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曲水流觞里的酒文化(古代酒令是这样形成的)

曲水流觞里的酒文化(古代酒令是这样形成的)

时间:2023-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北朝时期,除了比较原汁原味的“流觞曲水”外,还从中演化出吟诗应和,这时酒令变得简化,但保留了文雅的内涵,受到文人骚客喜爱,很快便流行开来。唐代的酒令形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明清两朝流行的酒令趣味性十足,选择了不倒翁作为道具,称为“拧酒令儿”。这似乎更迎合孩童的口味,看来大人们也是童真未泯。

所谓“酒令”,就是古人在喝酒的时候用来助兴的游戏。

酒令由来已久,起初酒令是人们为了维持酒宴秩序而创立,同时,在古代它也有辅助礼仪教化的作用。随着时代的更迭,助兴取乐就成了酒令的最主要功能。“不醉不欢,唯醉必由于劝酒”,古人和今人骨子里都是如此。

古人推杯换盏、把酒言欢,流传下来一段又一段的佳话,给我们后辈增添了不少茶余饭后的谈资。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今日,酒令已成为小市民的最爱,他们通常赤膊上阵,吵吵嚷嚷,争得耳红面赤,大有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之势。或许有人会感到接受不了,感到这样的行为有失风度,可是老百姓要的就是热闹,只要开心,只要热闹,何乐不为?

礼制和酒令扯上关系,要从投壶说起,它可是最古老最持久的酒令了。按周礼,奴隶主贵族应该行射礼,玩的是射箭,不过到春秋的时候,有些人因为拉不动弓,而用投壶来代替。

到了战国,这些贵族们越发腐朽,身体和力气都亏损得厉害,能拿得起弓的人都不多了,于是投壶盛行起来。

投壶如此流行,以至于有些人因为擅长投壶而青史留名,甚至因此而发财致富。《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时有一个郭舍人善投壶,可以‘一矢百余反’,‘每为武帝投壶,辄赐金帛’。”魏晋时也流行投壶,投壶的技巧还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有一个叫王胡的人,闭上眼睛投壶都可以百发百中。那个喜欢“斗富”的石崇,他家里有个伎女可以隔着屏风投壶,命中率也是百分之百。

到了魏晋的时候,不甘寂寞的文人雅士们开始喜欢一种名为“流觞曲水”的游戏。这种酒令犹如“阳春白雪”,是目前已知的酒令中最高雅的一种。

所谓“流觞曲水”,是选择一个风景秀美、僻静的地方,文人墨客坐在弯弯曲曲流淌的小溪旁边,专门有个人负责往水里放酒杯,这酒杯在水里漂浮着顺流而下,停在谁面前,谁就饮一杯酒并作首诗,作不出来还得罚酒三杯。

相传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0余名当朝名士云集兰亭作流觞曲水之戏。他们饮酒赋诗,将当日所作结成诗集,王羲之借微醉笔走龙蛇,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这些文人雅士的游戏可不是一般人能玩得了的,普通人只能望而却步。南北朝时期,除了比较原汁原味的“流觞曲水”外,还从中演化出吟诗应和,这时酒令变得简化,但保留了文雅的内涵,受到文人骚客喜爱,很快便流行开来。

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积淀,酒令发展到唐代已经蔚然成风,因为受到士大夫的欢迎而在唐代诗文中频繁出现。

白居易诗曰:“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欧阳修《醉翁亭记》:“觥筹交错起座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唐代的酒令形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此时,已经可以大概分为雅令和通令两大类了。雅令主要是文人使用,对人的学识和机敏程度有较高的要求,包括四书令、花枝令、诗令等等。唐代传奇《申屠澄》记载了这样一则关于雅令的动人故事。秀才申屠澄赴任途中夜遇风雪,借宿农家,围炉饮酒。他举杯引令:“厌厌夜饮,不醉不归。”主人之女脱口出令:“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申屠澄听出弦外之音,向此女求亲,喜结良缘。

而通令规则简单易懂,操作简便,受到普通人喜欢。其中包括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藏钩”“射覆”是较为盛行的两种。“藏钩”也称“送钩”,即一方将“钩”藏在手中,握成拳状让另一方猜“钩”在哪个手中,猜错罚酒,这和现在的“猜有无”差不多。

“射覆”也叫“分曹”,先让一方在器皿下面藏一个东西,让另一方猜是什么。唐代诗人李商隐就精于此道,他在诗中写道:“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经宋元明的发展,到了清代,酒令形式发展趋于完备。明清两朝流行的酒令趣味性十足,选择了不倒翁作为道具,称为“拧酒令儿”。拧着它旋转,停下后,不倒翁的脸朝向谁就罚谁喝酒,粤人称“酒令公仔”。这似乎更迎合孩童的口味,看来大人们也是童真未泯。

苏州用泥胎制作这种不倒翁,上面的彩绘滑稽逗乐,成为当地有名的特产,受到人们喜欢。《红楼梦》六十七回写到,薛蟠给薛姨妈和宝钗带的礼物中就有这种惟妙惟肖的酒令儿。

而到了现代,那些雅令几乎不见踪迹,流行开来的都是些通俗易懂、容易活跃气氛的酒令。像“一只小蜜蜂啊,飞到花丛中啊”“老虎、棒子、鸡、虫子”等,这些酒令和语言有关系,不需要借助道具。还有些需要借助道具,如“掷骰子”“猜骰子”等等。

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多,也有些酒令和外国文化有关,像“007”。如今,酒令的产生和传播速度都是古人所不可想象的,但是其中的文化内涵之浅薄也会令古人所不齿。

不过近年来,人们对传统文化开始重视起来,那些古典高雅的酒令有机会重新回到日常生活中来,继续为中华文化谱写诗篇佳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