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对石狮子都不会陌生。因为,不但在作为旅游景点的古代官衙庙堂、豪门巨宅前都摆放一对石狮子,就是现在的很多建筑物前也要安放上两个。那么,用石狮子把大门的这种习俗,来龙去脉又是怎么样的呢?
中国其实并没有狮子,狮子的原产地是非洲、印度、南美等地。而狮子的来到中国,还是要归功于汉武帝时张骞的出使西域。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章帝章和元年,安息国遣使献师狮子、符拔。”安息国就是现在的伊朗,是他们以礼物的形式,给汉章帝刘桓送来了狮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狮子出西域诸国,为百兽长。”的确,狮子自从走入中国,国人一直都对它厚爱有加,称之为“瑞兽”,地位和老虎不相上下。
而石狮子逐渐走向民间,成为守卫大门的神兽,应该是在唐宋之后。唐朝京城的居民多居住于“坊”中,坊,有点儿类似于现在的小区,由官府划定区域,有围墙、也有坊门,目的可能是便于防火防盗吧。而坊门一般是个牌楼,上面写着坊名字。为了防风防震,坊柱的柱脚上都夹放着一对大石块,后来,出于美化的目的,工匠们在大石块上雕刻出狮子、麒麟等动物,同时也含有纳福招瑞的吉祥寓意,这应该就是石狮子护卫大门的最早形态了。
到了宋元时期,坊的居住形式没有了,各家各户成了独立的院子。而有钱的人家,却把门楼建造成坊门的样子,也把石狮子雕刻在门柱石上,时间一长,效法的人多了起来,也就作为习俗传了下来。
把石狮子摆在大门前的讲究有很多。而说到作用,其实也无外乎有四个方面——
第一个作用是避邪纳吉。因为狮子是人们心目中的灵兽,还有个名字叫“辟邪”,所以,古人当然认为石狮子可以驱魔避凶,据考证,石狮子最早就是用来镇守陵墓的。
第二个作用人们期待石狮子能够预卜洪灾。在民俗传说中,狮子有预卜灾害的功能。说如遇有洪水泛滥或陆地沉没等自然灾害,石狮子的眼睛就会流出红色的眼泪或流血,给人们以灾害来临的提示,让人们采取应急避难措施。当然,这只是人们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
第三个作用便是大户人家显示自己的威风了。古代的宫殿、王府、衙署、宅邸多用石狮子守门,显示了主人的权势和尊贵,而石狮子的大小,也和户主的地位有关系,天安门前的两对威风凛凛的狮子,就体现了“皇权至尊、威震八方”神圣不可侵犯的意味。
第四个作用应该是艺术装饰。因为代代相传,石狮子已经成为古代建筑物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在绘画里,很早就有了狮子滚绣球的图案,这无非是象征了娱乐升平和人间爱恋的感情色彩,也表达出了人们对太平祥和的美好愿望。
现如今,石狮子已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延续下来,而其中的迷信色彩已经不再重要,人们更多的是去欣赏石狮子栩栩如生的神态,和传统工艺的鬼斧神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