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事业方面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商类型和兴趣爱好,由此决定每个人最适合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如果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就可能学不好,干不好,或者难出成果;就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来说,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的优点,同时也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缺点,如果每个人都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具有的优点并尽量发挥,就会为自身成长增加正能量。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点或不足,并下决心改正它。如果有缺点不改,就会严重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甚至影响人生的前途和命运。
最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所以每个孩子都要学会认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经常自觉地检讨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努力克服,彻底改正,做一个“待人谦和讲礼貌,举止文明守规矩,诚实守信有爱心,勤快细心有主见”的好孩子。
这里就未成年的孩子中较为普遍存在的十种影响自己健康成长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予以分析,希望有这些不良心理和行为的孩子能提高认识,彻底改正。
一、粗心
做事粗心是孩子普遍存在的毛病。有些孩子在做练习或考试的时候,看到一个好像很简单的题目,没有认真审题,不加思考就立刻下笔做起来;有些孩子做题方法是对的,但是计算错了;有些孩子审题、计算都没错,但把结果写到练习或试卷上的时候写错了;还有的孩子写作文因为漏字、多字或错字而把意思弄得模糊不清甚至南辕北辙……这些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粗心大意的坏毛病认识不够,考试的时候依然不细心,造成丢了本不应该丢的分。
凡是有粗心大意坏毛病的孩子,如果迟迟不能认识到这个坏毛病的危害性,不能及时加以克服,有可能在中考或高考时,影响自己本来可以拥有的美好前途和命运。
粗心大意的坏毛病实际上就是做事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小孩子从小就要培养做任何事情都能有始有终、认真负责的好习惯,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父母就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
比如孩子每天放学回到家,就应该先完成学习任务后再去做其他事情。做完练习之后,还要自己检查一遍,错了的也要由孩子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来改正。如果确实有一定难度,父母也可以给一些必要的提示,千万不能剥夺孩子的自主权。在这方面,有些父母恰恰不是这样做的。
正读小学三年级的昊昊是个很乖巧的孩子,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就先做作业。半个多小时他就做完全部作业,往妈妈手里一交,然后就心安理得地去看电视,只等妈妈把作业检查完再拿过来,告诉他哪里错了,要怎么改正。昊昊不用思考,只要照着妈妈说的三两下就改好了,接着继续去看他的电视。第二天,老师看了昊昊的作业满意地都打上了勾,有时候,还会在课堂上表扬他。然而在期中考试中,昊昊的试卷做得一塌糊涂,只得了40分。连老师都傻眼了,昊昊低着头无话可说,回到家里爸爸妈妈一看试卷和分数,都惊呆了。
像昊昊妈妈这样教孩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1.孩子的成绩永远上不来。
2.孩子的作业做完后不是自己检查改正,而是由妈妈代替,助长了孩子不负责任的依赖心理。
3.孩子为了早些做完作业好快点去看电视,对自己应该做的事完全没有一点责仼意识,而且没有意识到粗心大意是缺点,也不会主动去改正。
4.孩子的作业表面上做得如此“完美”,既欺骗了自己也欺骗了老师,使得老师不能及时发现孩子的学习“漏洞”予以正确的指导。
孩子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最终害的是自己。说到底,还是妈妈这种包办代替的错误做法伤害了自己无辜的孩子。
二、逞能
初生牛犊不怕虎,总喜欢在别人面前“逞能”。比如有一个中学生,刚学过几天游泳。这天,他从长江大堤上走过,看到一个落水者。这个中学生自以为已经会游泳了,想都没想就往江里跳。不料水流太急,把他一下冲到百米开外,不仅没有救得了别人,他还差点赔上了自己的性命。
逞能是一种盲目自信在孩子中的普遍表现。见义勇为虽说是好事,但千万不能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去逞能。对未成年人来说,心智和体能都还在发育阶段,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危险后果,缺乏成年人应有的预知能力。因此,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说,父母应该教育孩子不要盲目地去“见义勇为”,尽量避免一些无辜的伤害。
三、逞强
喜欢逞强在“孩子圈”中也是较为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健健长得很帅气,也很壮实,在班上男同学都称呼他为“老大”,谁有什么事或是受到“欺负”都爱找“老大”评一评。一次,有个叫小三的跟健健说,亮亮借了他的橡皮擦不肯还他。常常说“拳头就是硬道理”的健健听小三这么一说,不问青红皂白就抓住亮亮揍了他两拳,亮亮不服立刻就踢了小三两脚,三个人就拳来脚去打了起来。后来亮亮告诉了老师,经仔细询问,事实是亮亮已经把橡皮擦还给了小三,而小三自己忘在家里没有带来。老师为此事找健健的妈妈进行了沟通,从健健妈妈那里得知,健健的爸爸对健健也是这样遇事先揍了再说。所以说“孩子是父母的缩影”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后来通过妈妈和老师的多次耐心教育,健健终于认识到自己以前的观点和做法是错误的,并且改了许多。听健健和他妈妈说,健健爸爸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揍过健健。父子间也有了沟通,家里的气氛比以前和谐了许多。健健现在爱和同学沟通了,同学们比以前更喜欢和健健在一起玩了。
四、攀比心理
小孩子看到别人吃什么就想吃,见到别人穿什么自己也想要,这是一种攀比心理。
初中二年级学生丽丽长得非常漂亮,性格活泼开朗,学习也很不错,人称“校花”,还是班长呢!但她有一个不小的“毛病”,就是在生活上喜欢与别人攀比,尤其是在服装穿戴方面。见到哪个女孩子穿了一件时尚的衣服,她回家马上就要妈妈给她买;看到哪个女同学穿了一双好看的皮靴,她同样也找妈妈要。然而,丽丽的爸爸妈妈只是从边远山区的农村来到城市里打工而已,除了租房、日常生活、学费开支之外,还要给留守农村老家年迈的爷爷奶奶寄生活费用。虽然经济负担本来就不轻,但为了让女儿开开心心地好好学习,妈妈常常是有求必应。有一次,丽丽又找妈妈要买一双1500元的高档皮鞋,家里一时凑不齐这么多钱,丽丽就大哭大闹了一场,甚至一天没有去上学。到学校去后,她一个星期上课时间都心不在焉,紧接着就是期中考试,结果这次考试成绩较以前明显下滑。老师在与家长沟通得知上述这些情况后,及时与丽丽谈心,并告诉她:“生活上一味地向好的攀比本来就不应该,脱离自己的家境实际去攀比更是过分。明知父母如此辛苦,爷爷奶奶在家里也十分艰难,理应体谅长辈们的难处,好好用心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和各方面好的表现回报他们才是。”一番态度诚恳、语气和蔼的交谈,深深地打动了聪明善良的丽丽的心。丽丽回家后主动向爸爸妈妈道歉,从此再也没有生活上过分攀比的心理和行为,学习成绩也逐渐跟上来了。
五、自卑心理
心理学将自卑心理称为“蛋壳心理”。心理防线像鸡蛋壳一样,很容易被击破。比如,初中二年级的秀秀一次考试中数学只考了56分,调皮鬼强强开玩笑说了句:“怎么样?这次的数学‘冠军’(倒数第一)是不是非你莫属啊?”自尊心特别强的秀秀感觉受到了强强的“羞辱”,气得当场哭了起来。
其实,一次平常考试的分数,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只要自己认真总结,深刻吸取教训,抓紧时间,刻苦努力,学习成绩赶上真正的冠军也不是不可能。完全不必为一次考试的失利,就丧失信心,更没必要为有人说了一句风凉话就被击倒在地。
六、嫉妒心理
有一些孩子,见到某个方面比他强的人,就会产生妒忌心理,总爱找别人的短处来贬低别人,其实这种做法,既伤害了别人,也贬低了自己的为人。如果能懂得欣赏别人,虚心向别人学习,既能增强自己的能力,也可以彰显自己谦和的为人。
七、经不住诱惑
小学三年级的辉辉是个小“电视迷”,每天放学回家就开电视机,如果不是妈妈再三催他做作业,他可以看到晚上八九点才不情愿地做作业。另有一个读初中二年级的磊磊,不到一年就要中考了,可他一点都不在意。每逢周末在家里,电脑全天不关机。上午和网友聊天,下午上网玩游戏,直到晚上七八点才迫不得已做练习。爷爷奶奶是网盲,父母忙里忙外顾不及。
这些孩子也知道电视、电脑看得过多,既伤害视力,又影响学习,可他们还是因为在感情上缺少父母的亲子沟通,又经不住这些媒体节目中的“情景”诱惑,才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所以父母应该在百忙中尽量安排时间与孩子勤接触、多沟通,并加强对其进行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的教育。
还有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女孩子茜茜,她的父母在千里之外的上海打工,茜茜有一年多都没有见过爸爸妈妈,早已无心继续读书了。知道她心事的同班同学无意中对妈妈说了茜茜想去上海找父母的愿望,很快这位同学的妈妈就找到茜茜并对她说,有一个人最近要到上海去,可以带茜茜一起去找爸爸妈妈。得知此消息的茜茜欣喜若狂,没有告诉在家照顾她的爷爷及其他任何人就擅自跟着那个人走了。直到二十年后,一直渴望见到爸爸妈妈的茜茜才在媒体和公安的不懈努力下帮她找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而她从十二岁那年起就被拐卖给一个乡下的男人当老婆,如今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二十年骨肉分离的痛苦折磨,就是因为轻信了别人一句假话而引起的。
八、经不起表扬
有些孩子经不起表扬。比如,当他取得一点成绩时,得到了父母的表扬。父母的表扬本意是对他的鞭策和鼓励,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孩子应该更加努力学习,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才对。然而孩子一听到表扬就得意忘形,尾巴翘到天上去。接下来成绩不仅没保持还一次比一次滑落下去。
经不起表扬是轻浮无知的表现。骄傲使人落后,骄兵必败,这些都是世人皆知且再浅显不过的道理。
九、经不住批评
有些孩子听到批评就来气,本来事情做错了,还要顶嘴、撒气、扯歪理,善意的批评反被当作是恶意。
做错了事情受到批评是很正常的。善意的批评是在提醒你,应该虚心接受,认真改正,争取做个好孩子,不该顶嘴、撒气、扯歪理。
经不住批评是软弱无能、缺乏自信的表现。本来就一知半解,还硬说自己是对的。这种“犟脾气”是人生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唯有充分认识这种犟脾气的危害性,就可以彻底改掉它。
十、做事疲沓
有些孩子做事不紧不忙,学习的时候心不在焉,时而看看这,时而翻翻那。做作业的时候听音乐,看书的时候吃东西,有时还跟在场的人聊天。明明是一个小时可以做完的作业,他可以磨蹭一个上午。周六上午就应该完成的练习,偏要磨蹭到周日下午才完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种可能的原因。
1.学习(做事)缺乏目的性。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就不会有浓厚的兴趣,也就没有足够的驱动力,所以才表现得拖拖拉拉。
2.时间观念不强。有些孩子不珍惜时间,尤其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和有效利用时间。本来一个小时能完成的练习却要磨蹭一个上午,为何不花一个小时把练习做完,多余的两三个小时可以尽情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看电视、打羽毛球、看课外书等)?这难道不比一直耗在书桌旁边更开心、更合理吗?针对孩子这样的坏习惯,父母应该给孩子规定任务量,鼓励孩子完成任务后去干自己想干的事。孩子要想早点完成任务,就会自觉地抓紧时间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这样既可以把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玩的时间也多了许多。对孩子更大的好处是培养了他的时间观念和责仼感。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事实的确如此,因为不论是父母和老师的教育,还是领导和同事的帮助,都需要受教育人从思想上接受,才能起到作用。这也就是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哲学原理。而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本人主观意识的要求,这才是更有说服力的教育,也是最有效的教育。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如果不经常反省自己,或者根本未意识到自己还要认识自己,那就不可能主动去改掉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坏毛病,甚至即使知道自己有错,也会千方百计找借口搪塞、推托。
孩子存在这些毛病不改,可能会误其终生。只要能认识到这些坏毛病的危害性并能痛下决心改掉它,将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大有作为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