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建设的三个共同体

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建设的三个共同体

时间:2023-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共商、共建、共享,体现了“一带一路”的开放包容,中国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沿线国家开展合作,与沿线国家共享中国发展的红利。参与“一带一路”正在成为兼顾各方利益、反映各方诉求的共同愿望。共同的责任铺就“一带一路”。共同的命运筑实“一带一路”。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倡议,也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愿望,倡导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三个共同体即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1)共同的利益联结“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体现了“一带一路”的开放包容,中国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沿线国家开展合作,与沿线国家共享中国发展的红利。自习近平主席2013年秋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就已有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做出了积极响应。参与“一带一路”正在成为兼顾各方利益、反映各方诉求的共同愿望。“一带一路”沿线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巨大。据初步估算,东起亚太经济圈,贯穿亚欧非大陆,西进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当“一带一路”大家庭的成员日益增多的时候,成果也将惠及更广泛的区域。

(2)共同的责任铺就“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新时期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便车和快车,是为世界提供的有益公共产品。中国利用自己的强大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雄厚的资金实力来推动实现这一工程。“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2015年一季度,沿线国家在中国实际投入外资16.8亿美元,中国对沿线国家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5.6亿美元。陆上,一列列国际货运班列在欧亚大陆纵横驰骋;战略对接,已经建立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战略合作关系;项目对接,中白工业园、中俄丝路创新园孕育着高科技合作的新希望。海上,中国和斯里兰卡共建的科伦坡南港码头,创造了2014年世界港口增长的最快纪录;姊妹园区—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马来西亚—中国关丹产业园正从图纸变成实景。在海陆交汇处,中国和巴基斯坦已规划出“1+4”合作布局,即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中心,以瓜达尔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为重点。只有当蓝图变成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工程和项目时,才算走实了这条带、这条路。

(3)共同的命运筑实“一带一路”。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倡议,也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愿望,倡导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势,顺应当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传承和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更显得尤为重要和珍贵。“一带一路”将会给商业、工业、思想、发明和文化带来可与古丝绸之路相媲美的新复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