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都想成为一个既有本事,又受别人欢迎和尊重的人。为了实现这一美好愿望,最重要的是:不仅要学会学习,还得好好地学会做人。会学习的人,将来学有所成后,才会有谋求事业成功和发展的真才实学,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会做人的人,应该是“待人谦和讲礼貌、举止文明守规矩、诚实守信有爱心、勤快细心有主见”的人。具有这些优秀品质的人,才是一个拥有健康向上人格形象的人。这样的孩子,一定会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长大成人后也将是一个大有出息的人。
一、待人谦和讲礼貌
父母要教育孩子懂得尊重别人,学会与自己的家人和睦相处,与同龄的小朋友和睦相处,与所有熟识的人和睦相处。要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待人谦虚、和蔼、讲礼貌的人,而不是不可一世的“小霸王”或者“咄咄逼人”的小公主。
二、举止文明守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父母要教育孩子从小就自觉做到遵纪守法,坚持原则,按规章制度办事,有规律地生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
三、诚实守信有爱心
1.诚实守信是做人应该具有的核心品质。
我们说话、看问题都要实事求是。不能隐瞒真相,也不能夸大其词;不能沽名钓誉,更不能颠倒黑白。
父母要教育孩子能做到的就说,做不到的不说,说了就要做到。不光对别人这样,对自己也应该这样。比如自己拟订的作息时间、学习计划、假期安排等,都要实事求是地制订,认认真真地执行。做事要认真负责,善始善终,不能敷衍了事,或是龙头蛇尾、留下“半拉子”工程。如果说错了话或是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错误,不能推卸责任。有错就改,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有责任敢担当的好孩子。
2.爱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人类社会因为有了这种伟大的爱,才得以繁衍生息和发展进步。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伟大的爱,才得以永远勃勃生机。
父母应该培养孩子懂得什么是爱,哪些东西值得爱,还要学会怎样去爱。
(1)要懂得爱自己。
①爱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生命。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金贵银贵没有健康宝贵,千好万好平安才是最好。
②爱惜自己的青春。有钱难买十年少。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智慧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知识、长本领的最佳时期。千万不能让这个稍纵即逝的青春年华白白浪费。
③爱惜自己的人格。要发扬自己的优点,修正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健康向上的人格。
要知道,一个人在任何时候,如果做出一些没良心、缺道德、不人道的事情,都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和践踏。
(2)要懂得爱惜大自然。
爱护动物,保护植物,爱惜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不能随意捕杀动物,践踏花草树木和破坏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一切珍贵有益的东西。
(3)对弱势人群要有同情和爱怜之心。
父母教育孩子有爱心,必须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比如,教育孩子坐公共汽车时给有需要的人让座,在学校不要给有身体缺陷的小朋友取绰号,等等。
教育孩子有爱心,父母还得从自身做起。比如,在家里要尊重老人,对人说话要和气。对孩子也要尊重,不要打骂或指责,多沟通,多引导。
四、勤快细心有主见
做事要勤快,还要细心,这是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持有的基本态度。磨磨蹭蹭,粗心大意,是不可能把任何事情做成功的。即使能勉强“完成任务”,不是超出了规定的时间,就是质量不行。
所谓主见,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和立场,能明辨是非、曲直、真伪和善恶。对反社会、反人类、反科学等各种丑恶的东西,敢大胆地说“不”。
纵观人类历史,凡是能够担当大任的人,都有自己的主见。
有主见的人必然有自信。相信自己才是每个人一切力量的源泉。当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只有掌握了主动权,才能占据有利位置。如果太过平庸,就会被边缘化。纵然你再有本事,也难有用武之地。
有主见的人也必然有上进心。上进心是一种立志有所作为的心理品质,是不畏艰难险阻、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孩子在读书学习阶段,离不开勤快和用心。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学习也少不了有上进心,唯有上进心,才能激发孩子积极主动地学习,规规矩矩地做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