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各国政府正在努力采取各种方法来对抗气候变化之际,全球的温室效应也持续加剧,暴风雨、水灾、旱灾、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越发趋于频繁和猛烈。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天气的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在统计意义上属于不易发生的事件。通俗地讲,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的是五十年一遇或百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也发生变化,呈现出增多增强的趋势。
回顾近几年的气象记录,我国也出现过多项破历史纪录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2005年,江西发生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2006年,川渝遭受百年一遇的干旱;2008年,南方发生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旱灾。
极端天气不仅在我国频发,整个世界似乎都“不好过”。2007年,英国遭遇200年一遇的暴雨;2010年,巴基斯坦出现世纪大洪水,俄罗斯发生百年大旱;2011年,美国的龙卷风造成了几百人死亡。
极端天气为何越来越多?这很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全球气候变暖后,大气中能量分布会发生变化,比如蒸发量加大、水循环速率加快等,从而造成极端天气偏多。以干旱和洪涝为例,气候变暖后,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气温都会增加,更容易发生蒸发和蒸腾,大气中水汽含量就会增加,可容纳的水分就会增多。这意味着要达到降水条件,就需要更多的水汽。如果大气达不到饱和状态,就会不断吸收水分,会使得陆地变得更加干燥,形成干旱。而一旦大气达到饱和状态,由于大气含水量的增加,容易形成强降水,从而可能会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此外,由于南北半球热量、水汽交换加强,气候就更容易变得异常。
异常气候产生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除了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它还给农业生产和粮食供给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性。极端天气衍生的危害还不止于此,天然气、电力等能源的供应常常会因为极端天气“吃紧”,供求不平衡会抬高国际能源价格,引发局部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在世界经济发展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的当下,极端天气的频发也为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更多变数。
有统计数据指出,未来20年内气象灾害出现的频率将增至目前的4倍。世界气象组织已多次提醒各国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极端天气是地球对人类社会的“拷问”,其影响的严重性不仅取决于极端天气本身,还取决于承载体的暴露度和脆弱性。因此,管理灾害风险和适应气候变化主要是减少暴露度和脆弱性,并提高对各种潜在极端天气不利影响的应变和应对能力。
第一,要增加抗灾自救意识。人类处于极端天气的适应期,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需要不断提高水准。做好随时应对极端天气的多层面准备,要通过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等手段提高抗灾意识。
第二,建立完备的预警体系。构建更加通畅的信息发布体系和预测网络,特别是加强极端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和影响评估技术研究。
第三,进一步完善应对重大突发性灾害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紧急状态下的重大灾难救助,制定突发性灾害的救助计划,成立救助组织,做好危机应对的劳务、物资、设备、资金的准备工作。
第四,建设应急处理系统,使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常态化,以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效率。这就对各国公共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把灾害预警、应急管理纳入日常管理和运作中。同时提高科技救灾能力,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第五,加强国际合作。极端气象灾害往往具有跨地域和跨国界的性质。在跨区域天灾面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需要协同防范,合力抗灾。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当应对极端气象灾害成为常态,未雨绸缪,警钟长鸣,才能将灾害引发的恶劣影响降至最低,才能在“极端”和“异常”天气来临时真正做到处乱不惊,有效地应对。
依据《世界气象组织温室气体公告》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大气层二氧化碳平均浓度为0.0389%,比全球工业化初期增长39%;全球大气层甲烷平均浓度为0.0001808%,比全球工业化初期增长158%;全球大气层一氧化二氮平均浓度为0.00003232%,比全球工业化初期增长20%。大气层成分的变化使得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对全球水循环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导致产生其他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