这个躺在路中间的乞丐遇到的偏偏是这位乐于助人的大富豪,而且久闻他的大名。“真是太好了!”乞丐自言自语道,“他不就是住在我们这儿的那个大富翁么?他那么有钱,又乐善好施,他一定能够帮助我的!”虽然他这么想着,但是内心却突然涌起了一种羞耻的感觉,他立刻被这种感觉击垮了。因此,他非但没有向这个大富翁伸出手去乞求施舍,还扬手遮住了自己的脸。

但这个富翁还是看见了他,富翁俯下身子,用手轻轻地摸了摸乞丐脏兮兮的脸。但乞丐仿佛触电似的闪开了,身子躲得更远了。一丝黯然的神色从富翁的眼里掠过,但是,他仍旧挤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然后,缓缓地站起来,转过身向家里走去。

听着转角处渐行渐远的脚步声,乞丐睁开双眼,重新坐了起来,突然,他发现一张崭新的百元大钞正静静地躺在自己的脚下。他大喜过望,立即抓起钞票,直奔最近的便利商店。和所有饥寒交迫的人一样,他此刻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好好地大吃大喝一通,把钱全都花在伏特加酒上才甘心。

但是,就在迈进店铺的一瞬间,他猛然想起了富翁对他充满怜悯和关怀的抚摸。他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在那一刻,他决定从此以后要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

他向一位老妇人讨得了两枚十美分的硬币。“你不打算用它买酒喝吗?”老妇人问道,他摇了摇头,就立即来到了最近的公用电话亭,把硬币投进去打电话。

电话那头,经纪人不厌其烦地向他做了详细而全面的投资介绍。他听完后说:“100美元,我只有100美元。就把它全部投到那个总裁看上去傻乎乎的公司里去吧,哦,就是那个叫××的。”

从这以后,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很短的时间里,股价飞速上涨,乞丐发现自己当年100美元的投资现在已经滚雪球似地变成一笔巨额资金,自己已经很富有了。

而这些年却并没有使洛杉矶东区改变多少。那位慷慨的富翁还是一如既往地生活着——或者晚上吹着打击乐小调出门散散步,或者热情地接待每一位来访的客人。

一天,他的门铃又响了起来。他打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位穿着做工考究的三件套西服的先生。“哦,一定又是‘耶和华见证人’教派的人!”他想着。还没来得及开口,来客就已经抢先发问了。

“您就是那个有钱人,对不对?”客人问。

“我能为您做些什么吗?”他像往常一样问道,对于别人的求助他早已经习以为常了。

“不不不,”客人连连摆手,“我来不是为了需要您为我做任何事,因为您已经为我做过了!”

“哦?那我究竟为您做过些什么呢?”他感到莫名其妙,一头雾水。

“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为什么这么说呢?您曾经慷慨赠予我礼物,我把它用来投资,从而使我的生活彻底地脱离了贫困。我不再生活在最底层了,而且,在大街上,即使在人群中我也可以昂首挺胸了。是您使我有了今天,因此,我要感谢您!”

猛然间,富翁认出了前面的这个客人:原来他就是多年前那个晚上蜷缩在人行道中间的那个乞丐!富翁说:“先生,您不需要给我那些。那100美元是我自愿给您的,并不是您问我要的。而我之所以给您那100美元,完全是因为您当时的境遇值得我那么做。换成任何一个人处于您当时的境况,我都会帮助的。”

“先生,您听我说,不论是什么原因,我都要感谢您!”来客坚持道。

“可是,我有能力帮助别人,并且给予别人帮助并不会对我造成任何损害,”富翁答道,“我现在依旧有能力帮助更多的人,我并不需要您的任何回报。”

“是这样的先生,”客人点点头说,“说实在的,我也没有任何可以用于回报给您的东西——因为不论我拥有什么,其实也都是您给予我的。今天,我来到您这儿,就是要来真诚地感谢您!”

富翁睁大了眼睛,注视着他的客人,看着他伸出双臂,给自己一个紧紧的拥抱。多年以来,他一直都是用这个友好的动作向那些前来寻求帮助的人示意的。而今天,还是第一次有人以这种方式来回报他!

顿时,和来客一样,他的眼眶里也盈满了激动的泪水。

对他来说微不足道的100美元改变了另一个人的一生,而一位曾经在街头乞讨的人也给了他这辈子最令他满足的拥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