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国家媒体的合作有广阔的空间,而且变得非常迫切。首先,这是因为长期以来,西方媒体占据着国际媒体的话语权,中国和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媒体长期处于弱势地位。这导致整个世界看待中国和其他沿线国家的方式由西方媒体背后的价值观所主导。其次,沿线国家相互之间除了西方媒体过滤后的信息之外,少有其他相互了解的途径。
面对这两种现实状况,国内媒体和沿线国家媒体合作的空间非常广阔,可以形成以下合作机制:首先,沿线国家媒体可以形成一个协同创新的平台,联合起来,自主发声,制衡西方媒体的强势话语。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各国可以互相学习彼此在国际传播上的经验,促进各国媒体策划团队的合作,实现“一带一路”媒体传播界的“大合唱”。其次,“搭建一带一路沿海国家优秀文化作品的传播和交流的平台,向海外输出中国优秀电视节目出版物、展览展会活动、戏剧演出等优秀文化的作品。同时,引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秀文化、创意合作的平台”。
社会组织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可以扮演这样几个重要的角色。首先,社会组织应该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者。在投资之前社会组织要做大量的调研工作,要去探路,要去沟通,要去探讨是否可行。在这些任务中,社会组织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社会组织应该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护航者。很多问题要防患于未然,可以依靠社会组织去沟通,去消除误解,去化解矛盾。最后,社会组织应该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升者。所谓提升,是将经济合作的成果提升到政治互信和社会互信的层面上。比如我们做了很多援建的工作,但是往往做工程的多,做社会工作的少,导致很多时候做了的事没有转化成社会认同。需要大量社会组织的工作,把“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提升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