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章智慧与谚语

第章智慧与谚语

时间:2023-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处将谚语设为独立一章。然而这种说法需要进一步验证。他们关心的主要是将富有智慧的言语汇编在一起,并将其放入可能会被看到的任何形式的文本中。谚语不仅仅只是具有特殊意义,或传统上被认为充满智慧的话语。谚语之所以闻名于世,不仅因为所罗门政治或建筑方面的成就,而且还因为他的智慧。谚语可以构成一种集体文化智慧。6谚语之所以被认为是智慧的载体,最后一定是归结于他们的内容。

此处将谚语设为独立一章。很明显这将谚语与哲学、历史等所有科目相提并论,似乎十分慷慨。这一章节将十分简短,但事实上针对谚语的研究本身是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科目的,它被命名为谚语学。如果想要使谚语成为一门可研究的科目,谚语学确实是一个十分古老的科目,因为古代人在公元前2500年之前便开始收集记载谚语。然而这种说法需要进一步验证。古代苏美尔人的作品,如《苏鲁巴克给儿子朱苏德拉的指示》包含的不仅是谚语,就像《圣经》中的《箴言》篇一样,其在多个世纪以后才被编译。谚语、教谕文学和寓言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重叠。虽然现代学者不断研究一个流派的终结和另一个流派的开始,但是古代的编撰者可能并不在意这些。他们关心的主要是将富有智慧的言语汇编在一起,并将其放入可能会被看到的任何形式的文本中。虽然它们可能被视为文学作品,但其文学价值是次要的。其主要作用便是使人们能够从中学到东西。教谕文学的教学功能十分明确,但是在寓言和谚语中就并非如此了。相反,一个现代谚语收藏家开始通过观察写书,他的目的是“尽可能地追踪英国谚语的历史”。1这里没有别的动机,也不是别有用心。读者可能对这本书的内容感兴趣,但并没期望能从中获益。我们不应该期望所有社会在任何时候都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谚语。

谚语没有一致的定义,这点使谚语研究变得复杂起来。因为谚语在许多不同的文化中出现,所以很难给它一个一致的定义。现代辩论学家已经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大量学术研究一直试图找出谚语的共同结构。假如语言有许多不同的结构,那么这种方法只会提供高度一般性。例如,“谚语必须至少有两个词”的结论并不会让任何人有什么进步。2一句谚语的主要“结构性”事实是:它是简短的,而且有普遍的一致性。谚语的第二个特点,用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Pope)在《论批评》(EssayonCriticism)中的话来概括最为完美:

真正的机智是天性;

经常被认为很好的东西,但从不会表达出来。

3

谚语是“充分表达”的东西,它有一个审美的维度。在文学术语中,谚语就像微小的抛光宝石。同样的观点总是可以用更大的篇幅和不同的方式来陈述,但谚语胜在其简介和形象的描述。通过举例的方式,“小洞不补,大洞吃苦”(Astitchintimesavesnine.)[①]试图将谨慎包含在八个字中,且远远超出针的使用含义。然而对于那些根本

[ ]① 该谚语直译为:及时缝一针能省九针。——译者注

不懂针的人来说,这将是毫无意义的。显然,一个谚语的意象必须以某种方式与预期的听众产生共鸣。我们也希望用谚语中的意象来反映它原始的世界,这似乎是这样的:“苏美尔谚语的主导意象反映了农业、畜牧业以及形成了苏美尔人的文化基础的生活方式。”4同样,“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属于一种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人们会修补破了的衣服,而不是将其扔掉。

但是,我们为什么能准确地知道一针及时省九针呢?为什么不是四针或者十七针?唯一一个似是而非的解释是“时间”(time)和“九”(nine)的发音相似。这引出了令人难忘的另一个层面。“难忘”意味着“值得记住”和“容易记住”,并且这两种感觉都适用这里。韵律、头韵、半谐音可以使一个谚语更容易记住,但仅仅因为容易记住,并不意味着它值得。然而,将某事物称为谚语便是赋予它权威,使它值得记住。不管所罗门与成千上万的箴言有没有关系,为了赋予它们权威,人们都将它们归于所罗门。谚语不仅仅只是具有特殊意义,或传统上被认为充满智慧的话语。谚语之所以闻名于世,不仅因为所罗门政治或建筑方面的成就,而且还因为他的智慧。在古希腊,七位圣贤也有类似的功能。

有智慧名声的人即使没有刻意去说,谚语也会具有一定权威性。引用一句谚语不是为了发表个人声明,而是呼吁那些经受住时间考验并代代相传的东西。谚语可以构成一种集体文化智慧。在一些传统的非洲文化中,能够引用一句谚语来支持自己的立场,就如同引用判例一样。这引出了另一个谚语学的维度:如何使用谚语还是值得研究的。在一种文化中,被视为体现智慧的具体事物可作为附加之言或文学点缀。比较基础上的谚语研究不仅要考虑文本,还要考虑语境。使用谚语的意料之外的背景之一是精神类疾病诊断,但若无法正确解释谚语,就被一些人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虽然对于谚语没有一致的定义,但人们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定义。摩西·伊本·埃兹拉(MosesIbnEzra)比大多数人做得更好,“谚语有三个特点:包括几个词、有意义、有一个良好的形象”。5

谚语中的智慧

约翰·罗素勋爵(LordJohnRussell)曾说,谚语是“不止一个人的智慧”。6谚语之所以被认为是智慧的载体,最后一定是归结于他们的内容。将“几个词”和“良好的形象”组合在一起撰写出谚语是比较简单的,但没有“美好的含义”,这就不能称之为一个谚语。“一针及时省九针”十分简洁,并且很好地利用了意象,但它并没有“美好的含义”,所以并没有达到谚语应有的效果。虽然“好的含义”听起来比“智慧”更为世俗和平庸,但谚语中却有许多这样的东西。谚语的智慧毕竟是来自经验的智慧。纵观历史,人们已经寻求有着智慧名声人的建议,这句谚语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工具,通过它,智者的忠告被保存下来以及传播出去,以便人们可接触它。

不是每一句谚语都可被构造或成为一个明确的忠告的。从表面上看,“一针及时省九针”只可看作对世界如何运转的言论。然而,这样的言论可以成为一条建议的基础,因为它具有实际意义。谚语的忠告性是其隐含的一部分,当它逐渐处于一个与它相关的背景中时,这种忠告性就变得明显了(对于那些能够看到它的人而言)。只有当我们遵循这一建议,并且看到它起作用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它的含义。正如约翰·济慈所说:“谚语对你来说是没有用的,直到你的生活证明了它的内容。”这种证明不一定是积极的。我们可能在没有听从一个谚语的建议,并且承受后果时,才会欣赏一句谚语的真实性。

人类的本性固定或者不变的程度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我们期望气候和文化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们的世界观。然而对谚语的研究表明,有些东西世世代代,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变化都很小。数千年前在古代苏美尔中流传的藏书中有三个例子,比如:“借来的面包不用还”;“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收入永远不会满足,支出永远不会停止”。7虽然我们不知道苏美尔人如何使用它们,但从翻译形式来看,理解它们的意思,或找到今天这个社会中可以使用它们的语境并不困难。

谚语间自相矛盾的情况很常见:“小别胜新婚”(Absencemakes theheartgrowfonder.)和“眼不见,心不烦”(Outofsight,outof mind.)便是一对明显矛盾的谚语。这一现象反映出了一个关于文字的基本事实,即它一旦出现便会永远承载固定不变的意图或目的。直到爱迪生和其他人相对较新的发明出现之前,人们的话语在说出的那一刻便立即消失了,但书面文字可能永远存在。当智者的话被写下来时,他们便失去了对它们的控制,失去了可能使用和欣赏它们的语境的控制。“小别胜新婚”和“眼不见,心不烦”就像一个医生为两个患有不同疾病的患者开的两个处方。如果每个病人服用各自的处方药,那么一切都会好的。但是,如果他们交换处方,食用错误的处方药,那么他们都不会痊愈。缓解头痛的药物与降低血压的药物并不矛盾,它们只是作用不同。同样,一个谚语适用于这个语境,却不一定适用于另一个语境。理解特定的谚语什么时候可用,什么时候不可用,也许需要了解一些起初引起它们的智慧。而且理解谚语本身甚至可能超越其他一些能力,正如一个非洲谚语所说:“对一个傻瓜说谚语,是需要给他解释的。”8

简短是谚语的优点之一,也是它的局限性之一。简短可以使谚语深入人心,但也限制了它的传播能力。一句谚语可以提供给人们瞬间的灵光,但它不能携带持续地讨论。把大量的谚语结合起来,只是创造了一系列独立项目。尽管这可以反映出世界观的连贯和统一,但这种世界观无法用全面而系统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此谚语不可与哲学混为一谈。

海伦娜·彼得罗夫娜·布拉瓦茨基(HelenaPetrovnaBlavatsky)

布拉瓦茨基(1831-1891)毋庸置疑是支持“神智学”运动的知识分子。然而,她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虽然很多人是因为她的作品才对她印象深刻,对于她所说的自己的知识是从不同的神秘老师那里学到的,人们持有怀疑的态度,大家认为这些知识只是她自己编造的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