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由元代郭居敬编录,也有人说是他弟弟郭守正,还有人说是郭居业。这是一部讲述了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后来的印本一般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
这是一本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一般用做儿童的启蒙读物。《二十四孝》的故事大多数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来源于《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
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个故事,不同说法通常仅仅是不同顺序的排列。
“孝感动天”指的是舜的父亲、继母、异母弟弟想要害死舜,而舜多次逃生,并且“以德报怨”,对父母仍然很孝顺,感动上天的故事。
“戏彩娱亲”指的是老莱子年老仍然装作小孩,逗父母笑的故事。
“鹿乳奉亲”指的是周郯子上山寻找鹿乳为父母治病的故事。
“百里负米”指的是孔子弟子子路跑百里路给父母背来米,而自己却吃野菜的故事。
“啮指痛心”指的是孔子弟子曾参的母亲咬手指而曾参就知道母亲盼着自己回家的故事。
“芦衣顺母”指的是孔子弟子子骞遭受继母虐待却在父亲面前为她求情的故事。
“亲尝汤药”指的是汉文帝在喂母亲吃药前总是先尝尝冷热的故事。
“拾葚异器”指的是蔡顺孝顺感动叛军赠米的故事。
“埋儿奉母”指的是郭巨为了孝顺父母而把自己的孩子活埋的故事。
“卖身葬父”指的是董永卖身葬父感动仙女下嫁的故事。
“刻木事亲”指的是丁兰怀念去世的父母而刻木为像,木像通了人性的故事。
“涌泉跃鲤”指的是姜诗和妻子庞氏孝敬喜欢吃鱼的母亲,感动上天,于是家中跃出鲤鱼的故事。
“怀橘遗亲”指的是陆绩偷了两个橘子放在怀里带回家给母亲吃的故事。
“扇枕温衾”指的是黄香夏天为父亲扇扇子,冬天为父亲暖被窝的故事。
“行佣供母”指的是江革背着母亲逃难,遇到强盗要杀他,又觉得他孝顺就放过他的故事。
“闻雷泣墓”指的是王裒每逢打雷的时候就跑到生前害怕打雷的母亲坟前安慰母亲的故事。
“哭竹生笋”指的是孟宗为了给母亲治病在冬天去找竹笋,没有找到而痛哭结果竹笋自己从土里冒出来的故事。
“卧冰求鲤”指的是王祥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化掉冰捉到鲤鱼给继母吃的故事。
“扼虎救父”指的是杨香舍命同猛虎搏斗从虎口救出父亲的故事。
“恣蚊饱血”指的是吴猛为了父母不被蚊子咬而故意脱去衣服吸引蚊子来咬的故事。
“尝粪忧心”指的是庚黔娄通过尝父亲的粪便来判断病情的故事。
“乳姑不怠”指的是崔山南学习祖母唐夫人用奶水孝顺她的婆婆的精神来孝顺唐夫人。
“涤亲溺器”指的是黄庭坚亲自刷洗自己母亲的马桶的故事。
“弃官寻母”指的是朱寿昌放弃官职去寻找自己失散的母亲的故事。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文化的美德,孝道值得褒扬和继承,孝行作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更有倡导的必要。
不过二十四孝的故事中,有一些将孝行推到了极端,对此,今天的人应该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如“郭巨埋儿”实在太残忍,可以说是灭绝人性。鲁迅先生曾批评:“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而“曾参啮指心痛”、“姜诗涌泉跃鲤”、“孟宗哭竹生笋”、“王祥卧冰求鲤”、“丁兰刻木事亲”、“虞舜孝感动天”、“董永卖身葬父”第七个故事,经过道学家的夸张和扭曲,变得非常荒谬,充满了封建迷信色彩。
此外,像“王裒闻雷泣墓”、“吴猛恣蚊饱血”则显得神经兮兮,非常幼稚可笑;“庚黔娄尝粪忧心”则让人恶心难受。孝顺父母自然是应该的,如果学习古人的做法,不但可能无法尽到孝道,还可能违法犯罪,让父母为你担心,反而是违反孝道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