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鸣锣开道的讲究(古代“鸣锣”有讲究)

鸣锣开道的讲究(古代“鸣锣”有讲究)

时间:2023-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鸣锣开道的场面,人们应该都不陌生,因为很多影视剧里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比如,州县官出行鸣锣,是打三响或七响,称为三棒锣、七棒锣,意为“让让开”、“军民人等齐闪开”。“鸣锣开道”是官员的谱儿,但是百姓却有一个“拦轿喊冤”的招儿,深有冤情的老百姓,往往会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喊着冤枉,手举状纸跪在官员车驾、轿子所经过的路上,希望有清官能够给自己做主。

古代的官员出行,很讲究仪仗威武和官谱官派,认为这是必要的官仪,不然就显得自己和普通百姓没有什么区别了。特别是到了清朝,在出行方面,更是做得等级分明,面面俱到。

鸣锣开道的场面,人们应该都不陌生,因为很多影视剧里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锣声一响,闲杂人等回避,官老爷才能走得威风八面,顺畅无阻。而且,这也正是要告诉老百姓,咱是官啊!

不过,这个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乱敲一通的,要根据官职的大小区别,按照规矩来,因为,不同的锣声,其表达的具体含义也有所不同。

比如,州县官出行鸣锣,是打三响或七响,称为三棒锣、七棒锣,意为“让让开”、“军民人等齐闪开”。道府出行鸣锣,打九棒锣,意为“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节制武官的大官出行,要打十一棒锣,意为“文武官员军民人等齐闪开”。总督以上官员出行,因是极品,打十三棒锣,意为“大小文武官员军民人等齐闪开”。锣声和字数是相等的,要是心里跟着念,说不定还能敲出韵来呢。

除了锣声,在清朝的礼制中,各省文武官员从督抚到知县,在外出时还都有仪仗,仪仗和锣声一样,也依照官品分出等级。

所谓的“八座之仪”,指的是督抚的仪仗,也就是以小红亭为前导,次为红伞,有避雨的意思,然后是绿扇,有障日的意思,再然后就是四个敲锣的,后面还有人举着肃静、回避的木牌一样两个,此外还有官衔牌,再然后是戴红黑帽的皂役各四人,一路上呼喝不绝,再后面是一个骑马的前导,俗称叫顶马,还有四个提香炉的人,这才出现官员所乘的绿围红幛大轿,四个人抬着,还有四人左右扶着……不过还没完,轿子后面是两个巡捕,还有两个叫做跟马的骑马人。

这样的排场,与其说是出行办事,到不如说是上山打狼了。除了坐轿,如果官员出行走水路,也得是高大的楼船,舱门贴红纸字条,旗、牌、伞、扇都插在舱面,也照样要鸣锣。

在清代的官场上,如果没有这样“嗦”的排场和气派,就会被认为不成体统。据说郑板桥在潍坊当知县时,有一次夜间出去没有鸣锣开道,也没用“回避”、“肃静”之类的牌子,只用一小吏打着写有“板桥”二字的灯笼为前导。别人就觉得他很“不相宜”。

“鸣锣开道”是官员的谱儿,但是百姓却有一个“拦轿喊冤”的招儿,深有冤情的老百姓,往往会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喊着冤枉,手举状纸跪在官员车驾、轿子所经过的路上,希望有清官能够给自己做主。

不过,这仪仗是国家礼制,喊冤的代价就是,官员大多数都会先不问冤情虚实,一律按“冲突仪仗罪”责打数十大板再说,所以,“拦轿喊冤”也是个风险挺大的事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