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幻灯片的滥觞走马灯(古代的动画片)

幻灯片的滥觞走马灯(古代的动画片)

时间:2023-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月十五元宵节,有挂花灯的习俗,这走马灯就是其中的一种。当时在灯面上往往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上去像是几个人互相追赶,所以被称为“走马灯”。走马灯实际上是灯笼的一种,放置在灯笼内部的蜡烛点燃时会产生上升的热气流,可以推动灯笼上方的叶片,使得与叶片连接的轴承转动起来。在元宵节,走马灯上往往会有灯谜供游人猜测。从这个事儿上可以看出,走马灯在宋代的民间已经是很常见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有挂花灯的习俗,这走马灯就是其中的一种。走马灯一般都是宫灯的形状,里面粘贴着一轮带有图案的剪纸。点燃里面的灯烛之后,热气会推动纸轮转起来,灯罩上会出现人马追逐、物换景移的影像,看上去就像是现在的动画片一样。最晚在宋代的时候就出现了走马灯,当时称为“马骑灯”。当时在灯面上往往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上去像是几个人互相追赶,所以被称为“走马灯”。

走马灯实际上是灯笼的一种,放置在灯笼内部的蜡烛点燃时会产生上升的热气流,可以推动灯笼上方的叶片,使得与叶片连接的轴承转动起来。轴承连着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子投射在灯罩上,随着剪纸不断转动,灯罩上的投影像是在不断前进,这样就产生了动画的现象。在元宵节,走马灯上往往会有灯谜供游人猜测。传说大改革家王安石二十三岁的时候,去参加科举考试,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在街上闲逛。逛着逛着就来到了马员外家门口,看到走马灯上有一个对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很明显,这是等着给出下联。王安石不知道看懂没有,就拍着手说“好对!”他本来的意思是夸赞这个上联非常好。不料旁边的马家仆人误以为王安石的意思是“对出下联还不容易”,于是马上告诉了员外。原来这上联是马家小姐专门为选择老公而出的,马员外急急忙忙出来寻找王安石,王安石却早就吓跑了。

王安石把这事儿给忘了,专心参加考试,并且第一个交了卷子。主考官把他叫住,心想,既然你交卷子交的快,那我就考考你。主考官指着厅前的飞虎旗说:“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一下子就想起了马员外门前的“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自然是脱口而出,给主考官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印象。

王安石考完试,觉得很有把握,心情很好,鬼使神差地又来到了马家门前。马家仆人认出他就是那个说“好对”的人,这一下王安石跑不了了,被请到了府中。王安石不假思索地就对出了下联,这马家又看到王安石相貌不凡,于是就当场决定把女儿嫁给他。过了些日子,王安石与马家小姐正在举行婚礼,又听得报子来报“王大人高中,明日请赴琼林宴”。这正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王安石又是榜上有名,又是抱的美人归,运气可以说是好到家了。从这个事儿上可以看出,走马灯在宋代的民间已经是很常见了。后来,走马灯还传到了西方。西方人觉得这种灯笼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所以称它为“魔灯”。走马灯可以产生连续的画面,在它的启发下,西方人后来发明了幻灯片和电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