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孔子被尊称为圣人。他的政治主张是“仁”和“礼”。孔子三十岁开始收徒讲学,大约有弟子三千人。孔子常教导学生要言行一致,不可巧言令色。孔子担心子路还未孝养父兄,就去杀身成仁了。过了一会儿,冉有也来问:“先生!我从您这里听到的那些仁义之道,就应该立即去实行吗?”
凡训1蒙,须讲究。
详2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3善言。
【译文】凡是教导刚入学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读书求学要循序渐进,选择教材要有好的开端。先把朱熹编著的《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书”。
《论语》这本书共有20篇,是孔子的弟子及弟子的弟子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的书。
孔子因材施教
孔子被尊称为圣人。他的政治主张是“仁”和“礼”。孔子三十岁开始收徒讲学,大约有弟子三千人。孔子常教导学生要言行一致,不可巧言令色。
有一天,子路对孔子说:“先生所教的仁义之道,真是令人向往!我所听到的这些道理,应该马上去实行吗?”
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他们都需要你去照顾,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孔子担心子路还未孝养父兄,就去杀身成仁了。
过了一会儿,冉有也来问:“先生!我从您这里听到的那些仁义之道,就应该立即去实行吗?”孔子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
这下站在一边的公西华被弄糊涂了,不由得问孔子:“先生!子路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有父兄在,不可以马上就实行。冉有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应该闻而即行。我弄不明白,请教先生。”
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要中和他的暴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