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这个词,原出于《尚书·洪范》,现在已经成为民间常用的习语。逢年过节,“五福临门”是人们之间相互祝福的吉祥话。不仅仅如此,“五福临门”还是中国人最高的生活理想。《尚书·洪范》记载到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通俗来说,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
所谓“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长寿是福的基础,短命鬼儿是没有资格谈论福的。生命是最重要的,生命是一切的前提。有了生命,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能为自己负责,才能为他人负责。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爱惜自己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好身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那些年纪轻轻就自杀的人不但令人惋惜,而且更加让人看不起。
所谓“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如果只是长寿而一辈子受苦受穷,七八十岁了头发全白了还跪在地上,喝着西北风要着饭,这算什么长寿?这种长寿一点生活质量都没有,反而延长了遭受苦难的时间。人生不能只追求长度,还应该追求质量。富贵发财要走正道,发了财也不忘节省,否则难保长久,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用之有度”。
所谓“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长寿了,有钱了,可是身体病怏怏的,没有福享受生活,钱也都用来治病吃药了。又或者,身体健康,但是人整天心事重重的,焦虑不安,心情难以平静。只有身体和心理都是健康的,才是真正的幸福。
所谓“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长寿了、有钱了、身心都健康,但却仗着自己有钱有势,到处招惹是非,别人都是敢怒不敢言。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说不定哪一天你就倒霉了。到时候,你可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没人同情你的处境,没有人会向你伸出援手。就算你一辈子都有权有势,但臭名远扬,甚至遗臭万年,整天被人背后戳脊梁骨,想必这个滋味不好受。因此要有德,即厚德,受人尊敬、爱戴、欣赏和亲近。
所谓“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得到了“长寿”、“有钱”、“健康”、“德望高”四福,但却不是安详地死去,或者死于非命,或者死的不甘心,或者没留全尸,总之死的并不完美,那么人生就留下了最后的遗憾,整个人生也不算有福。
五福合起来才能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缺少哪一个都不算完美。五福当中,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人只有一心向善,才会“五福临门”。
到了后来,有人觉得“善终”谈到了死亡,这似乎不太好,于是由于避讳等原因,“五福”发生了变化。如东汉桓谭在《新论·辨惑第十三》中就把“考终命”更改为“子孙众多”,因此,后来的“五福”也就变成了“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
受到“五福临门”的启发,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横空出世,给“五福”增添了新的传奇。五个可爱的“福娃”不但寄托了对奥运会的祝福,也寄托了中国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五福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永远都不会过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