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指以出生后24小时,或数日内出现不乳,吐沫,喘憋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从病因上分两大类: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主要是小儿喜吃过甜、过咸、油炸等食物,致宿食积滞而生内热,痰热壅盛,偶遇风寒使肺气不宣,两者互为因果而发生肺炎。新生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
新生儿肺炎可分为产前感染(包括宫内和产时)和出生后感染,感染多来自孕妇,经胎盘传染给胎儿,或因孕妇羊膜早破、产程过长,阴道中微生物上行感染所造成。
吸入性肺炎多因吸入胎粪、羊水、乳汁等引起,也可因吞咽反射不成熟、吞咽动作不协调、食管反流或腭裂等因素引起乳汁或分泌物吸入而引起。早产儿、颅脑疾病患儿因吞咽功能不协调,反射差或缺如,易发生呕吐物、乳汁吸入性肺炎。
出生后感染性肺炎感染的途径包括:①呼吸道途径,接触新生儿者如患呼吸道感染,其病原体可经飞沫由婴儿上呼吸道向下传播至肺,也可因婴儿抵抗力下降 (如受凉等)时,其上呼吸道感染下行引起肺炎;②血行传播感染,患脐炎、皮肤感染、败血症时,病原体经血行传播至肺而引起肺炎。病原体以B组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巨细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见。此外,护理不当、受凉等也是发生新生儿肺炎的诱因。
医源性感染可由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及某些致病力低的细菌引起。由于医用器械如吸痰器、雾化器、供氧面罩、气管插管等消毒不严,暖箱湿度过高使水生菌易于繁殖,或使用呼吸机时间过长等引起肺炎;病房拥挤,消毒制度不严,医护人员洗手不勤,将患儿的致病菌带给其他新生儿;广谱抗生素使用过久容易发生真菌性肺炎等。晚发型肺炎最常见于新生儿监护室,由于慢性肺部疾病需要长期气管插管的新生儿。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肺炎,小儿均明显缺氧,如不能及时供氧,使缺氧改善,可致小儿长期严重的脑缺氧,从而对小儿的智力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预防新生儿肺炎,应治疗孕妇的感染性疾病;临产时严密消毒,避免接生时污染;尽可能在新生儿第一次呼吸前吸净口鼻腔分泌物;孩子出院回家后,应尽量谢绝客人,尤其是患有呼吸道感染者,要避免进入小儿房内,产妇如患有呼吸道感染,必须戴口罩接近孩子;每天将宝宝的房间通风1~2次,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孩子受凉,冬天洗澡时室温应升到26~28℃,水温38~40℃,以大人胳膊肘试水温为宜,洗完后用预先准备好的干燥的大毛巾毯包起来轻轻擦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