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一定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贵阳市政协 夏 钢
状态是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一位老教授在上试验课时给学生作了一个精彩的比喻。他说:“水有三种状态,人生也有三种状态。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人生的状态是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在0℃以下,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就会是冰态,他的整个人生也就不过双脚站立的地方那么大;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是常态下的水,他能奔流进大河、大海,但他还是离不开大地;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有100℃的炽热,那么他就会成水蒸气,腾空而起,化为云朵,他的世界就和宇宙一样大。”这个形象的例子实质就是要求作为人这个个体,要对生活对人生满腔热忱,充满激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生活和人生,你才会获得成功,尤其作为领导干部更需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首先,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干好工作,成就事业的前提。精神状态,反映着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为什么在同样的机遇和政策环境下,有的行动得快、执行得好、成效显著,有的却反应慢,落实差,收效甚微?为什么在同样的任务和困难面前,有的勇于担当、敢于攻克、业绩不凡,有的却缩手缩脚、迟迟不动甚至推而不动?为什么一些建设项目,有的精心组织、如期完工、质量俱佳,有的则虎头蛇尾,开头轰轰烈烈,过后冷冷清清,变成了“胡子”工程?这就是一个精神状态问题。精神状态不好,人就会就会萎靡不振,工作就会拖沓,任务就不能完成,关键时刻还会出问题。这种人庸庸碌碌,得过且过,一事无成,甚至会走向反面。精神状态良好,人就会有理想、有追求、有胆识、有魄力、有风采、有希望,就有一种热情、一股力量、一颗恒心,水平能力就能得到发挥,凝聚力、战斗力就会增强。因此,只有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干好工作成就事业。
其次,怎样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人格规范、道德要求、目标追求、价值认同,构筑起人的精神体系和精神家园。人的精神体系越深厚,越有活力和张力,人的精神越高涨,状态越良好。因此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必须加强学习,提高本领。一定要从提高把握政策的领悟力,增强组织执行的统筹力,培养解决难题的创新力上下工夫。可能有些同志会觉得,现在工作这么多,天天忙忙碌碌,哪里还有时间学习?这种认识可不行,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务必要加强学习,特别是要重点学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科学发展观理论等,必须下大力气学懂学通,把它真正变成自己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要把学习和工作统一起来,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才能同步增长。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你才会拥有十足的底气,才会展现高昂的精神状态。
同时,要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才能“忘利、忘名、忘我”,使自己的精神达到最佳状态。不断强化宗旨意识,认真履职,敢于负责。出了问题,碰到挫折,敢于担当责任,不推诿,不塞责,不计较个人得失,甚至在紧要关口,危急时刻,能挺身而出,勇于献身。
此外,必须强化制度约束。领导干部自身的修养、自我的约束是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关键因素,也是内因。但也有少数领导干部不重视自身修养,不注重自我约束,没有责任意识,因此只有通过制度进行约束,通过落实好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使之达到规范。坚决治庸、治懒、治散、治疲,决不允许那些得过且过、遇事推诿、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的干部混在领导干部队伍中。通过制度措施的约束,使每个领导干部都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第三,始终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领导干部只有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尽心尽力投入工作,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干部干部,先干一步”,既然选择干部这个岗位,就意味着要带头干活,要吃苦受累,而且一刻也不能松懈,就得自始至终都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贵在“始终”二字。“三分钟热度”、“半途而废”是干事创业的大忌。唯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坚定不移的态度,才能不为非议所动摇、不为困难所吓倒、不为压力所屈服,才能朝着既定目标,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更要以昂扬的精神状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一抓到底。把尽心竭力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作为人生价值的体现,把赢得老百姓的赞许作为理想追求,自觉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保持昂扬锐气,不畏艰难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我们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格局,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总之,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和“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永葆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超常规地开展工作,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